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金蝉脱壳》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33703015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金蝉脱壳》教学设计(详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金蝉脱壳》教学设计(详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金蝉脱壳》教学设计(详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金蝉脱壳》教学设计(详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金蝉脱壳》教学设计(详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金蝉脱壳》教学设计(详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金蝉脱壳》教学设计(详细讲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蝉脱壳教案设计(详细讲解)设计说明:金蝉脱壳是一篇科普文章,作者通过细致生动地描写吸引着我们,去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从而萌生出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学生对于蝉儿的鸣叫已是司空见惯,但极少有同学对“金蝉脱壳”的过程进行过仔细地观察,因此,我将教学重点放在感悟金蝉脱壳过程的奇特动人上,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加以体会感悟。阅读是学生的个人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组织合作探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

2、搜集蝉的相关资料及描写蝉的诗句。(2)搜集蝉的图片和相关文字资料制作课件。2、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2)搜集蝉的相关资料及描写蝉的诗句。(3)了解“金蝉脱壳”的故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1、揭示课题:(金蝉脱壳)学生齐读,老师指导“壳”的读音(在课题中读qio,在课文其他句子中读k)。2、交流资料:你知道蝉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吗?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与大家交流。播放PPT课件:蝉,又称“知了”,是一种较大的吸食植物汁液的昆虫,通常有四五厘米长。它们像针一样中空的嘴可以刺入树体,吸食汁液。雄的蝉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雌的不发

3、声,但在腹部有听器。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蝉属于不完全变态类,由卵、幼虫,不经过蛹的时期而变为成虫。3、理解成语:同学们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吗?谁能和大家说说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4、激情导入:关于“金蝉脱壳”这个成语还有一个生动的故事呢。(教师简述故事梗概)那么,课文中的金蝉脱壳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二、通读课文,感知内容。1、读文思考:课文中的“金蝉脱壳”主要讲的是什么?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边读边画出生字词,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3、交流:你读到的文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根据自己

4、的情况回答。)4、指导合作学习生字词。(1)同桌互读生字、新词,读不准的字音借助工具书或请教老师。(2)小组内交流对新词的理解及自己的疑惑,不理解的问题做好记录。(3)学生交流时教师巡视指导,与学生适当交流。5、检查学生合作学习情况。(播放PPT课件)(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柿子花椒籽搜索颜色配合枝繁叶茂协调恢复抽搐枝丫依依不舍(2)出示句子,理解加横线词语。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脱壳的蝉儿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预设:抽搐:肌肉不随意地收缩的症状,多见于四肢和颜面。协调:配合得适当。依依

5、不舍:形容留恋,不忍分离。(3)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读文中认字,合作中识字,检测中记字,有效地掌握了生字的音、形、义,为深入学习课文扫清障碍。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在心中跟读,感受每个自然段的描写。2、交流: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的描写,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并读出喜欢的描写片断。)3、师生共同理清文章层次。(1)快速浏览课文,和小组同学讨论如何给文章分段,并概括出段意。(2)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3)师生统一意见。播放PPT课件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叔叔们的

6、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要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很奇特动人。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四、巩固新知,整体把握。1、(播放PPT课件)出示生词,学生认读。柿子花椒籽搜索颜色配合枝繁叶茂协调恢复抽搐枝丫依依不舍2、指名读课文,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预设: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在菜园观察金蝉脱壳的事。3、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内容,与同学们交流交流。(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所获)4、布置作业:(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仔细阅读,感悟内容。(2)继续搜集整理有关蝉的资料。(3)阅读“金蝉脱壳”的故事。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

7、激情导入。1、复习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谁能说说本课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指名学生回答)2、师生交流: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金蝉脱壳。还记得吗?作者曾在文中感叹:(播放课件“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让作者如此赞叹的是什么情景呢?(金蝉脱壳)你愿意帮作者再来抒发一下他的感情吗?(指名读好这两个句子。)3、激情导入:是什么样的情景让作者如此感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共同去欣赏那奇特、动人的场面吧。二、品读课文,体会感悟。(一)学习第一部分。1、导读设疑: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在菜园观察金蝉脱壳的事。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作者去

8、观察金蝉脱壳呢?自由读第一部分,想一想,“我”为什么要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3、班级汇报交流: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预设:我知道了文中的“我”喜欢捉蝉。预设:我读懂了是因为叔叔的话激起了作者的好奇心,所以决心要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预设:我从叔叔的叙述中知道了金蝉脱壳的大概过程。4、点拨交流,体会表达方法。(播放PPT课件)(1)“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拟人)(2)“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我决心要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这两句话在文中起什么用?(承上启下)5、再读

9、课文第一部分,加深印象。(二)学习第二部分。1、快速浏览课文第二部分,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金蝉脱壳全过程的?2、学生快速读文,小组交流后汇报。(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3、品读脱壳前的情景。(1)教师导学: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出描写蝉脱壳前样子的语句画下来,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同桌交流:自由读文后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读书体会。(3)引导体会:(播放PPT课件)“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当爬到一个枝丫上时,它用脚紧紧抓住树皮上的一处裂口,停在那里不动了。”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预设:蝉脱壳前全身发着金黄色的亮光,颜色非常漂亮!

10、这是它之所以被称为“金蝉”的原因。预设:“金黄色亮光”“肥肥的”写出了蝉不仅漂亮,而且可爱,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预设:爬到“枝丫上”停下来,交待了蝉脱壳的地点,照应了上文。(4)点拨讨论:作者为什么能把蝉脱壳前的样子写得这么细致、生动?(观察仔细、融入个人的情感。)课文为什么要写发现蝉后的表现?(正因为“我”“聚精会神地盯着这只蝉虫”,才能深切体会到蝉脱壳过程的奇特动人,为后文描写蝉的脱壳过程作了铺垫。从中也反映了作者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品格。)4、品读脱壳时的情景。(1)导读:(播放PPT课件)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看看金蝉脱壳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思考:在你的眼中脱壳的过程哪里是

11、最神奇、最动人的呢?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2)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3)师生交流。(完成学生活动卡)按课文内容填空,并说说蝉脱壳的顺序。(播放PPT课件)“蝉()露出来了,背上那一层()也在很快地变化着,接着,()钻出来了,前面一双()的大眼睛又黑又亮,而后()出来了,整个身子在慢慢地活动。最后是()脱壳而出的情景。”引导学生结合语句体会蝉脱壳时的奇特情景。(播放PPT课件)A、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抽搐、裂开”:描写生动;颜色变化快:淡绿色变成深绿色。)

12、B、接着,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比喻:描写生动;特点:眼睛透明发亮。)C、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有趣:尾抖动着,伸着;身子后仰前扑;前爪抓壳用力抽;配合自然协调。)(4)(播放PPT课件)演示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奇特之处。(5)小结:是啊,作者用一系列的动词将蝉儿脱壳的过程描述得栩栩如生,这和作者入情入境的观察是分不开的,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用心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5、品读脱壳后情景

13、。(1)导学:这只蝉已经脱掉了旧衣,换上了华丽的新装,我们仔细瞧一瞧,在文中找到最能概括蝉儿脱壳后变化的词语。(学生自主学习第5自然段,找出关键词。)(2)汇报交流:(播放PPT课件)(3)再读第5自然段,感受“奇迹般的变化”。6、倾吐感受:了解了金蝉脱壳的过程,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知道蝉脱壳的整个过程是如此艰辛,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蝉创造奇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生命的超越。)(三)学习第三部分。引读:这是一个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齐读第7自然段)1、思考: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确看到的是五彩缤纷的外衣,蝉壳透明

14、发亮,闪着金光,蝉儿趴在树上,恢复着体力。)2、交流:读完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脱壳后的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设疑引导,归纳总结。(1)文中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习本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本文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我们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2)学习本文,除了感受到金蝉脱壳奇特动人的情景外,你还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写法上谈收获:细致观察,描写有序,运用修辞,融入个人情感。)2、组织交流,拓展延伸。(1)作者通过细致地观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奇特而动人的金蝉脱壳的情

15、景,面对着这样的情景让你想到了什么?(自由交流,可以是想到了和蝉儿有着同样精神的人物,也可以是类似的事物。)(2)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也曾经用自己的诗句描述过蝉儿,你知道有谁写过蝉儿吗?(学生汇报)(3)(播放PPT课件)学生诵读。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3、升华情感,布置作业。(1)总结: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处处留心,那么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播放PPT课件)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爱默生(2)作业: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一篇观察日记,把自己观察的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具体。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在归纳总结中把握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交流拓展中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在课外延伸中养成乐于观察的好习惯。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