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细读理解)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33702678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细读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细读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细读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细读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细读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细读理解)(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细读理解)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认识绿线内7个字。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3、培养学生根据语言环境及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能力。4、使学生明白对像狼一样蛮不讲理的坏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应该以智取胜。5、通过学习,了解坏人的本性,增加学生对坏人坏事的憎恶之情。重点难点:1、学习生字词,朗读、理解课文。2、理解狼的三次借口都是在“故意找碴儿”。3、狼为什么不直接吃掉小羊而要故意找碴儿?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多媒体课件、狼和小羊的头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2、:1、(出示插图)图上画着哪两个动物?2、板书课题“狼和小羊”,共同读一遍。3、引导初读课文,并且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讲了狼和小羊之间的什么事?(要求回答问题句子连贯通顺、完整,掌握简答问题的句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课文朗读录音。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生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三、检查初读情况:1、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2、出示字、词卡片,认读生字、新词。3、说一说读了课文以后知道了什么。四、再课课文,读通句子,把课文课流利。五、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1、自由读课文,找出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分别用“”和“”画出来。2、练习读对话部分,要读出他们的不同态度和语气。3、分角色

3、朗读第26自然段,先小组,再全班,读后评议。4、讨论:为什么说狼是故意找碴儿?朗读时要抓住描绘狼和小羊的语句,让学生体会狼和小羊的不同态度。第一次对话,狼的话要读得稍快些,语调高昂些,要读出盛气凌人、横加指责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得平缓些,读出小羊小心翼翼地据理申辩的语气。第二次对话,狼的话要读出蛮横无理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出据理申辩和有些害怕的语气。第三次,课文只写了狼的话和动作,要读出狼穷凶极恶的语气。第二课时一、复习。1、指名读、齐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找碴儿温和背地里可怜争辩逼近嚷2、过渡:为什么说狼是故意找碴儿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深入读课文。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分角色读第26自然段

4、。2、讨论,交流:为什么说狼是故意找碴儿?先由学生说一说,再由教师点拨。(l)第一次借口:课件演示,先让学生看清故事发生的地点,演示小羊先在小溪边喝水,再演示狼在小溪的上游出现,使学生看清是小羊先来喝水,狼是后来的,小羊在小溪的下游,狼在小溪的上游,水是从上游流到下游,小羊不会弄脏狼喝的水。指导朗读第2、3自然段,狼的话要读得稍快些,语调高昂些,要读出盛气凌人、横加指责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得平缓些,读出小羊小心翼翼地据理申辩的语气。(2)第二次借口:教师点拨:狼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从哪儿可以看出狼在说假话?(小羊去年没生下来,不可能背地里说狼的坏话。)理解“背地里”这个词的意思。指导朗读第二次对

5、话,狼的话要读出蛮横无理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出据理申辩和有些害怕的语气。(3)第三次借口:提问:狼的态度又有什么变化?做动作理解“龇着牙”、“逼近”两个词语的意思。指导朗读狼说的话,要读出狼穷凶极恶的语气。3、戴头饰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篇课文,要读出狼和小羊的不同态度和语气。4、说一说你对狼的印象。三、启发学生想象。狼扑向小羊,可能有几种结果?先说一说,再写一写其中你最希望出现的一种结果。四、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讲道理是行不通的,必须想办法对付。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狼:与“浪”进行比较记忆。重点指导以下字的写法:狼:左窄右宽,要写好第二笔“”,右边的第四笔写在右半格的横中线上,“撇”和“捺”都写在右下格,其中“撇”要在横中线上下笔。六、作业。1、做课后练习。2、看拼音,写词语。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