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二十四课《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33702236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二十四课《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二十四课《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二十四课《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二十四课《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二十四课《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二十四课《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二十四课《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悄”。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3、结合历史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诗句。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诗句。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查找有关香港的资料。(2)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读通、读顺、读出感情。(2)小组内分工,查找有关香港的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解题激趣。1、展示香港美景的图片,播放歌曲东方之珠。2、情景导学: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那里有颗“东方之珠”香港。根据你课前查找的有关香港的资料,你

2、能用一句话简单介绍香港吗?(学生交流)3、这颗美丽的“东方之珠”却被英国殖民者霸占了,直到1997年7月1日香港才回到祖国的怀抱。今天,让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夜晚那个令人心潮澎湃的“最后一分钟”。(板书课文题目:最后一分钟)4、解题: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这“最后一分钟”具体指哪一分钟?这一分钟有着什么特殊含义?过渡: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这历史性的“最后一分钟”,让我们深情地读最后一分钟。二、初读诗歌,感知内容。1、教师出示自学提示:(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交流,多种方法理解。(方法提示:找近义词法、反义词否定法

3、、词语拆分组合法等。)(3)默读诗歌,想想诗歌是按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2、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进行合作学习。3、检测字词学习情况。读音:“悄、奔、露”是多音字,注意在本课的读音。“髓”是平舌音,读su,不读su;“刹”与“铸”是翘舌音;“颤抖”的“颤”读chn,不读zhn。字形:交流记忆方法,提示易错。读词语:倾听、归程、叩问、旗帜、脊梁、刹那、颤抖、硝烟、骨髓、铸进、悄然落地。理解“叩问、脊梁、骨髓、铸进、悄然落地”等词语的意思。4、指名分节朗读,并进行评价。教师相机点拨诗歌的叙述顺序。 (师总结顺序:时间顺序)5、导读:让我们再次朗读这四个小节。思考:文中的四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板书:迎

4、香港回归看国旗升起今扬眉吐气揭开新篇章)6、导学:课文题目是“最后一分钟”,请你快速浏览全文,看看文中几次提到“最后一分钟”?(四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分别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三、走进历史,激荡情怀。1、导学: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诗人李小雨为何如此激动,所有中国人民为何如此期盼?让我们先走进香港的历史,了解香港的历史吧!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香港的资料。教师相机点拨搜集与汇报资料的注意点。3、教师出示经提炼后的必要资料: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年

5、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4、过渡:香港的割让给中华民族打上了痛苦屈辱的烙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不断努力,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在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让我们与诗人李小雨一起回顾这段历史吧!四、诵读诗句,激情感悟。(一)学习第1小节。1、导学:还剩最后一分钟,香港这个历经沧桑的孩子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了。此时,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就让我们走进第1小节。点拨读书方法:读书要留有

6、痕迹,一边读一边想,动笔画一画,可以抓住一些词语来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2、引导学生交流读书感受。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点拨,出示:从“心跳”中体会到了什么?“叩问”是什么意思?请展开想象,想象人们会怎样询问。“让我拉住你的手”“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从“越走越近、最后一分钟”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满怀激情)3、朗读训练。教师导读:一百年的企盼,一个世纪的等待,终于走到了“最后一分钟”,怎能不急切?(分组读)教师激情引读:午夜。香港,让我拉住你的手(全班读)(二)学习第2、3小节。1、导学:作者把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这一分钟,用生动的诗句描绘成真实的场景,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

7、香港特区冉冉升起的时候,作者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反复朗读第2小节,并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点拨:“旗杆”象征着什么?从“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你感受到了什么?“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教师引问:眼望国旗,作者也和我们一样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情感复杂,第3小节中哪两个词把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达出来了?4、追问:眼望国旗,作者回想起哪些痛苦的历史?今天又因什么而欢乐?请自由朗读第3小节。5、学生交流汇报。(1)作者回想起痛苦的历史,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点拨: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句子,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资料,说出自己

8、的理解,表达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真实情感。A.一纸发黄的旧条约。B.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C.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D.深入骨髓的伤痕。(2)从“沸腾”这个词中你看到的仅仅是欢乐吗?6、激情朗读。师导读:回忆往昔固然痛苦,再看今朝怎不欢乐?请同学们用朗读来展现对诗歌的理解。7、读写训练。(教师播放交接仪式的录像)(1)师画外音:当米字旗最后一次在香港的土地上降落,当五星红旗和特别行政区区旗缓缓升起,飘扬在香港的上空时,你想到了什么?你最想说什么?(出示练习:当米字旗最后一次在香港的土地上降落,当五星红旗和特别行政区区旗缓缓升起,飘扬在香港的上空时,我想到了_,我想说_。)(2)学生自由表达,抒发情

9、感。(3)学生自由写话,教师组织交流。(三)学习第4小节。1、出示:今天的香港。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和“港人治港”方针的成功实践,在回归后的十几年里,香港特区政府和人民在中央人民政府及全国人民的全面支持下,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等困难,保持了香港的高度繁荣与快速发展,继续发挥着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等作用。2、面对崭新的香港,你想说些什么?把你的祝福凝练成一个词语、一句话。(学生自由表达,教师板书:深情祝福。)3、导读:让我们捧起书本,把我们对香港的美好祝福读出来。(学生自由读第4小节)4、学生交流感悟。5、激情导读:紫荆花不仅是香港的市花,在古代,它还寓意着兄弟间的团结与互助,而且香

10、港的区旗紫荆花旗,寓意香港是祖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当第一面紫荆花旗飘扬在香港的上空时,这个阔别母亲怀抱近一个世纪的孩子回来了。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永载史册的日子1997年7月1日。再读第4小节。五、总结全诗,学习写法。1、总结:“最后一分钟”既是午夜,又是清晨。然而,这仅仅是一个时间名词吗?它是屈辱的结束,是崭新的开始。文章连续四次出现“最后一分钟”,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请同学们记住这种写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之中。2、延伸:美国财富杂志曾断言,香港回归后,将是死路一条。然而鲜活的事实让那些恶意的预言落空,香港人民用智慧和勤劳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请同学们课后查找并阅读香港回归后,这二十年中发生的故事,写写自己的感想,可以是一首小诗,也可以是一篇读后感,表达你对香港人民的热爱之情,对伟大祖国的赞美之情。 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