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推进历史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建议与措施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699695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推进历史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建议与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推进历史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建议与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推进历史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建议与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推进历史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建议与措施(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进历史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建议与措施1、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环境 合理编定合作学习小组在传统课堂上,学生很少有合作行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课堂的空间形式。传统课堂形式是以教师饿教为核心,学生基本是被动的。我们必需改变传统的课堂空间形式,使学生之间容易形成目光、语言的交流,同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展示的舞台,例如,在教室四周多装上一些黑板等。学生的合作行为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小组内的人际关系、合作氛围是制约个体合作行为的关键因素。因此,科学的分组对合作行为的产生市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文化基础、爱好特长、性格、性别的不同,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把学

2、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人数46人为宜, 学习任务的落实使每个学生既要对自己所学的全力以赴,又要依靠小组其他同学的帮助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学习任务,这样使全班每位学生都积极投入,从而保证了学习资源的充分利用,保证历史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2、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首先、合作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教师要明确地告诉学生合作学习的议题、范围、方向。一般说来,合作学习的议题来源于课前预习,课后思考题,或是学生初读课文后提出的种种疑问。这样学生合作学习准备时才能有的放矢。其次、选择恰当时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保证,一节课下来,有的老师往往不考虑必要与否,动不动就采取小组讨论,但讨论内容不讲层次,学生没有独立学习的时间,在

3、讨论中花的时间较多,收效甚微。整堂课看似热热闹闹,实如一盘散沙。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用在何时才是最适当的?在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时,运用“合作学习”,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的重点,往往是难点问题,学生只有通过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完成。面对疑难,中上程度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往往是半信半疑,没把握;而中下程度的学生大多是一知半解,无从下手。这时如果面对问题采用讨论的形式,学生就会你一言,我一语,茅塞顿开。在解决学生的质疑问难时,组织小组讨论,有助于确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读课文后,往往会提出疑问,这时教师从学生的提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4、这种自读自悟的学习形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协作精神。当遇到问题有多种结论时,组织小组争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许多问题的答案具有不确定性,教学中出现这类问题时,发动学生展开辩论,更能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求异和创新精神。3、规范培养学生合作技能合作学习要有规范的方法。这种规范关系到小组合作学习优劣成败的关键。我们应该要求学生有严格的流程,独立学习在前,合作交流在后。学生应根据学习目标,自己先认真阅读,思考,自己总结,然后再在小组内议一议,辩一辩,问一问,做到各抒己见,学会博采众长。同时在合作中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表达、求助、建议、接纳等习惯。4、认真研究提高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

5、技能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对教材的加工、活动的组织、学习学习的评价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注重提高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一方面要认真研究课标、教材等,对教材大胆取舍,合理创新,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同时在学生活动中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执导给学生一种无形的期望,激励学生积极讨论、交流,提高合作效率。另一方面,也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把对个体的成绩评价改为对团体的积分评价,把对个体的孤立评价改为把学生置于同类人的背景中进行考评,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改为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同时可以把终结性评价改为过程性评价。只有扎实提高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实效。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实施,要通过扎实的积累,开拓创新,从观念和行为上改变自己,成为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和课堂气氛的营造者,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撑起一片自由挥洒的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