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中医)—ECHO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3698487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便秘(中医)—ECHO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儿便秘(中医)—ECHO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儿便秘(中医)—ECHO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儿便秘(中医)—ECHO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儿便秘(中医)—ECHO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便秘(中医)—ECHO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便秘(中医)—ECHOppt课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五节便秘 一 定义二 病因病机三 诊断四 辨证论治五 其他六 预防 调护 一 定义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 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 或大便艰涩排出不畅的病证 便秘包括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两大类 本节主要讲述功能性便秘 是指结肠 直肠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而以功能性改变为特征的排便障碍 占儿童便秘90 以上 功能性便秘又分为慢传输型 出口梗阻型以及混合型三类 便秘全年均可发病 今年发病率呈增高趋势 可能与目前儿童食谱及生活习惯改变有关 便秘可引起头晕 腹痛腹胀 恶心呕吐 甚至肛裂 脱肛 直肠脱垂等 长期反复便秘可导致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免疫力降低以及精神性异常 故便秘可影响儿童身心发育

2、 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本病大多预后良好 部分可反复发作 迁延不愈 二 病因病机 常见病因 饮食 情志 热病伤津及正气亏虚等 病位 主在大肠 常于肝 脾 肾三脏相关 病机 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1 乳食积滞 小儿脾常不足 饮食不知自节 或嗜食辛辣荤腥 脾胃积热伤津 运化失职 肠失濡润推动 大便燥结不通 2 邪热伤津 小儿肺常不足 卫外不固 感邪易于化热 耗液伤津 燥热内结 可见 痞满燥实 其他疾病过用温燥之品 耗伤津液 亦可形成便秘 3 气机郁滞 暴受惊恐或所遇不遂 情志抑郁不舒 肝气郁结 横逆脾胃 气机阻滞 升降失宜 大肠传导不利 大便秘结 4 气血亏虚 素体亏虚或久病致虚 常见于脾 肾 气血津液濡

3、养不及 气机无力推动 大便燥结难解 三 诊断 诊断要点1 不同程度的大便干燥 轻者前部干硬 重者状如羊屎 2 排便次数减少 间隔时间延长 常2 3日排便1次 甚至达6 7日1次 3 虽间隔时间正常 但排便艰涩或时间延长 或便意频频 难以排出或排尽 4 可伴腹胀 腹痛 食欲不振 排便哭闹等 可并发肛裂 便血 痔疮 5 部分患儿右下腹可触及粪块 鉴别诊断1 先天性巨结肠2 机械性肠梗阻 四 辨证论治 1 辨证要点 以八纲辨证为主 重点区分实证 虚证 其次分清寒热 2 治疗原则 以濡润肠腑 通导大便为基本法则 3 证治分类乳食积滞辨证 有明确伤食或伤乳史 症见大便秘结 脘腹胀痛 纳差口臭 手足心热

4、小便黄少或恶心呕吐等治法 消积导滞 清热和中处方 乳积者 消乳丸加减 食积者 保和丸加减 燥热内结辨证 多见于热证之后 或嗜食辛辣炙煿 便秘症状突出 伴见内热津亏之象 治法 清腑泄热 润肠通便处方 麻仁丸 气机郁滞辨证 年长儿多见 大便秘结 欲便不得 可伴胸胁痞满 嗳气频作等肝气不舒见症 治法 疏肝理气 导致通便处方 六磨汤气虚不运辨证 多见于素体不足或病后失调患儿 时有便意 大便不甚干结 但努争难下 以及气虚见症 治法 健脾益气 润肠通便处方 黄芪汤 血虚肠燥辨证 大便干燥 艰涩难下 面色无华 唇甲色淡 头晕心悸等血虚见症 治法 滋阴养血 润肠通便处方 润肠丸加减 五 其他 1 中成药2 针灸疗法3 推拿疗法 六 预防 调护 1 饮食 清淡 增加蔬菜等粗纤维食品摄入 2 适当增加有通便作用的水果 如香蕉 梨 火龙果等 3 适当增加运动 饮水 4 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