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高考生物专题易错强化: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3698230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三高考生物专题易错强化: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届高三高考生物专题易错强化: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届高三高考生物专题易错强化: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届高三高考生物专题易错强化: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届高三高考生物专题易错强化: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三高考生物专题易错强化: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三高考生物专题易错强化: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2019全国卷III5)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答案】D2(2019浙江4月选考23)若T细胞表面的某些分子被激活后,会使T细胞活性受到抑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激活这些分子有利于移植器官的存活BT细胞起源于骨髓并在胸腺中发育成熟C阻断这些分子的作用可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DT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直接识别相应的抗原并与之结合【答案】D3(2018海南卷,9)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A淋巴管内的

2、液体B输尿管内的液体C汗腺导管内的液体D消化管内的液体【答案】A4(2018海南卷,11)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增加B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减少C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增加D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减少【答案】B5(2018浙江卷,16)取某实验小鼠皮肤片,分别移植到同种小鼠甲和切除胸腺的同种小鼠乙身上。一段时间后,观测到该皮肤片在小鼠乙身上的存活时间比小鼠甲的长。由此推断,对该皮肤片发生排斥反应(一般指移植物作为“非已”成分被免疫系统识别、破坏和消除的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巨噬细胞【答案】B6(20

3、17天津卷)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选项 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 推论A 损害呼吸道黏膜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B 改变T细胞数目 影响特异性免疫C 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影响细胞免疫D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影响体液免疫【答案】C7(2017江苏卷)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答案】B8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血红蛋白葡萄糖葡萄糖分解

4、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二氧化碳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甲状腺激素的运输乙酰胆碱尿素维生素ABCD【答案】B9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B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不一定引起渗透压下降C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血浆蛋白、钠离子、二氧化碳、葡萄糖、血红蛋白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答案】D10如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B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中C与、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中【答案】A11下列因素中,

5、可能引起人体组织水肿的是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毛细胞血管壁破损淋巴管阻塞花粉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喝水过多ABCD【答案】D1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BHIV能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侵入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C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通过胞吞进入下一个神经元发挥作用D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增加【答案】D13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泌溶菌酶杀灭病原体是一种特异性免疫B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并且都具有特异性C先天胸腺发育不良会导致免疫缺陷病,影响全部细胞免疫和部分

6、体液免疫D体液免疫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细胞、B细胞、吞噬细胞、记忆细胞【答案】C14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无传染性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答案】C15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出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如图是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重症肌无力属于免疫缺陷病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

7、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答案】B16(2019全国卷III30)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小鼠分组A组B组C组D组初次注射抗原抗原甲抗原乙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再次注射抗原抗原甲抗原乙抗原甲抗原乙回答下列问题。(1)为确定A、B、C、D四组小鼠是否有免疫应答发生,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_(填“抗体”或“抗原”)。(2)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_。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

8、能够_。(3)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4)若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一般有_(答出2点即可)。【答案】(1)抗体(2)A、D 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3)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4)发作迅速、消退较快17(2019北京卷29)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1)流感病毒必须在_内增殖,当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会经过_、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2)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_细胞,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3)HA和NA

9、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导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每年要根据流行预测进行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原理是_。(4)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实验材料包括: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病毒和易感细胞。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_(选择并排序)等。a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b将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细胞培养瓶c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d检测NA抗体与易感细胞的结合率e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f检测细胞对病毒的损伤程度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

10、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_。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与_特异性结合。依据本实验结果提出疫苗研制的思路。(5)若你已被确诊为流感患者,请例举具体的应对措施。【答案】(1)活细胞 吸附(2)浆/效应B(3)当HA、NA出现变异的流感病毒入侵机体时,已有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难以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故需每年接种疫苗。(4)a、c、eD63 流感病毒可选用NA制备流感疫苗。(5)包括遵医嘱治疗和避免病毒传播两个方面。(合理即可)18(2016新课标全国卷)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病患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

11、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列问题:(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_。(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_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_分泌抗体,从而引起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_(答出两点即可)。【答案】(1)免疫功能下降(2)抗原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大量(3)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在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答出两点即可)19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_(用

12、图中标号表示)。(2)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_(用图中标号表示)。(3)人体的组成细胞,其主要的生活环境是 _。和相比,中含量明显减少的成分主要是_。(4)人体内环境通过_调节、_调节和_调节实现相对稳定。(5)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CO3-、HPO42-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_的稳定有重要意义。(6)正常人体中的水和电解质的含量也是相对稳定的。如果脑中缺血,使内Na+浓度升高,会引起细胞_,如果人体大量失水,的渗透压将_,这些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答案】(1) (2)(3) 淋巴、组织液 蛋白质(4)神经 体液 免疫(5)pH (6)吸水 升高20下图所示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虚线所表示的箭头是_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图中的“某物质”指的是_。(2)当SARS病毒侵入人体后,浆细胞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的功能是_。(3)注射从已经康复的SARS患者体内取得的血清,对SARS有治疗作用,原因是_。(4)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浆细胞来源于_的增殖分化,指_。【答案】(1)同种抗原再次入侵 淋巴因子 (2)与SARS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其侵入细胞 (3)康复者血清中含有针对SARS病毒的抗体 (4)记忆细胞和B细胞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使靶细胞裂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