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1运动的描述(精练)(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3698218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1运动的描述(精练)(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1运动的描述(精练)(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1运动的描述(精练)(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1运动的描述(精练)(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1运动的描述(精练)(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1运动的描述(精练)(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1运动的描述(精练)(含答案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1 描述运动的(精练)1(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届期中)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1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考系时加油机是运动的()图1A“歼10”战斗机 B地面上的房屋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答案】B【解析】选取不同的物体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空中加油时战斗机和加油机保持相对静止,以“歼10”战斗机、加油机中的飞行员、“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为参考系时加油机都是静止的;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考系时加油机是运动的。2(河北省衡水中学20

2、19届调研)由加速度的公式a可知()A加速度a与速度变化量v成正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由v决定C加速度a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的方向相反D.叫做速度的变化率,也即加速度【答案】D【解析】a,t是标量,可知a的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选项D正确。 3(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9届期末)如图2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x,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图2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答案】A【解析】表

3、示的是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遮光条的宽度x越窄,则记录遮光时间t越小,越接近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选项A正确。4(陕西省西安第一中学2019届模拟)沿直线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速度分别为v1和v2,v1、v2在各个时刻的大小如下表所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t/s01234v1/(ms1)18.017.517.016.516.0v2/(ms1)9.811.012.213.414.6A.火车的速度变化较慢 B汽车的加速度较小C火车的位移在减小 D汽车的位移在减小【解析】由题表中数据可得a10.5 m/s2,a21.2 m/s2,由于|a1|a2|,故A正确,B错误;因为汽车和火车的速度方向

4、一直未变,所以汽车和火车的位移都在增大,C、D错误。【答案】A5(湖北省武汉三中中学2019届期中)在机器人大赛中,某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然后又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最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平面坐标系横、纵坐标轴的单位长度为1 m。整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 s,则()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B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C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 m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与由点(5,5)运动到点(2,2)的位移方向相反【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建立坐标系,描出

5、机器人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然后连线,得到如图所示的轨迹,根据轨迹图易知选项D正确。6(河南省实验中学2019届期末)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1.5 s内的平均速度大2.45 m/s,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速度为()A2.45 m/s2 B2.45 m/s2C4.90 m/s2 D4.90 m/s2【答案】D【解析】设第一个0.5 s内的平均速度为v1,即t10.25 s时的速度为v1;第一个1.5 s内的平均速度为v2,即t20.75 s 时的速度为v2。由题意得v1v22.45 m/s,故a m/s24.90 m/s2,D正确。7(北京四中

6、2019届期中)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也为正B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越来越大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D加速度可能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答案】AD【解析】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为正,选项A正确;物体做减速运动时,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越来越小,选项B错误;若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反而越来越小,选项C错误;在曲线运动中,加速度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可以与速度方向垂直,选项D正确。8(山西省临汾一中2019届质检)甲、乙两车从A地出发经历

7、不同的时间后都到达B地,甲运动的时间较长,则()A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B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的小C甲的瞬时速度一定比乙的小 D甲、乙通过的位移一定相等【答案】BD【解析】位移只决定于初、末位置,故甲、乙通过的位移一定相等,选项D正确;由平均速度公式知,位移x相同,而甲运动的时间较长,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小,选项A错误,B正确;因为甲和乙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瞬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无法确定,选项C错误。9(河北省邯郸一中2019届期末)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A、B两地的直线距离为9 km,实际中他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为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

8、 km,当他经过某路标P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A研究赛车通过某个弯道的技术动作时,能把该车看成质点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路程是9 km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150 km/hD经过路标P时的瞬时速率是150 km/h【答案】D【解析】研究赛车通过某个弯道的技术动作时,不能忽略赛车的大小和形状,所以不能把该车看成质点,故A错误;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故赛车手的位移为9 km,路程为15 km,故B错误;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为v km/h108 km/h,故C错误;车内速度计指示的是赛车通过某位置的瞬时

9、速率,故D正确10(广东省深圳中学2019届模拟)湖中O处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处出发一直向东行驶4 km,又向北直线行驶3 k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对于O处的观察员,小船运动的路程为7 kmB相对于小船,O处的观察员始终处于静止状态C相对于O处的观察员,小船最终位于东偏北37方向5 km处D相对于湖岸上的另一观察员,小船不可能是静止的【答案】AC【解析】在O处的观察员看来,小船最终离自己的距离为km5 km,方向为东偏北,满足sin,即37,运动的路程为7 km,选项A、C正确;以小船为参考系,O处的观察员是运动的,B错误;若湖岸上的观察员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均与小船一样,则小船相

10、对其而言是静止的,选项D错误11(江西省南昌第二中学2019届模拟)如图所示,一人骑自行车晨练,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她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4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2 m、3 m、4 m,则()A她在4 s末的瞬时速度为4 m/s B她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C她在4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 D她在1 s末的速度为1 m/s【答案】BC【解析】由可得该人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选项B正确;前4 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2.5 m/s,C正确;因该人的运动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无法确定其瞬时速度大小,选项A、D均错误。12(黑龙江省哈尔滨

11、三中2019届模拟)如图所示,物体以5 m/s的初速度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做减速运动,经过2 s速度大小变为3 m/s,则物体的加速度()A大小为1 m/s2,方向沿斜面向上 B大小为1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C大小为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D大小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上【答案】BC【解析】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v05 m/s。若2 s后的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v3 m/s,则a m/s21 m/s2,即加速度大小为1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若2 s后的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v3 m/s,则a m/s24 m/s2,即加速度大小为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故选项A、D错误,B、C

12、正确。13(安徽省蚌埠二中中学2019届模拟)汽车刹车时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v06 m/s,加速度a1 m/s2,它表示()A再过1 s,汽车的速度变为5 m/sB再过1 s,汽车的速度变为7 m/s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减速运动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加速运动【答案】AC【解析】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其正负表示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减速运动;经1 s速度减小vat1 m/s,所以再过1 s汽车的速度变为5 m/s,故选项A、C正确14(湖南省长郡一中2019届模拟)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

13、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x,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越长,越接近瞬时速度 Bt越短,越接近瞬时速度C.是否越接近瞬时速度与t的长短无关 D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可换用宽度更大的遮光条【答案】B【解析】是滑块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当时间趋近于0时,可以认为是滑块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即t越短,越接近瞬时速度,故A、C错误,B正确;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可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故D错误15. (安徽省淮南第一中学2019届模拟)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1 kg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v0向右运动,t0时受到一水平向左、大小为5 N

14、的外力F的作用,滑块在第1 s内和前3 s内通过的位移相等,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滑块在前3 s内的平均速度7.5 m/sB滑块在前3 s内的平均速率为2.5 m/sC滑块在前4 s内的平均速度为零D滑块在第3 s内的平均速度 2.5 m/s【答案】C【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知滑块的加速度为a5 m/s2,则第1 s内的位移x1v01 s5 m/s2(1 s)2,前3 s内的位移x2v03 s5 m/s2(3 s)2,由x1x2,解得v010 m/s,x1x27.5 m,因此滑块在前3 s内的平均速度 m/s2.5 m/s,A项错误;滑块在第2 s和第3 s内的总位移为零,即第2 s向右运动,第3 s向左运动,因此前3 s内的平均速率不等于前3 s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B项错误;由对称关系可知4 s末滑块回到出发点,位移为零,平均速度为零,C项正确;滑块在第3 s内的位移为x3512 m2.5 m,平均速度2.5 m/s,D项错误。16. (辽宁省大连第一中学2019届模拟)A、B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沿直线驶向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