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肿瘤影像诊断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3698168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PPT 页数:144 大小:10.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胃肿瘤影像诊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胃肿瘤影像诊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胃肿瘤影像诊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胃肿瘤影像诊断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胃肿瘤影像诊断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胃肿瘤影像诊断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胃肿瘤影像诊断ppt课件(1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JZY 胃肿瘤影像学诊断 恶性 胃癌 恶性胃淋巴瘤 胃平滑肌肉瘤 良性 粘膜上皮性肿瘤 腺瘤和腺瘤性息肉 间叶组织良性肿瘤 胃平滑肌瘤 脂肪瘤 纤维瘤 血管瘤 神经纤维瘤 腺肌瘤 胃间质瘤 胃癌 概述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男 女 2 1 一般发病年龄在40 60岁 青壮年发病并不少见 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特异 上腹部隐痛不适 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 常吐出棕褐色食物残渣 晚期出现贫血 上腹肿块 恶病质 粪便潜血持续阳性等 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 以胃小弯胃窦部最常见 贲门胃底区占第二位 胃癌的影像检查 长期以来胃癌诊断主要依靠上消化道钡餐及胃镜和胃镜下活检 但这两种方法在显示病变的腔外

2、扩散 淋巴结转移及远隔转移方面存在局限性 横断面CT图象可清晰显示胃的解剖区域 前后壁和大小弯等 尤其与邻近器官的比邻关系非常清晰 具有独特的显示胃腔内面 胃壁本身和腔外情况的能力 胃癌的CT检查从80年代逐步开展起来 近些年随着高分辨率CT 多层螺旋CT的出现及新的扫描方法及多种重建技术的使用 CT在胃癌的诊断 分期 术前评估等方面体现出暂新的价值 早期胃癌 癌组织的浸润深度仅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 不管肿瘤范围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型 隆起型 肿瘤呈类圆形突向胃腔 高度超过5mm 边界清楚 基底宽 表面粗糙 表现为小而不规则的充盈缺损 边界清楚 型 表面型 三个亚型 a型 b型 c型 其中隆起

3、 a型及凹陷 c型均不超出5mm 见胃小区和胃小沟破坏呈不规则的颗粒状杂乱影 有轻微的凹陷和僵直 多数界限较清楚 型 凹陷型 凹陷超过5mm 显示形态不整 边界清的龛影 周围粘膜皱襞截断 杵状 融合 早期胃癌的异常影像学表现 形态异常 限局性变形 胃角切迹开大边缘异常 边缘突出边缘呈直线状边缘凹陷边缘不规则呈锯齿状张缩性异常胃壁硬化 早期胃癌的异常影像学表现 粘膜面的异常 表浅凹陷限局性隆起胃小区紊乱粗大不整 破坏消失 显示颗粒状凹凸粘膜皱襞集中中断 尖端变细 变粗 融合等 m粘膜层mm粘膜肌层sm粘膜下层pm肌层ss浆膜下层s浆膜 贲门胃底早期癌 型 早期胃癌 型 早期胃癌 残胃体 型 早期

4、胃癌 型 早期胃癌I IIa型 早期胃癌IIb型 胃体上中部后壁近小弯侧大范围的 b型早期胃癌 薄层法显示出粘膜面的凹凸不平和胃小区的消失 可以显示出病变的范围 早期胃癌IIa IIb型 c型早期胃癌 a c型早期胃癌 b c型早期胃癌 胃体中部早期癌 c型 胃角前壁早期癌 c型 胃角小弯的 c型早癌 薄层法显示病变的浅钡斑和周边粘膜状态和胃小区的消失 胃底部早期癌 型 IIc 型 进展期胃癌 Borrmann分型Borrmann 型 隆起型 结节状 蕈伞状 息肉状肿块 表面凹凸不平 基底部与周围胃壁分界清楚Borrmann 型 局限溃疡型 癌肿形成明显的腔内溃疡 周边隆起环堤与周围胃壁分界清

5、Borrmann 型 浸润溃疡型 溃疡大而浅 环堤宽而不规则 与周围胃壁分界不清 外缘呈斜坡状外侵Borrmann 型 浸润型 胃腔狭窄 胃壁增厚 粘膜面不光滑 管腔形态不规则 进展期胃癌 肉眼形态表现 分为肿块形成 浸润硬化 恶性溃疡X线分型 蕈伞型 相当于Borrmann 型溃疡型 相当于Borrmann 型浸润型 相当于Borrmann 型 BorrmannI型 限局性充盈缺损 外形不整 分叶状 表面不光滑 其中的溃疡或糜烂可形成较小的龛影 基底周围胃壁柔软 与肿瘤有明显分界 进展期胃癌 Borrmann 进展期Borrmann 型胃癌 Borrmann 型 正面观 不规则龛影 周边可见

6、指压痕状凹入和裂隙征 溃疡底有大小不等的结节 切线位 环堤外缘锐利 双对比相表现为环形的细白线 加压相可以显示清楚的环堤外缘 周围粘膜纠集 其尖端中断于此处 环堤与正常胃壁境界清楚 呈直角或锐角 半月综合征 半月综合征 侧面观所见大而浅的龛影呈半月形 内缘显示多个尖角及特征性的指压迹征和裂隙征溃疡位于胃腔轮廓内周围不规则癌性隆起呈环堤环绕 境界锐利是溃疡型胃癌的典型征象 进展期胃癌 Borrmann 半月综合征 Borrmann 型胃癌进展期 Borrmann 型 溃疡形状与 型者相似 此型胃癌环堤外缘呈斜坡状隆起 宽窄不均 甚至有部分破坏 x线检查无论正面观或侧面观 均不能显示锐利的环堤外缘

7、 少数病例加压检查也可显示半月征 但出现率较低 环堤与胃壁呈钝角 因肿瘤附近的胃壁常有癌组织浸润 表现僵硬并与正常胃壁境界不清 胃角后壁的浸润溃疡型癌Borrmann 型 进展期胃癌 Borrmann 进展期胃癌 Borrmann Borrmann 型 分为局限和弥漫两型 胃壁不规则增厚 胃壁僵硬 边缘不整 局限或弥漫性胃腔狭窄 变形 弥漫型者呈典型的革囊胃 粘膜皱襞增宽 挺直 结节状 加压不变形 粘膜面有小溃疡 无明显的隆起或凹陷 癌组织侵及粘膜层 则粘膜皱襞和胃小区广泛破坏或消失 在双对比像上 表现为粗细不等裂隙和极不规则沟槽阴影 进展期胃癌 局限性Borrmann 局限性Borrmann

8、 型胃癌 进展期胃癌 弥漫性Borrmann 型 胃壁环形增厚 管腔狭窄呈管状 胃癌术后复发 胃癌CT表现 胃壁增厚 局限或弥漫 粘膜面凹凸不平腔内肿块 表面不光滑 分叶 结节或菜花状 表面可有溃疡溃疡 腔内溃疡形成的凹陷边缘不规则 底部不光滑 周边胃壁增厚向胃腔内突出环堤 环绕癌性溃疡周围的堤状隆起 外缘可锐利或不清楚 需要判断环堤与胃壁关系胃腔狭窄 胃壁增厚基础上的胃腔狭窄 非对称性狭窄 胃壁僵硬且不规则 胃癌CT表现 粘膜皱襞改变 粘膜皱襞在CT横断面图象上表现为类似小山嵴状的粘膜面隆起 连续层面显示嵴状隆起间距和形态出现变化 间距逐渐变窄 融合 消失标志着粘膜皱襞的集中 中断和破坏等改

9、变 胃壁异常强化 粘膜面病灶在注射造影剂35 45s即可明显强化 而侵及肌层的病变 强化高峰时间在50 60s之后出现 较正常胃壁强化明显且时间延长 胃癌多方位重建 胃良 恶性溃疡鉴别 龛影本身形态 溃疡底部形态鉴别环堤 癌堤 与水肿带黏膜纠集与黏膜集中到达溃疡口部与截断破坏黏膜皱襞尖端形态周围病变范围大小 胃癌的鉴别诊断 平滑肌瘤 平滑肌肉瘤 胃石 胃底静脉曲张恶性淋巴瘤 c样浅凹陷 不规则的多发溃疡 巨大皱襞与隆起混合存在 淋巴瘤的胃壁浸润对胃壁的柔软性影响不重 类癌 X线具有粘膜下肿瘤的特征 其形态演变过程为 山田 型隆起 类似早癌 a a c型隆起 类似进展期Borrmann 型胃癌的

10、溃疡 转移瘤 典型表现为 牛眼征 需要与Borrmann 型进展期胃癌相鉴别 异位胰腺腺 多发生于胃窦部大弯侧 X线具有粘膜下肿瘤的特点 半圆形隆起或盘形隆起 中心凹陷 急性胃溃疡 颇似 c c b a c型早期胃癌 胃淋巴瘤 胃恶性淋巴瘤 gastricmalignantlymphoma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指原发于胃壁内粘膜下淋巴滤泡的恶性肿瘤 后者指全身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累及胃部 本节讨论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约占胃恶性肿瘤的2 发病率次于胃癌占第二位 发病年龄以45 60岁居多 男女性比为1 7 1 病理 95 以上的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组织学类型以B淋巴细胞为主 病变

11、初起于粘膜下层的淋巴滤泡 向内侵及粘膜层 向外达肌层 也可沿粘膜下呈弥漫浸润 肿瘤逐渐向四周蔓迁并可侵及胃壁全层 可在粘膜面形成溃疡 严重者可发生溃疡出血穿孔 大体所见 粘膜肥厚 隆起或形成溃疡 胃恶性淋巴瘤可以发生在胃的各个部分 但以胃体后壁和小弯侧多发 以淋巴转移为主或血行播散 偶有肿瘤穿透邻近空腔脏器而形成内瘘以及肿瘤细胞种植于腹膜者 X线钡餐表现 浸润型 多数侵犯胃体及胃窦部 胃腔正常或变小 胃轮廓光滑或不规则 有的如浸润型胃癌的 皮革胃 但胃腔有一定扩张能力 与胃癌不同 粘膜较巨大 走行紊乱 类似慢性胃炎 但加压后粘膜皱襞的形态固定不变 肿块型 其表现与蕈伞型胃癌相似 以菜花状充盈缺

12、损为主 边缘清楚 粘膜皱襞粗大 扭曲 交叉 胃的轮廓较光滑完整 溃疡型 巨大溃疡常见 多位于中心 周围环堤光滑整齐 酷似溃疡型胃癌 但后者的环堤周围有明显的指压迹 粘膜中断 不规则 胃淋巴瘤 肿块型 胃淋巴瘤 粗大皱襞型 CT表现可分为 弥漫浸润型 节段型或局灶型 息肉型较有特征性CT表现为 胃壁增厚显著 多 2cm 受累范围广 多 50 多灶性分布 受累胃壁外缘光滑清晰 无明显外侵征象 黏膜粗大 受累胃壁及胃腔大小形态具有轻微可变性 增强扫描黏膜呈细线样持续强化 不伴有胃周淋巴结增大的肾门水平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胃淋巴瘤 较早期在黏膜膜下层浸润的CT表现 即胃壁增厚较轻 黏膜线完整 胃壁呈分层

13、强化 并逐渐发展成胃壁明显增厚 黏膜破坏 表现为均匀一致的肿瘤组织 即均匀强化 并强调胃淋巴瘤广泛性 多灶性 胃腔可扩张的CT表现特点 可鉴别于胃癌引起胃壁不均匀增厚多灶性病变 弥漫浸润型原发胃淋巴瘤 节段型胃淋巴瘤 多发结节型胃淋巴瘤 与继发性淋巴瘤鉴别由于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和予后和继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有很大不同 所以在治疗开始前必须先确定是否是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Dawso曾提出诊断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5条标准 1 无表浅淋巴结肿大 2 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均正常 3 未见纵隔有肿大淋巴结 4 肝及脾正常 5 在手术时除胃肠受累部位及其区域淋巴结外 无其他肉眼所见的侵犯 TNM分期 总结

14、当有下列临床和X线表现存在时 提示病变可能为恶性淋巴瘤 病变广泛 但蠕动和收缩尚存在 胃部充盈缺损病变 类似蕈伞型胃癌 但临床一般情况较好 类似浸润型胃癌的 皮革胃 但胃腔并不缩小 而有一定的扩张能力 胃粘膜皱襞广泛增粗 扭曲 类似慢性胃炎 但加压后粘膜皱襞形态固定不变 胃内多发或广泛肿块 可伴有溃疡 临床上有其他部位的恶性淋巴瘤 胃间质瘤 胃肠道基质瘤 GIST 最早由Mazur和Clark在1983年提出 以区分一组既不是平滑肌来源也不是神经源性的消化道肿瘤 GIST的组织来源目前认为起源于Cajal细胞 Cajal细胞呈网状结构分布于胃肠道的肌层之间 是胃肠道慢波活动的起博点 Cajal

15、细胞是胃肠道中唯一表达CD117和CD34的细胞 GIST以KIT或PDGFRA基因突变为主要机制 目前发现是最常见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 病理 GIST在大体标本上多呈膨胀生长 边界清楚 有假包膜 切面灰白色 编织状 质地韧硬 交界性者多边界清楚 质地有的区域较细腻 可有液化 出血和坏死 恶性者息肉状 可有或无包膜 常见出血 坏死 并有局部邻近脏器浸润和或转移 切面上可见肿瘤呈灰红 灰白色与肌层或粘膜层相交杂 较大肿瘤的中心常发生溃疡而引起出血 也可发生坏死或粘液样变性 囊腔形成 关于基质瘤良恶性的判断 大多数学者认为肿瘤的大小及核分裂的多少是判断良恶性的主要指标 国外学者对所有基质瘤具有潜在

16、恶性这一观点正趋于一致 认为基质瘤不能简单以良 恶性划分 而是应该以风险程度分级 Fletcher根据它们判断GIST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大小 根据这个标准 极低危险的GIST具有良好的予后 而高危险的GIST具有较高的术后复发和病死率 Fletcher判断基质瘤风险程度的标准 危险度肿瘤大小 cm 有丝分裂 HPF 极低危险5 5 50 10任何有丝分裂任何大小 10 50 胃基质瘤的CT表现 大的肿瘤表现为胃腔外生长的肿块 增强后有不均质强化 肿瘤内可有出血或坏死 小的肿瘤表现为胃壁内生长的增强后均质强化的肿块 生长方式 根据瘤体与肠道壁的关系可分为四型 一 粘膜下型 肿瘤从粘膜下向腔内生长突出 与管壁基底有蒂相连 二 肌壁间型 肿瘤向腔内外突出 大部分以外生型为主 少数呈哑铃状向腔内外生长 三 浆膜下型 肿瘤从浆膜下向腔外生长突出 与管壁基底有蒂相连 四 胃肠道外型 肿瘤源于胃肠道外的腹腔其他部位 胃小弯低危险度胃间质瘤 鉴别 鉴别 胃良性肿瘤 胃平滑肌瘤 概述 平滑肌瘤是胃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为胃壁膨胀性生长的肿块 占非上皮性良性肿瘤60 70 大小不等 从米粒大小到10cm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