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3698026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95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精选 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 律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超重和失重 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 例如平伸手掌 托起物体 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 直至将物体抛出 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 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 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B 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 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 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 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D 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 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答案 D 考一1 牛顿第一定律 远在春秋战国时代 公元前 前 年 我国杰出学者墨子认为 力 刑之所以奋 也 刑 同 形 即物体 奋 动也 即开始运动或运动加快 对

2、墨子这句关于力和运动观 点的理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墨子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 墨子认为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C 此观点与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观点基本相同 D 此观点与牛顿关于力和运动的观点基本相同 答案 C 考一2 772221 牛顿第二定律 一个质量为的物体 在 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 和的两个力 其余的力保持不变 关于此后该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做匀变速运动 加速度大小可能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B 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C 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大小是 D 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向心加速度大小是 答案

3、A 考一3 2kg4 8N12N 5m s2 1 5m s2 6m s2 惯性胡克定律 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小车车厢底部有一质量为的木块 木块和车厢通过一根轻质弹 簧相连接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在车厢的顶部用一根细线悬挂一质量为的小球 某 段时间内发现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在这段时间内木块与车厢保持相对静止 如 图所示 不计木块与车厢底部的摩擦力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车可能向右做减速运动 B 小车可能向右做加速运动 考一4 m 1 km 2 C 在这段时间内弹簧的伸长量为 D 在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压缩量为 答案 A C tan k m g 1 tan k m g 1 选择题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

4、律 如图 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 上端放有物块 系统处 于静止状态 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 作用在 上 使其向上做匀加 速直线运动 以 表示 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 在弹簧恢复原长 前 下列表示 和 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考二1 P FP xP Fx 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滑动摩擦力 如图甲所示 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倾角为的固定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 从此时开始计时 物块的速度为 到斜面顶端的距离为其图像如图乙所示 已知 斜面足够长 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B 物块在时的速度大小为 C 物块在时处于斜面上的位置 D 物块

5、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答案 D 考二2 30 vx x v2 g 10m s2 8m s2 t 1s8m s t 4sx 24m 15 3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如图所示 质量相同的木块用轻质弹簧连接 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此时弹簧处 于自然状态 现用水平恒力推 则从力开始作用到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 的过程 A 弹簧压缩到最短时 两木块的速度相同 B 弹簧压缩到最短时 两木块的加速度相同 C 两木块速度相同时 加速度 考二3 A B FAF a A v B 牛顿第二定律 如图所示 木盒中固定一质量为 的砝码 木盒和砝码在斜面上一起以一定的初速度滑 行一段距离后停止 现拿走砝码 而持

6、续加一个垂直于斜面向下的恒力 其他条件不变 则木盒滑行的距离将 A 不变 B 变小 C 变大 D 变大变小均有可能 答案 B 考二4 m F F mgcos 滑动摩擦力 如图所示 两个质量分别为 的物块和通过一轻弹簧连接在一起并放置于 水平传送带上 水平轻绳一端连接 另一端固定在墙上 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 均为 传送带顺时针方向转动 系统达到稳定后 突然剪断轻绳的瞬间 设的加 速度大小分别为和 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重力加速度为 则 A B C D 答案 C 方一1 m m 12 AB AA B A B a A a B g a 4 1 g a m 1 m 2 B ga A g a B 0 a 4

7、1 g a m 1 m 2 B 0a A g a B g 牛顿第二定律 如图所示为两轻绳拴接一定质量的小球 两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如图 若剪断a绳的瞬 间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剪断 绳的瞬间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则 为 A B C D 答案 C 方一2 a 1 ba 2 a a 12 1 1 2 1 312 31 牛顿第二定律惯性 如图所示 在水平面上 质量为的物块 拴在一水平拉伸弹簧的一端 弹簧的另一 端固定在小车上 当它们都处于静止时 弹簧对物块的弹力大小为 若小车突然以 的加速度水平向左做匀加速运动时 A 物块相对于小车向右滑动 B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变为 C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不变

8、 D 物块受到弹簧的拉力将增大 方一3 10kgA 3N a 0 5m s2 A A2N A A 答案 B 滑动摩擦力牛顿第二定律 如图所示 倾角为的传送带以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 将一小物块以 的速度从传送带的底端滑上传送带 已知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传送带足够长 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恒为 B 小物块向上运动的时间为 C 小物块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为4 m D 小物块最终将随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 答案 C 方二1 37 v 1 2m s v 2 8m s 0 5sin37 0 6cos37 0 8g 10m s2 10m s2 0 6s 牛顿第二定律 如图所示

9、 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 斜面部分长 与水平面的夹角 一 个小物体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 传送带沿图示的方向运动 速率 若把物 体轻放到处 它将被传送带送到点 且物体不会脱离传送带 求物体从点被传 送到点所用的时间 已知 sin 37 0 6 cos 37 0 8 g 10 m s2 答案 方二2 x ab 2mx bc 4mbc 37 A 0 25v 2m s AacAAa c 2 4s 牛顿第二定律 如图所示 水平地面上叠放着两物块 是作用在物块上的水平恒力 物块 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若在运动中突然将撤去 则此后的运动可能 是 A 将仍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B 做减速运动 做减速运动 的加

10、速度小于的 最终分离 C 最终以共同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 D 做减速运动 做减速运动 的加速度大于的 最终分离 答案 B C 方三1 A BFB A BFA B A B ABABA B A B ABABA B 滑动摩擦力牛顿第二定律 如图甲所示 有一块木板静止在足够长的粗糙水平面上 木板质量为 长为 木板 右端放一小滑块 小滑块质量为 可视为质点 现用水平恒力作用在木板右端 恒力 取不同数值时 小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分别对应不同数值 两者的 图像如图乙所示 取 求 方三2 M 4kgL 1 4m m 1kgFF a F g 10m s2 1 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以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 擦

11、因数 2 若水平恒力 且始终作用在木板上 当小滑块从 木板上滑落时 经历的时间 答案 1 2 F 27 8N 0 4 0 12s 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牛顿第二定律滑动摩擦力 一长轻质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 木板上放质量分别为和的 两物块 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且与木板之间最大 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水平恒力作用在物块上 如图所示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 则物块 木板都静止不动 B 若 则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C 若 则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D 若 则物块的加速度为 答案 D 方四1 m A 1kgm B 2kg A BA B 0 2A B FAg 10m s2 F 1N F 1

12、5NA1 5N F 4NB4N F 8NB1m s2 滑动摩擦力牛顿第二定律 有一项 快乐向前冲 的游戏可简化如下 如图所示 滑板长 起点到终点线的距离 开始滑板静止 右端与 平齐 滑板左端放一可视为质点的滑块 对滑块施一水平恒力 使滑板前进 板右端到达 处冲线 游戏结束 已知滑块与滑板间动摩擦因数 地面 视为光滑 滑块质量 滑板质量 重力加速度 取 求 1 滑板由滑到的最短时间 2 为使滑板能以最短时间到达 水平恒力 的取值范围 答案 1 2 方四2 L 1mAB s 5mA FB 0 5 m 1 2kgm 2 1kgg10m s2 AB F 1s30N F 34N 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牛

13、顿第二定律 如图 两个滑块 和的质量分别为和 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 两端 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木板的质量为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某时刻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 初速度大小均为 相遇时 与 木板恰好相对静止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求 1 与木板相对静止时 木板的速度 2 开始运动时 两者之间的距离 答案 1 2 方四3 ABm A 1kgm B 5kg 1 0 5m 4kg 2 0 1A Bv 0 3m sA BA g 10m s2 B A B 1m s1 9m 滑动摩擦力牛顿第二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如图甲所示 质量的小物块 可视为质点 放在质量

14、的薄木板 的左端 木板 长 起初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现用一水平向左的力 作用在木板 上 通过传 方四4 m 1kgAM 4kgB L 4 5mA BFB 感器测出的加速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木板的厚度可忽略不计 重力加速度 1 求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 求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 若开始时对施加水平向左的恒力 且给一水平 向右的初速度 则经过多长时间物块恰好滑到木板 的右端 答案 1 2 3 A BF Bg 10m s2 A B 1 B 2 BF 29NA v 0 4m sA B 0 40 11s 选择题牛顿第二定律 如图 顶端固定着小球的直杆固定在小车上

15、 当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 球所受合外 力的方向沿图中的 A 方向 B 方向 C 方向 D 方向 答案 D 五A1 OA OB OC OD 牛顿第二定律 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现对其施加一恒力 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 则 A 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B 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 C 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D 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 答案 B C 五A2 填空题牛顿第二定律 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 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链接好的车厢 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 列车厢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 链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 和 间的拉力大

16、 小为 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 链接某两相 邻车厢的挂钩 和 间的拉力大小仍为 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 每节车厢 质量相同 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A B C D 答案 B C 五A3 PQ F a 3 2 PQF 8101518 填空题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当前车突然停止时 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 五A4 施 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 通常情况下 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 时间之和为 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 安全距离为 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 5 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 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答案 1s108km h 120m 120m v 20m s 72km h 滑动摩擦力牛顿第二定律 如图 a 一物块在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 其运动的图线如图 b 所示 若重力加 速度及图中的 均为已知量 则可求出 A 斜面的倾角 B 物块的质量 C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 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答案 A C D 五B1 t 0v t 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