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3697202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9.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腮腺疾病影像诊断 腮腺解剖 位于下颌骨后 胸锁乳突肌前 上致颅底 位于乳突尖和颞颌关节之间 下至下颌角 是茎突前咽旁间隙重要器官腮腺是脂肪性腺体 CT呈低密度腮腺内血管显示清楚 腮腺混合瘤 Mixedtumour 占75 以良性混合瘤最多见30 50岁青壮年好发 性别无明显差异腮腺内无痛性肿块 病程较长 生长缓慢 多呈圆形或椭圆形 直径3 5cm 包膜较完整 边界清楚 切面呈灰白色肿瘤含有软骨 角化物 粘液样组织及钙化 常有坏死和囊变区 一般有完整的包膜 影像学表现 X ray 平片可显示腮腺区肿块造影检查 导管及腺体被推压移位征象及腺体充缺 导管拉长 迂曲 分离呈手握球征 导管无破坏征象

2、CT 腮腺内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 边缘光滑 与正常腺体分界清楚 增强扫描 肿块均匀或环形强化 MRI表现 混合瘤较小时 信号均匀T1WI呈等信号 T2WI呈略高或高信号边缘可见低信号包膜发生坏死 囊变时信号不均 长T1长T2T2WI瘤体内低信号瘤体内纤维间隔极低信号为钙化 CASE 1 病史摘要 男性 53岁 主因发现双侧上颈部包块来医院就诊 查体双侧腮腺区均可扪及包块 界清 有轻度压痛 CT表现 CT诊断要点 平扫示病变呈圆形 类圆形或轻度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肿物 密度高于腮腺实质 少见囊变 坏死及出血征象 增强后肿瘤呈均匀一致的强化 需鉴别的疾病为 囊性淋巴瘤 发病率低 仅6 10 男女发

3、病率之比为5 1 为囊性肿瘤 好发腮腺下极 就诊时瘤体往往很大 可为多中心发生 CT上密度不如混合瘤高 实质无明显强化 腮腺混合瘤恶变 恶变时包膜消失 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呈浸润性生长 若表现为周边环形强化 中心低密度区则提示有恶变可能 可有淋巴结转移 鳃裂囊肿 为胚胎发育过程中 鳃弓和鳃裂未能正常融合或闭锁不全则形成囊肿或瘘管病理上鳃裂囊肿为球形囊性肿块 包膜完整光滑 切面为单房囊腔 囊壁较薄 内壁光滑或有局限性突起 囊内大多数呈清亮黄色浆液 少数为白色乳状液或黄褐色粘稠液体 人胚第4周初出腮弓 左右对称 第4周末可见第1 4对腮弓出现 第5 6对腮弓在人几乎形不成 相邻腮弓之间有腮沟 共5

4、对 第1对腮弓不久发育成上颌隆起和下颌隆起 参与颜面的形成 第2对腮弓参与舌骨及颈部的形成 第2腮弓向尾侧增长迅速 逐渐覆盖3 4腮弓 第2对腮弓与下方其他腮弓之间的腔隙 称为颈窦 不久颈窦闭锁 颈部形成 如果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颈窦不闭合 留有残余的上皮组织 即可形成腮裂囊肿 并可继发感染和反复发作 有时未闭合的腮囊与未消失第2腮裂同时存在 形成有内 外瘘口的第2腮裂瘘管 外口在胸锁乳突肌前缘 舌骨平面 内口在扁桃体窝 自耳屏前 向下经胸锁乳突肌前缘至锁骨的一条线上均可发生 第一鳃裂囊肿 为第一鳃裂残留胚胎痕迹 即从外耳道至颌下三角 多位于下颌角后下部 表现为颈侧上方逐渐肿大的肿块 第一鳃裂囊

5、肿又分二型 即来源于外胚层为 型 来源于内胚层和外胚层为 型 第二鳃裂囊肿为位于颌下区到甲状软骨水平 多位于胸锁乳突肌中部前缘 表现为颈侧中部逐渐肿大的包块 第二鳃裂囊肿分为四型 型位置表浅 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 颈阔肌深面 型较常见 部位典型 位于胸锁乳突肌浅面 颈动脉间隙外侧和颌下腺后方 型位于颈动脉至咽侧面之间 型囊肿位于咽粘膜间隙 囊壁结构有两种类型 淋巴组织与纤维组织为主型 临床上 鳃裂囊肿多见于青壮年 男性略多于女性 主要症状为颈部包块 约半数伴疼痛 另外 半数无痛性包块为偶然发现 表面皮肤正常 扪诊质地柔软有囊性感 边界清楚 行包块穿刺可抽出囊液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为 颈部圆形

6、类圆形囊性病灶 壁光整与周围结构分界清 MRI表现 长T1长T2信号影 信号均匀一致 边缘清晰 腮裂囊肿CT 腮裂囊肿MRI 腮腺恶性肿瘤 常见恶性混合瘤 腺癌 鳞癌 未分化癌等 好发年龄较大的人群腮腺区粘连固定的肿块 触之较硬 边缘不清疼痛 面神经麻痹 张口困难 多年生长缓慢 近期迅速增长病理 浸润生长 包膜多不完整 常累及周围组织或皮肤 影像学表现 X ray 下颌骨边缘糜烂 骨质破坏或骨膜增生CT 边缘不清 轮廓不规则肿块 增强不均匀轻度 中度强化 周围脂肪间隙消失MRI T1WI较低信号 T2WI较高信号 边缘不清 轮廓不规则肿块 腮腺导管癌 AXT1WI 压脂像 腮腺神经鞘瘤 起源于

7、周围神经鞘的雪旺氏细胞 属良性肿瘤 但个别有恶变倾向 原发于腮腺者极为少见 病因尚不清楚 据文献报道仅占腮腺良性肿瘤的5 9 好发于青壮年 本病病程长 病变发展缓慢一般无明显的临床表现 当肿瘤长大时 可出现局部肿大 疼痛 面部麻木等 腮腺区神经鞘瘤 病史摘要 女性 38岁 主因发现左颊部肿物来医院就诊 患者1年前无意中发现左面颊部较右侧肿大 并可触及一黄豆大小的肿物 但无任何不适感 近一月来肿物明显肿大 并有压痛 查体 左腮腺区可触及肿物 较固定 表面皮肤正常 颌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B超示左腮腺肿物 直径2 5cm CT表现 左腮腺深部可见一圆形低密度影 与腮腺深叶分界不清 大小约2 3cm

8、2 0cm 2 8cm CT值10 9 18 9HU 行腮腺造影薄层扫描 可见腮腺管内造影剂显示正常 于腮腺深层病变区内无造影剂显示 呈充盈缺损样改变 占据整个腮腺的深叶 CT表现 左侧腮腺较对侧增大 其内密度欠均匀 并可见局限性结节状密度增高影 CT值约25HU 颈动脉鞘周围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类圆形密度增高影 CT值约32HU 边界清或欠清 左侧胸锁乳突肌较对侧增粗 周围骨质结构未见异常 增强扫描 左侧腮腺内结节状软组织影呈环状不均匀强化 CT值约31HU 颈动脉鞘周围的结节呈环形强化 分界清楚 诊断及鉴别诊断 CT平扫表现无明显的特征性 因肿瘤有包膜 肿瘤界限清楚 周围组织均为受压移位改变 无浸润征象良性诊断成立 定性仍需病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