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3697015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共22题,满分150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 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 请按答题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 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任何文化都以时空认知为起点。根据宇宙大爆炸学说,宇宙因爆炸而生成,时间得以同时

2、生成。这个时间,是自然时间。人类在自然时间范围内,为了标记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给自己拟订一种“纪序”参照系,这就是定义时间。今天人们所“感知”的日期,就是一种全球约定的定义时间。定义时间在自然时间面前只是一个微量,但它已作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人类生活,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甲子,是世界时间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定义。从1911年发现的六十甲子表甲骨来看,甲子作为一个确定的记述系统用于定义华夏时间,至迟在殷商时期已然完备。天干源于纪日,地支源于一年十二个月,用日、月与地球的视运行关系来记述人类活动时间,就是甲子时间纪序的本质。甲子纪序,是先民对自然时间关系的一种客观摹写,体现了一种朴素的自然取时思

3、想。关于时间的本质,柏拉图认为时间是理念永恒性的摹本,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既不是运动,又不能脱离运动,是运动的数。伽利略指出,时间具有各向同性、均匀性和无限性。后来,爱因斯坦提出时空不是互相独立而是一个整体的四维空时连续区。至此,时间在其永恒与无限的直观视界中,与运动、空间的同一性本质得到了最权威的认定。而研究者发现,甲子既定义了时间与运动的同一性,也定义了时间的永恒性和无限性,同时又定义了时空一体性。细究甲子的定义内涵,其所体现出来的时间观念与现代科学对时间本质的描述非常一致。不同的民族,因其不同的生存环境而形成不同的生存模式,从而也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式及价值选择。时间文化的形成,同样受到了不同

4、的价值选择路径的影响;这种不同的时间文化又会“反哺”于社会生活,形成不同的文化效应。在西方,时间作为本体论问题成为思想与探究的主要对象。这种对“时间是什么”的连续追问与解答,直接导致了以哥白尼革命为标志的近代科学的诞生,并为牛顿经典力学时空观的建立提供了条件。也正是由此,时空与运动才成为当代科学最为关注的前沿问题,并引发了新一轮宇宙时空探索的科学时尚。可以说,当今科学主宰世界的文化潮流,其起点就是“时间”问题的解决。在中国,“天人合一”观念把人“放大”到与天地齐一,天地的存在与人事的价值目标相互统一。这种与西方迥异的思维方式,正源于古代中国长期持续存在的宗法血缘共同体的历史实践。在漫长的历史过

5、程中,天由最初的外在实体逐渐转向与人相互共生的关系性存在,这培育和预设了中国人特有的时间观念。(摘编自肖世洪甲子对时间本质的定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定义时间最初是用来标记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现在已成为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B我国从商代开始采用甲子作为确定的时间记述系统,这已经得到了考古学的证明。C西方对时间本质的认识历经两千多年的演进,形成了具有科学权威性的时间观念。D价值选择路径会影响时间文化的形成,而不同的时间文化会产生不同的文化效应。2下列对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区分了自然时间和定义时间,并以定义时间为立论的基础

6、展开进一步论证。B文章通过类比论证,指出甲子体现的时间观念与现代科学的时间观念非常一致。C文章在围绕时间文化展开论述时,指出了中西方时间观念乃至思维方式的差异。D文章依次讨论了甲子纪序的本质、文化效应及其定义内涵,逐层深入,结构严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然时间在宇宙形成之初并不存在,这是依据宇宙大爆炸学说而得出的基本观点。B甲子纪序客观摹写了自然时间关系,甲子属于定义时间,而不在自然时间范围内。C西方对时间作为本体论问题的关注,是为了建立近代科学体系和经典力学时空观。D“天人合一”观念所培育和预设的特有时间观念,可以“反哺”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二)实用类文本阅

7、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7月11日,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顺利交付。这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了新的突破。据“雪龙2”号总设计师吴刚介绍,它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具备全回转电力推进功能和冲撞破冰能力,可实现极区原地360自由转动。双向破冰均具有以2-3节船速连续破1.5米冰加0.2米积雪的能力,舰部破冰能实现在20米当年冰冰脊(含4m堆积层)加20厘米雪层不被卡住,可实现无限航区包括极区航行和作业。该船融合了国际新一代考察船的技术、功能需求和绿色环保理念,具备全球航行能力

8、,能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在极区大洋安全航行。“雪龙2”号作为科考破冰船,装备有国际先进的海洋调查和观测设备,能实现科考系统的高度集成和自洽,在极地冰区海洋开展物理海洋、海洋化学、生物多样性调查等科学考察,进而成为我国开展极地海洋环境调查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平台。这艘极地科考船交付后,将正式加入我国极地考察序列,开展船载科考设备调试等工作,计划今年下半年和“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共同执行我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摘编自陆雪苑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今交付使用,人民日报2019年7月11日)材料二:今天上午,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完成考察任务,顺利返回上海码头。中国第35次

9、南极考察队于2018年11月2日从上海出发,先后4次穿越西风带,总航程30800余海里,其中冰区航行2102海里,历时131天。今年1月19日,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区航行中,“雪龙”号因受浓雾影响与冰山碰撞,船艏桅杆及部分舷堵受损,无人员受伤,船上设备运行正常。科考期间,考察队克服了碰撞冰山后带来的各种困难,在科学考察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是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极地考察船,也是中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能以1.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含0.2米雪)。自1994年10月首次执行南极科考和物资补给运输任务以来,“雪龙”号已先后22次奔赴南

10、极、9次驶向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到今年为止,“雪龙”号服役时间已达25年,足迹遍布五大洋,创下了中国航海史上多项新纪录。此外,记者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了解到,“雪龙2”号今年也将完成交付,并开始执行极地考察任务。“雪龙2”号将成为未来我国开展极地海洋环境与资源研究的重要基础平台。(摘编自解敏克服碰撞冰山困难,“雪龙”号安全返回上海码头,东方网2019年3月12日)材料三:“中国雪龙号实施的救援近日占据各大媒体的头条,各国媒体对中国在南极活动的报道相较几个月前更中立了。”在这连串牵动人心的遇险和救援行动中,中国“雪龙”号扮演了迄今当之无愧的主角。这是一艘中国科考船,肩负着前往建立中国

11、第四个南极科考站的任务,但收到“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的受困求救信号后,“雪龙”号义无反顾前往出事海城,以其科考船的能力面对已被俄船验证的破冰难度和各种风险。“雪龙”号这次救援是中国国际合作精神的一个缩影,表明了中国社会对自己尽国际义务所持态度。中国人很愿意自己的国家融入国际社会,成为负责任的成员。中国在极地位置争先赛中属于后来者,但其对南极的兴趣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而持续增长。最新的科考站将是中国在南极洲的第五个科考站,这也将超过一些先于中国进入南极的国家。能取得这样的进展,归功于中国持之以恒地投入巨资参与极地勘探和研究外,还得益于美英等国因资金受限以及将科研勘探让位于其他国际事务而回撤。一项国际

12、条约暂停了所有针对南极洲的领土诉求,事实上将其划为科学保护区。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秦为稼在上月召开的极地年会上表示:“这为快速发展中国的极地基地提供了宝贵机会。”新西兰梅西大学讲师马克兰藤嘉说:“中国将是少数几个在南极洲地区拥有多个基地的国家之一。这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南极洲的主要力量。”(摘编自王晓雄译外媒:“雪龙”号出发,中国也加入极地权力游戏,环球时报2017年11月9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了新突破的“雪龙2”号交付后,将独立执行我国第36次南极考察的任务。B“雪龙”号科学考察船自首次科考以来,已经创

13、下了中国航海史上多项新纪录,其装载的相关设备,都是全世界最先进的。C外媒称,中国虽然是极地争先赛的后来者,但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先进入的国家。这主要是英美等国因资金紧张造成的。D救援俄罗斯考察船有很大的破冰难度和各种风险,但中国“雪龙”号科考船义无反顾前往救援,充分体现了国际合作精神。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雪龙2”号是全球首次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具备全回转电力推进功能、冲撞破冰能力和全球航行能力的极地破冰船,能满足无限航区要求。B“雪龙”号服役时间已达25年,足迹遍布五大洋,曾22次奔赴南极,9次驶向北极,是我国执行极地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的

14、重要基础平台。C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对南极的兴趣更浓,不断投入巨资,先后建起了五座科考站,已经成为拥有基地最多的国家和南极洲勘探和研究的主要力量。D“雪龙”号扮演了对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救援的主角,这表明了中国对自己尽国际义务的态度,愿意融入国际社会,成为一个负责任的成员。6这三则材料都是围绕中国极地科考船展开的,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7-9题。一个人的名字刘亮程人的名字是一块生铁,别人叫一声,就会擦亮一次。一个名字若两三天没人叫,名字上会落一层土。若两三年没人叫,这个名字就算被埋掉了。上面

15、的土有一铁锨厚。这样的名字已经很难被叫出来,名字和属于他的人有了距离。名字早寂寞地睡着了,或朽掉了。名字下的人还在瞎忙碌,早出晚归,做着莫名的事。冯三的名字被人忘记五十年了。人们扔下他的真名不叫,都叫他冯三。冯三一出世,父亲冯七就给他起了大名:冯得财。等冯三长到十五岁,父亲冯七把村里的亲朋好友召集来,摆了两桌酒席。冯七说,我的儿子已经长成大人,我给起了大名,求你们别再叫他的小名了。我知道我起多大的名字也没用只要你们不叫,他就永远没有大名。当初我父亲冯五给我起的名字多好:冯富贵。可是,你们硬是一声不叫。我现在都六十岁了,还被你们叫小名。我这辈子就不指望听到别人叫一声我的大名了。我的两个大儿子,你们叫他们冯大、冯二,叫就叫去吧,我知道你们改不了口了。可是我的三儿子,就求你们饶了他吧。你们这些当爷爷奶奶、叔叔大妈、哥哥姐姐的,只要稍稍改个口,我的三儿子就能大大方方做人了。可是,没有一个人改口,都说叫习惯了,改不了了。或者当着冯七的面满口答应,背后还是冯三冯三的叫个不停。冯三一直在心中默念着自己的大名。他像珍藏一件宝贝一样珍藏着这个名字。自从父亲冯七摆了酒席后,冯三坚决再不认这个小名,别人叫冯三他硬不答应。冯三两个字飘进耳朵时,他的大名会一蹦子跳起来,把它打出去。后来冯三接连不断灌进耳朵,他从村子一头走到另一头,见了人就张着嘴笑,希望能听见一个人叫他冯得财。可是,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