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我们的政治生活》文字素材 沪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694723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我们的政治生活》文字素材 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我们的政治生活》文字素材 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我们的政治生活》文字素材 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我们的政治生活》文字素材 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我们的政治生活》文字素材 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我们的政治生活》文字素材 沪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我们的政治生活第六课 公民的权利1、人权的特点2、人权的分类:人权可以分为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3、最低限度的权利是生存权和人身人格权利;4、个人人权的含义、最低限度的权利、核心权利、基础权利。核心权利是政治权利和自由;基础权利是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也是公民享有生存权利、人身人格权利和政治权利的基础条件。5、集体人权含义6、第一个系统地提出尊重和保护基本人权利具体内容的国际文件是世界人权宣言,其发表日12月10日被定为人权日,这一天所在的星期被定为人权周。7、影响人权发展的因素:人权的实现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受社会、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也可

2、以说是一部为争取人权而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也是一部依法保障和发展中国人民人权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享有着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权利。8、人权和公民权利的关系9、 公民的含义10、权利的含义11、我国宪法确认的公民基本权利的种类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监督权、其他权利。12、我国公民权利的特点现实而广泛;真实而有保障。13、公民意识的核心是权利意识。14、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公民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但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

3、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利益;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照法律纳税等。15、20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群众争取和扩大人权的社会运动,如黑人运动、妇女运动、环保运动。第七课 我国的政治制度1、 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我国的执政党;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内容掌握国家政权,以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执政目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三个代表”思想创建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

4、问题。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3、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的先进性。4、 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伟大历史使命凝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振兴。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人大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全国人大的主要职权7、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

5、相照、荣辱与共。8、人民政协性质: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它的基本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9、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10、我国政府由哪些职能部门组成:工商管理、税收、民政、公安等职能部门; 我国政府履行什么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 我国国家政权的各种活动实施的物质载体各级各类国家机关。11、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及公务员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2、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

6、,分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法院,实行两审终审制。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分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13、我国三大诉讼制度: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14、社会法律服务:148法律服务热线,律师,法律缓助。第八课 建设政治文明1、时代的主旋律2、文明的进步总体表现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方面的协同发展。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最为核心和基本的内容依法治国。3、我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国概念4、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和基本标志。5、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

7、究”。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是能否做到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6、什么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严、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哪一步最关键?执法必严7、惩治犯罪、保护公民权利的最终有效手段是司法。8、人治与法治的区别:笼统地说划分法治与人治的最根本的标志是:在法律与个人(或少数统治者)的意志发生矛盾冲突时,凡是法律的权威高于个人的意志的治国方式,就是法治;反之,法律权威臣服于个人意志,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治国方式,就是人治。具体地说区别法治人治治国的主体不同众人之治一个或少数人之治两者的基础不同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建立在个人专制独裁的基础上两者的特点不同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随意性、多变性,社会不稳定性两者体现的原则不同平等原则不平等原则9、我们在国家中的地位我们是社会的主人; 如何实现这一地位的具体途径:积极参加投票选举(最为广泛、最为普遍也影响最大的民主参与活动)、向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关注政党及社团组织的活动,对政府部门及其公职人员加强监督、参加生活周围的合法自治组织的活动。10、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有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11、了解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在1954年9月20日诞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法制宣传日12月4日。12、社会团体的总类:共青团、工会、妇联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