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03—古诗词、文言文阅读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133693137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8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03—古诗词、文言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03—古诗词、文言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03—古诗词、文言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03—古诗词、文言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03—古诗词、文言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03—古诗词、文言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03—古诗词、文言文阅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期末专项复习 03 古诗词 文言文阅读古诗词 文言文阅读 一 古诗词阅读一 古诗词阅读 一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一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1 解释下列词语 毕竟 别样 2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 诗中描绘西湖美景的句子是哪两句 请写出来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完成问题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1 这首诗构思精巧 历来为人称道 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2 第二句诗用 入

2、流 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 动 中之景 三 夜雨寄北 三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 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词 1 何当 共剪西窗烛 2 却 话巴山夜雨时 2 对 夜雨寄北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问归期未有期 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妻子相见的无奈 B 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 何当共剪西窗烛 是指对与妻子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 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3 夜雨寄北 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 4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 二 文言文阅读二 文言文阅读 一 一 甲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

3、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 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 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 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 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友人惭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乙 郭伋始至行部 到西河美稷 有童儿数百 各骑竹马 道次迎拜 伋问 儿曹何自远来 对曰 闻使君到 喜 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 及事讫 诸儿复送至郭外 问 使君何日当还 伋谓别驾 从事 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 先期一日 伋为违信于诸儿 遂止于野亭 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选自 后汉书 郭伋传 略有改动 注释 始至行部 刚担任并州牧 首次出

4、巡 行部 出巡 西河美稷 地名 别驾从事 部下官 吏 野亭 郊外的亭子 1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丘舍去 舍弃 丢下 B 则是无信 不讲信用 C 及事讫 完毕 D 先期 一日 约定的日期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 已去 3 文段理解 1 甲 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 但从选材角度看 甲文选取的是友人 无信 无 礼 的反面例子 乙文选取的是 的正面例子 从表达方式看 甲文侧重 乙文侧重 2 从甲 乙两文中 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至少答出两点 二 河中石兽 二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山门圮于河 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 僧募金重

5、修 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 曳铁钯 寻十余里 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 沙 性松浮 湮于沙上 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 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 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 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 水不能冲石 其反 激之力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 至石之半 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 石又再转 转 转不已 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 固颠 求之地中 不更颠乎 如其言 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 之事 但知其一 不知其二者多矣 可据理臆断欤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一寺临

6、河干 靠近 B 阅 十余岁 经过 过了 C 求石兽于水中 竟 不可得 毕竟 D 但 知其一 只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之 所指代的内容 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闻之 沿河求之 不亦颠乎 一老河兵闻之 凡河中失石 当求之 于上流 A 相同 不同B 相同 不同 C 相同 不同D 不同 相同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1 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 然则天下之事 但知其一 不知其二者多矣 可据理臆断欤 4 为什么 讲学家 的结论是荒谬的 而 老河兵 的结论是正确的 请根据文义 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三 论语 三 论语 节选 子曰 默而识 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7、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 夫 不舍昼夜 子曰 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 子曰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注 识 zh 记 厌 满足 斯 这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 子 曰 2 知之者不如好 之者 3 不舍 昼夜 2 小人喻于利 的意思是 小人懂得的是私利 请仿照该句 解释 君子喻于义 3 说说第一章和第四章的主要意思 四 观月记 四 观月记 张孝祥 月极明于中秋 观中秋之月 临水胜 临水之观 宜 独往 独往之地 去人远者又胜也 今余之游 金沙堆 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 天无纤云 月白如昼 沙当洞庭青草之中 其高十仞

8、四环之水 近者犹数 百里 余系船其下 尽却 童隶 而登焉 沙之色正黄 与月相夺 水如玉盘 沙如金积 光采激射 体寒 目眩 阆风 瑶台 广寒之宫 虽未尝身至其地 当亦如是而止耳 盖中秋之月 临水之观 独往而远人 于是为备 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注 金沙堆 在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 是由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 尽却 全部退去 童隶 书童 仆役 正黄 纯黄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 宜 独往 2 当亦如是 而止耳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天无纤云 月白如昼 3 作者所说的 四美 具体指什么 请用第2段中原句回答 4 文中一个四字词与 中秋 意思完全相同 请写出这个词 五 五 甲 童寄者 郴州荛牧儿也 行牧且荛 二

9、豪贼劫持 反接 布囊其口 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寄伪 儿啼 恐栗 为儿恒状 贼易之 对饮 酒醉 一人去为市 一人卧 植刃道上 童微伺其睡 以缚背刃 力上下 得绝 因取刃杀之 童区寄传 节选 乙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 至八月朝 便诣庙中坐 怀剑将犬 先将数石米餈 用蜜麨灌之 以置穴 口 蛇便出 头大如囷 目如二尺镜 闻餈香气 先啖食之 寄便放犬 犬就啮咋 寄从后斫得数创 疮 痛急 蛇因踊出 至庭而死 寄入视穴 得其九女髑髅 悉举出 咤言曰 汝曹怯弱 为蛇所食 甚可 哀憨 于是寄女缓步而归 李寄 节选 1 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布囊 其口 口袋 B 贼易 之 轻视 C 寄乃告请

10、好剑及咋蛇犬 访求 D 寄从后斫 得数创 用刀斧砍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 为 与例句中的 为 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汝曹怯弱 为 蛇所食 A 一人去为 市 童区寄传 B 不足为 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C 为 坻 为 屿 小石潭记 D 贤能为 之用 隆中对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1 童寄者 彬州荛牧儿也 2 便诣庙中坐 怀剑将犬 4 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 甲 的主要内容 5 联系全文可以看出 区寄是偶遇豪贼 被动应战 而李寄不同 她是 不过两位少年 英雄表现出了共同的性格特点 那就是 每空限填一至两个四字短语 期末专项复习期末专项复习 古诗词 文言文阅读古诗词 文言文阅读 答案答案 一 一 一

11、 1 答案 到底不一样的 2 答案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3 答案 表达了作者对西湖景色的喜爱及赞赏之情 二 1 答案 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 构思精巧 不着痕迹 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 峨眉山 平江 清溪 渝州 三峡 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 行旅图 2 答案 月影映入江水 三 1 答案 1 何时能够 2 再 2 答案 D 3 答案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4 答案 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 二 二 一 1 答案 A 2 答案 那人问元方 你爸爸在吗 元方答道 等您 好久都不来 他已经走了 3 答案 1 做人要讲信用郭伋守信

12、描写叙述 2 对人要有礼貌 要勇于改正错误 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 要为儿童做好表率 对儿童也要 说话算数 做人要言行一致 二 1 答案 C 2 答案 D 3 答案 1 你们这些人不懂得探究事物的道理 这不是木片 怎么会被暴涨的大水带走呢 2 既然这样 那么天下的事 只知道其中的一个方面 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例子很多 怎么能拘泥于一 般事理主观推断呢 4 答案 因为 讲学家 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 而 老河兵 则根据石性 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 属性 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作出了正确的判断 三 1 答案 1 孔子 2 喜爱 爱好 3 舍弃 2 答案 有道德修养的人明白的是大义 3 答案 第一章谈的是学习的态度 方法和为师的道理 第四章谈的是学习的重要性 四 1 答案 1 适合 2 此 这 2 答案 天上没有一点云彩 月光明亮如同白昼 3 答案 中秋之月 临水之观 独往而远人 4 答案 八月之望 五 1 答案 A 2 答案 D 3 答案 1 儿童区寄 是郴州打柴放牛的孩子 2 她 就到庙里坐下 抱着剑 带着狗 4 答案 区寄智杀强盗 5 答案 示例 有备而来 主动出击智勇双全 胆识过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