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湖南工业的发展策略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690267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湖南工业的发展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精编》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湖南工业的发展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精编》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湖南工业的发展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精编》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湖南工业的发展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精编》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湖南工业的发展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湖南工业的发展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湖南工业的发展策略(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湖南工业发展的机遇与策略 罗波阳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省社科院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教授 一年前的9月15日 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 拉开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序幕 世界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金融危机给正在加速推进 一化三基 战略 加快实现富民强省的湖南 既带来了严竣的挑战 又带得了较多的机遇 如何危中寻机 化危为机 加快我省新型工业化步伐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湖南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 从 外需主导 型向 内需主导 型转变的机遇 我省的产业结构以面向内需为主 转型难度相对较小 我省有6800万人口 扩大内需的潜力大 2 从要素

2、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机遇 由于 倒逼机制 的作用 危机期往往是创新的高发期 基于要素驱动的 低成本竞争 模式基本失灵 自主创新的步伐将加快 工业化的动力系统将大大强化 3 从高碳发展向低碳发展转变的机遇 建立在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基础上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由于其高能耗 高排放 高污染特征 已难以为继 世界经济正向以低能耗 低排放 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绿色经济 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引擎 联合国环境署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称 到2030年 全球 绿色经济 各行业中 仅可再生能源行业新增的就业机会就将达到2000多万个 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全球绿色能源发电投资为1400亿美元 超

3、过对传统能源的投资 4 由 工农分离型 向 工农结合型 转变的机遇 随着科技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工业与农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工业与农业的融合越来越深化 工农结合型 的 世界工厂 呼之欲出 食品加工工业正成为典型的 工农结合型 产业 依托生物农业的生物能源产业和生物 医药 工业将得到长足发展 5 经济服务化带来的机遇 生产服务业越来越发达 对制造业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向制造与服务融合的方向转型 制造企业服务化将成为提高制造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6 新型城市化带来的机遇 新型城市化是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 经济高效 社会和谐 城乡一体 宜居宜业的城市化 我省城市化率每年提高一个

4、百分点以上 既拉动投资需求又拉动消费需求 同时又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配套条件 7 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机遇 产业结构向高端化 低碳化 高新化升级 但各地产业升级在时间 内容 重点等方面存在差异 为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带来机遇 居民消费需求由温饱型向发展型 享受型转变 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 需求空间拓展余地较大 8 区域协调发展带来的机遇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提出以及 三基地一枢纽 把中部地区建设成为粮食生产基地 能源与原材料基地 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定位的明确 为我省工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泛珠三角 9 2 湘 粤 川 黔 滇 桂 琼 闽 赣 港 澳

5、 区域合作拓展了湖南的发展空间 二 抢抓机遇 又好又快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的策略 1 准确把握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 1 内涵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2 特征 信息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 依靠自主创新 集约化增长 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 以人为本 2 明确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 工业经济总量和质量大幅提升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工业投入力度逐年加大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生产服务业快速发展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 3 转变推进工业化的思路 1 坚持 三个立足 立足现

6、有基础 立足服务业支撑 立足惠及人民群众 2 着力在深化 加速 带动上下功夫 深化对其作用 富民强省第一动力 我省省情和工业化所处阶段以及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认识 加速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干部队伍的培养 带动新型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 3 加快实现7个转变 由就工业论工业 跳出工业抓工业 由要素驱动 创新驱动 由重大轻小 大中小并举 由城乡分割 城乡一体 城市与县域并重 由分散发展 聚集发展 即由百货店模式 专卖店模式 由按部就班 跨越发展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由非 两型 两型 或由高碳型向中碳和低碳型转变 4 突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工作重点 1 着力促进传统优势

7、产业提质升级 高端化 两型化 高新化 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县域工业发展的重点 2 着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 着力推进产业集中和企业集群 抓好 四个工程 按 小企业大集群 小商品大产业 的思路 依托园区发展中小企业集群 4 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5 着力用信息化推进新型工业化 6 着力发展低碳工业 低碳能源 绿色装备制造 节能型耐用消费品 绿色食品等 7 着力加强 三个基础 基础设施 为生产和生活正常运转提供公共条件的设施 水 电 路 气 通信 环保等 基础产业 在产业体系中处于 供给 地位的产业 现代农业 原材料工业 能源工业 装备制造业 生产服务业 基础工作 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引擎 营造环境

8、 提供保障的工作 改革开放 自主创新 软环境优化 党建 人才开发等 5 强化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举措 1 加强自主创新 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2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化为取向 调整所有制结构 3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中部 泛珠 9 2 泛长三角 6 1 东南亚 欧美 4 建立多元化的工业投入体系 5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家 创新型人才 技术工人 6 优化推进工业化的外部环境 市场环境 政策环境 信用环境 文化氛围 7 促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以及新农村建设互动 8 转变政府职能形成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合力 9 积极争取中央支持 争取中央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工业发展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