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园二首》注释、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33685864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园二首》注释、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沈园二首》注释、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沈园二首》注释、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沈园二首》注释、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园二首》注释、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作者:周雲15087251697沈园二首陆游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东京开封(今河南开封)人,祖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入蜀记6卷,词2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

2、,曾是惊鸿照影来。其二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作品注释】斜阳:偏西的太阳。画角:涂有色彩的军乐器,发声凄厉哀怨。惊鸿:语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句“翩若惊鸿”,以喻美人体态之轻盈。这里指唐琬。“梦断”句:作者在禹迹寺遇到唐琬是在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其后不久,唐琬郁郁而死。作此诗时距那次会面四十四年,这里的“四十”是举其成数。香消,指唐琬亡故。不吹绵:柳絮不飞。行:即将。稽(j)山:即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吊:凭吊。泫(xun)然:流泪貌。【作品分析】沈园二首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组诗作品。这是作者在七十五岁重游沈园时为怀念其原配夫人唐氏而创作的两

3、首悼亡诗。第一首诗写触景生情之悲。首句写斜阳黯淡,画角哀鸣,是通过写景渲染悲凉的气氛。后三句写物是人非之悲,用反衬手法。第二首诗写诗人情感的专一,也用反衬手法:以草木无情反衬人物的深情。全诗体现了诗人忠实、笃厚、纯洁、坚贞的品格。这组诗写得深沉哀婉,含蓄蕴藉,但仍保持其语言朴素自然的一贯特色。【思考与练习】1.沈园(其一)是如何借景言情来表达对往事的感伤的?2.通过这两首诗体会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刻骨铭心。【链接】宋陆游春游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宋陆游钗头凤红酥手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宋唐婉钗头凤世情薄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陈衍宋诗精华录无此绝等伤心之事,亦无此绝等伤心之诗。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就千年论,不可无此诗。徐中玉、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陆游作此诗时已七十五岁。四十多年前发生的悲剧,一直啮嚼着老诗人的心。故地重游,触景生情,仍禁不住伤心泪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古代文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