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文】2016.11.3xx两基迎检汇报材料.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685326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公文】2016.11.3xx两基迎检汇报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新公文】2016.11.3xx两基迎检汇报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新公文】2016.11.3xx两基迎检汇报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最新公文】2016.11.3xx两基迎检汇报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最新公文】2016.11.3xx两基迎检汇报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公文】2016.11.3xx两基迎检汇报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公文】2016.11.3xx两基迎检汇报材料.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镇“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首先,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莅临我镇对“两基”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并希望你们对我镇的“两基”迎国检工作提出宝贵意见,下面,我就本镇三年来“两基”迎国检工作作简要汇报:一、基本情况XX镇位于XX区东部,距城区29公里,与XX,XX两区交接,地处边远。全镇辖9个村委会、一个社区,116个村民小组,人口18808人。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区挂钩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镇目前共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村点校1所,2010年在校学生1858人,其中中学

2、生571人,小学生1287人。二、“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一)普及程度入学率:适龄儿童人口情况:2008年1263人,入学1263人,入学率100%;2009年1290人,入学1290人,入学率100%;2010年 1336人,入学1336人,入学率 100% ,适龄女童入学率100%;适龄少年人口情况:2008年475人,入学472人,入学率99.37%,2009年439人,入学437人,入学率99.54%,2010年456人,入学455人,入学率99.78%,入学率能达国家“两基”目标。辍学率:2008年小学辍学率为0.27%,上学年初的小学在校生1107人,学年内辍学3人,辍学率为0.

3、27%,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初中2008年辍学率为0.98%,2009年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2人,辍学率为0.38%;2010年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为0%。完成率:15周岁人口,2008年15周岁人口167人,(其中仍在小学的8人),已受完初等教育的166人,完成初等教育率99.40%;2009年15周岁人口178人,已受完初等教育的177人,完成初等率99.44%;2010年15周岁人口130人,已受完初等教育的129人,完成初等率99.23%。2008年17周岁人口154人,完成初等教育153人,完成率99.55%;2009年17周岁人口174人,完成初等教育171人,完成

4、率98.28%;2010年17周岁人口167人,完成初等教育164人,完成率98.20%。毕业率:20082010年小学分别为100、100、100,初中分别为99.21、99.44、98.26。(二)师资水平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82人(其中小学部教师51人,中学部教师28人,工人3人),教师资格合格率100%。学历合格率100%,取得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教师7人,占8.86%,取得中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教师40人,占50.63%。2001年起新补充教师30人,学历达标比例100%。校长接受岗位培训比例100%。(三)办学条件校舍总面积小学5576平方米,生均校舍4.34平方米,初中校舍总面积

5、3590平方米,生均面积6.29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普通教室、专用教室达标率均为100%,无D级危房。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实验仪器配置均达标,达标率100%。小学生均图书15.4册,达标率为100%,初中生均图书25.5册,达标率为100%。(四)教育质量全镇中小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及课时,取消了留级制度。四年来,中小学校集体累计获区级表彰15次;个人获奖省级2人次,区级100人次。(五)教育经费政府对教育拨款情况:2008年到2010年,教育经费全额到位,没有挪用和拖欠。预算内年生均教育事业费、教师工资、预算内年生均公用经费实行以区统筹的原则,明确了对教育事业

6、经费的保障责任,保证了教育事业经费、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工资逐年增长和及时到位。做到从未出现截留、拖欠、扣发、挤占教育经费和教师工资的现象。(六)学校安全管理我镇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来抓,牢固树立安全压倒一切的意识,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校长作为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乡镇与学校,学校与教师层层签定责任状,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加强安全教育宣传,每学期即要求开学的第一堂课就是安全教育课,开学的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周,教育学生注意交通、饮食、消防、森林防火安全和教育学生未成年人不得外出打工等等,每学期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填写好安全台账。由于宣传到位,措施到位,全镇师生安全意识得到了更进

7、一步的加强,近四年来,我镇中小学从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七)扫盲程度1、2008年全镇15周岁人口总数为167人,其中文盲人数1人,文盲率0.6%,青壮年人口非文盲总数9842人,其中文盲数110人,非文盲率98.9%,近三年脱盲数350人,巩固率95%;2009年全镇15周岁人口总数为178人,其中文盲人数1人,文盲率0.5%,青壮年人口非文盲总数9963人,其中文盲数105人,非文盲率98.8%,近三年脱盲数116人,巩固率97%;2010年全镇15周岁人口总数为130人,其中文盲人数1人,文盲率0.7%,青壮年人口非文盲总数10033人,其中文盲数108人,非文盲率98.9%,近三年

8、脱盲数323人,巩固率100%。2、全镇辖9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成立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办学覆盖面达100。三、巩固“两基”工作的主要措施(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1、我镇始终把发展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此,我们调整充实“两基”机构,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顾问,镇长为第一责任人的“两基”工作领导小组。中心校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同时,我镇根据省、市、区“两基”迎“国检”会议精神,明确了“两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多次召开办公会,听取“两基”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两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镇政府多次组织召开有全乡镇和村干、中心学校校长参加的“两基”迎国检动员大会和“两基”迎国检工作会议,对我

9、镇“两基”迎国检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提出举全镇之力,扎实抓好“两基”迎“国检”工作的要求。为强化“两基”巩固提高攻坚意识,增强责任感,镇人民政府与各村、站、所、各校签订了“两基”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职责任务。实行各村、学校定期向镇政府汇报“两基”工作的制度,将巩固提高效果列入对各单位、部门及村两委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两基”工作中,我们还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指导作用,加强过程督导。按XX区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工作日程的进度,先后进行了“两基”资料归档,学校图书配备使用、实验教学设施配备、实验教学管理、控辍工作等专项评估检查。为增加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由于政府行为到位、职责到位

10、、措施到位、投入到位,有力地推动了我镇“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全面开展,提高了“两基”工作的效益和质量。2、充分落实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农村中小学校舍修建资金的筹措,主要由区政府负责。建设用地和“三通一平”原则上由镇、村负责。几年来,本镇共投入300万元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为落实分级管理目标,镇政府负责对中心校的教育教学进行监管,村委会充分实施对村级小学的监管权。3、各部门、单位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农村学校完善办学条件。各机关单位、社会团体资助学校5万余元,用于完善校园设施、添置教学设备和扶助贫困生入学。(二)依法治教,切实抓好“保学控辍”“保学控辍”是“两基”巩固提高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11、“为了加强“保学控辍”力度,镇政府多次召开了村、校两级“保学控辍”专题会,强化对“保学控辍”工作的领导和管理。首先是加强宣传,成立了义务教育宣传队和执法队,通过宣传义务教育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使人民群众增强依法送子女入学意识。二是明确责任。通过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保学控辍”工作职责。坚持“保学控辍”工作“四包六到位”,即驻村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片、校长包学校、教师包学生,并做到任务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动员工作到位、执法到位。三是建立流失生报告制。四是实行学校承诺制,减少学校因素的辍学。学校向社会承诺: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以任何借口迫使学生退学、转学,不歧视后进生,不乱收费。

12、五是在全镇实行“控辍三步走”方针,(即:第一步,学校派教师进村入户对辍学学生进行摸底调查,第二步是强制入学,由镇政府对非贫困生家长采取缴纳义务教育保证金等办法,增强学生家长依法送子女入学的责任感,第三步是扶助贫困生入学,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减、免、缓政策),以达到“该入学的一个不能少,已入学的一个不能走”的目标。镇政府“一把手”亲自带领干部教师深入农户家中动员适龄儿童、少年复学。对有能力供读又不愿送子女入学的,依法实行处罚。镇民政、派出所等部门主动把好各种办证和福利审批关,规劝学生返校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六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和号召全社会都来救助贫困生,保证学生不能因贫困而辍学。由

13、于“保学控辍”措施有力,我们有效地控制了学生辍学现象。(三)扫除剩余文盲,认真开展农业科技培训2008年以来,我镇根据剩余青壮年文盲少、居住分散的实际,认真研究扫盲工作,采取了相应的工作措施:一是稳定成教队伍,保证成教工作的连续性,乡镇成教专干坚持三年不变更。二是做好宣传工作,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优抚军烈属,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等活动中,宣传扫盲工作条例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三是采取集中上课与分散辅导相结合的扫盲办法。利用农闲时间,在镇所在地的学校或片区中心校集中开办扫盲班,教育部门负责上文化课,农技部门负责讲授农技知识,实行识字、农技“共进餐”,借助学校的

14、教学设施实行“一长管两校,一师任两教”的办学方式,具体落实“一堵、二扫、三提高”的工作措施,使学习文化知识与农科技培训的有机地结合,达到让广大农民学一门技术、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目的。四是积极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和初三毕业生的劳动技能培训。我镇根据实际需要,由农技部门通过集中传授、现场示范、分散指导等多种形式,广泛对农民开展农科技培训,因地制宜地开展了肉兔养殖、高密度养鱼、手套加工培训,蚕桑养殖、水果栽培、沼气利用等多种项目的农科技培训。从而涌现出一大批种、养殖能手和示范户、专业户,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四)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

15、进素质教育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我们狠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按照教育局印发的XX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要求,以规范学校管理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进一步落实中共XX区委、区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从人事制度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安全及德育工作、教育经费投入、教育教学管理、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对如何提高我镇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由镇中心校评定教育教学质量,镇中心校对全镇学校的作息时间也作了规范管理,保证学生在校时间达6小时以上。几年来,我镇加大了学校布局调整力度,撤并了部分生源少、办学效益差的村校和教学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完小由原来的6所降至现在的1所,辞退了所有代课教

16、师,逐步向规模办学的目标迈进。我镇初中和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虽然已达到规定的要求,但总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我镇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我镇的“继教”工作得到上级的肯定,2010年继续教育验收优秀达80%。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在职学历进修,提高学历层次。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农村教师编制标准太低,农村教师工作负担重。2、我镇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化现象严重。学科教师配置不合理,有些学科专业教师多,有些学科专业教师少甚至没有。3、流动人口子女进校读书,流动随意性大,给学校“控辍保学”工作带来了困难。4、全镇的留守儿童数量多,比例大,教育和管理困难,需要进一步的探索。5、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小学教学仪器要不断更新和补充,还需要不断地投入经费,由于教师编制不足,配备专职实验人员存在困难,这是今后实验教学面临的挑战。五、今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