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成本控制及标准成本讲解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685157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成本控制及标准成本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精编》成本控制及标准成本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精编》成本控制及标准成本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精编》成本控制及标准成本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精编》成本控制及标准成本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成本控制及标准成本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成本控制及标准成本讲解(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成本控制本章考情分析本章是成本管理中比较重要的章节 , 本章主要介绍标准成本的分类及特点、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及其账务处理。从历年考试来看,通常本章分数应不超过10分,题型主要是客观题,也有出计算题的可能性,计算题的出题点在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及账务处理上。 本章与2004年的教材内容相比没有变化。第一节成本控制概述 一、成本控制系统的组成 成本控制系统包括组织系统、信息系统、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等内容。 二、成本控制的原则 (1)经济原则:经济原则是指因推行成本控制而发生的成本,不应超过因缺少控制而丧失的收益。经济原则要求成本控制具有实用性,同时要求在成本控制中贯彻“例外管理”原则及重要性原

2、则,另外,成本控制还要有灵活性。 (2)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是指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个别设计,适合特定企业、部门、岗位和成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可照搬别人的做法。 (3)全员参加原则 (4)领导推动原则三、成本降低与成本控制有区别: 区别成本控制 成本降低目标不同成本控制以完成预定成本限额为目标 成本降低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范围不同成本控制仅限于有成本限额的项目成本降低不受这种限制,涉及企业的全部活动。方式不同成本控制是在执行决策过程中努力实现成本限额内涵不同成本控制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绝对额,故又称为绝对成本控制成本降低还包括统筹安排成本、数量和收入的相互关系,以求收入的增长超过成本的增长,实

3、现成本的相对节约,因此又称为相对成本控制。成本降低的基本原则: (1)以顾客为中心; (2)系统分析成本发生的全过程; (3)主要目标是降低单位成本; (4)要靠自身的力量降低成本; (5)要持续地降低成本。 例题1关于成本控制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2004年) A.成本控制制度会受到大多数员工的欢迎 B.对数额很小的费用项目,控制可以从略 C.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成本控制模式 D.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是确定成本超支的责任人 答案:BC 解析:没有人欢迎让人控制自己的成本,所以A不对;成本控制以完成预定成本限额为目标,所以D不对。第二节标准成本及其制定一、标准成本的定义 标准成本是通过精

4、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 “标准成本”一词在实际工作中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单位产品的标准消耗量和标准单价计算出来的,又称为“成本标准”;另一种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实际产品产量和单位产品成本标准计算出来的。二、标准成本的分类 (一)标准成本按其制定所依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在标准成本系统中广泛使用正常标准成本 (二)标准成本按其适用期,分为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基本标准成本是指一经确定,只要生产的基本条件无重大变化,就不予变动的一种标准成本。所谓生产的基本条

5、件的重大变化是指产品的物理结构的变化,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变化,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根本变化,只有这些条件发生变化,基本标准成本才需要修订。由于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变化,由于工作方法改变而引起的效率变化等,不属于生产的基本条件的重大变化。由于基本标准成本不按各期实际修订,不宜用来直接评价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三、标准成本的制定 制定标准成本,通常先确定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其次制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最后制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制定时,无论是哪一个成本项目,都需要分别确定其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者相乘后得出成本标准。 成本项目用量标准 价格标准直接

6、材料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原材料单价直接人工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小时工资率 制造费用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或台时)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表 13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产品:A 标准材料甲材料乙价格标准: 发票单价 装卸检验费 每千克标准价格 1.00元 0.07元 1.07元 4.00元 0.28元 4.28元 用量标准: 图纸用量 允许损耗量 单产标准用量3.0千克 0.3千克 3.3千克2.0千克 2.0千克成本标准: 材料甲(3.31.07) 材料乙(2.04.28)3.53元8.56元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12.09元例题6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组成内容的是()。 A.由于设备意外故障

7、产生的停工工时 B.由于更换产品产生的设备调整工时 C.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 D.由于外部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 答案: B 解析: 标准工时包含现有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必要的时间,而不包含偶然或意外发生的时间,故由于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由于外部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均不正确。 例题7.在标准成本系统中,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是指预计下年度实际需要支付的材料市价。() 答案 解析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是预计下一年度实际需要支付的进料单位成本,包括发票价格、运费、检验和正常损耗等成本,是取得材料的完全成本。 表 135单位

8、产品标准成本卡 产品: A 成本项目 用量标准价格标准标准成本直接材料: 甲材料 乙材料 合计3.3千克 2千克 1.07元/千克 4.28元/ 千克3.53元 8.56元 12.09元直接人工: 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合计2小时 1小时0.9元/时 1.26元/时1.80元 1.26元 3.06元制造费用: 变动费用(第一车间) 变动费用(第二车间) 合计 固定费用(第一车间) 固定费用(第二车间) 合计 2小时 1小时 2小时 1小时1.30元/时 1.20元/时 0.5元/时 0.6元/时2.60元 1.20元 3.80元 1.00元 0.60元 1.60元单位产品标准成本总计20.55元

9、第三节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 一、变动成本差异分析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这里的标准成本指的是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 如果成本差异大于 0,不利差异,一般在借方。 如果成本差异小于 0,有利差异,一般在贷方。 (一)变动成本差异分析的通用模式 标准 实际 用量 价差 =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量差 =(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例题8在成本差异分析中,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实际价格高低所决定的。()(2002年) 答案 解析在成本差异分析中,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标准价格高低所决定的。 (二)具体变动成本项目差异分析 项目差异计算差异形成的原因直接

10、材料成本差异分析价差: 材料价格差异 =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材料价格差异是在采购过程中形成的,采购部门未能按标准价格进货的原因主要有:供应厂家价格变动、未按经济采购批量进货、未能及时订货造成的紧急订货、采购时舍近求远使运费和途耗增加、不必要的快速运输方式、违反合同被罚款、承接紧急定货造成额外采购等等。量差: 材料数量差异 = (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材料数量差异是在材料耗用过程中形成的,形成的原因既有生产部门本身原因,有时多用料并非生产部门责任,如购入材料质量低劣、规格不符也会使用料超过标准;又如加工工艺变更、检验过严也会使数量差异加大。例1:本月生产产品400件,使用材料2

11、500千克,材料单价为0.55元/千克;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3元,即每件产品耗用6千克直接材料,每千克材料的标准价格为0.5元。根据上述公式计算: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2500(0.550.5)125(元)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25004006)0.550(元) 例题9下列变动成本差异中,无法从生产过程的分析中找出产生原因的是()。 A.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B.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C.材料价格差异 D.直接人工差异 答案C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价差:工资率差异 = 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量差:人工效率差异 =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例 2:本月生产产品400件,

12、实际使用工时890小时,支付工资4539元;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是10元/件,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工资率为5元/小时。按上述公式计算: 人工效率差异(8904002)5(890800)5450(元) 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价差: 变动费用耗费差异 = 实际工时(变动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 量差: 变动费用效率差异 =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例3:本月实际产量400件,使用工时89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958元;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4元/件,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的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2元/小时。按上述公式计算: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13、(8904002)2180(元) 工资率差异形成的原因,包括直接生产工人升级或降级使用、奖励制度未产生实效、工资率调整、加班或使用临时工、出勤率变化等,原因复杂而且难以控制。一般来说,应归属于人事劳动部门管理,差异的具体原因会涉及生产部门或其他部门。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它主要是生产部门的责任,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例如,材料质量不好,也会影响生产效率。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耗费差异是部门经理的责任,他们有责任将变动制造费用控制在弹性预算限额之内。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是由于实际工时脱离了标准,多用工时导致的费用增加,因此其形成原因与人工效率差异相同。 二、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 总差异实际成本实际产量标准成本 (一)二因素分析法。 耗费差异实际数预算数 能量差异预算数标准数 二因素分析法是将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 (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例4:本月实际产量400件,发生固定制造成本1424元,实际工时为890小时;企业生产能量为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