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总计215页)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33681985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X 页数:216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总计21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16页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总计21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16页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总计21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16页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总计21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16页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总计21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总计21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总计215页)(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名师精选全国高考真题+详细解析答案,总计215页)2018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猾,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

2、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

3、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原味母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B.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C.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D.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

4、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B.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涣初入仕途,才干受到赏识。他在太守陈宠手下担任功曹,遇事敢于决断;陈入朝为大司农,回答皇上询问时褒奖他善于简贤选能,王由此得以显

5、名。B.王涣扫除积弊,境内风清气正。他担任温县县令,以谋略铲除奸猾之徒,世面清平,商人露宿于道;升任兖州刺史后,又依法整肃下属部门,极有声威。C.王涣办案严谨,治事宽猛相济。他对于疑难案件以及法理难平者,探寻本来面目,尽力还以公正;又能够揭发奸隐之事,深受外界称叹,被誉为有神算。D.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他死于洛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均不称职;后来选用任峻,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仍然忙得无法分身。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译文: (2)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译文: 对点子题5.对下

6、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晚而改节节:志向B. 宠顿首谢曰 谢:谢罪C. 后坐考妖言不实论 坐:因犯罪D. 恒亡其半 亡:损失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涣以方略讨击愿以十五城请易璧B. 悉诛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C. 其冤嫌久讼吾其还也D. 入为大司农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7. 与文中“在郡何以为理”一句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是寡人之过也B. 沛公安在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 今君乃亡赵走燕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涣丧西归A.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 君

7、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译文: (2)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译文: 考点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指依据具体语境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具体的考查范围包括:(1)考试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2)语文课本和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340个常用实词;(3)重要文化常识中的实词。所谓“在文中”,即指在语境中。实词考查常有语境的限制,语境限制下的实词意义往往是确定的意义,这就需要考生具备依据语境理解和识

8、别实词意义及用法的能力。考查重点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单音双音词、通假字、异读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其中对一词多义、通假字、偏义复词的考查是重中之重。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类型一通假字“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它的分类如下:类别释义举例通假字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在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知”就是“智”的意思,“知”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现代一般认为“知”通“智”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

9、以借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中的“蚤”,本义是跳蚤,它和早晨的“早”读音相同,被借用了“早”的意义。“早”是本字,“蚤”是“早”的假借字,“蚤”通“早”古今字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中的“受”是古字,“授” 是今字,古今字在意义上一般是有联系的。注:课本为了方便起见,对于通假字和古今字,都用“通”表示图解技法当实词按字面意思理解不通的时候,可以考虑是否出现了通假现象。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胡乱代替,因为通假字往往是约定俗成的,所以要注重平时积累。【针对训练】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

10、释。(1)秦王还柱而走 通,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 (3)共其乏困通,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龚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馀,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选自汉书循吏传第五十九,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二千石不能禽制禽:通“擒”,捉拿B. 时遂年七十馀,召见召:通“诏”,皇帝的命令C. 不副所闻副:相称D. 上闻遂对,甚说说:通“悦”,高兴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节选自史记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反: (2)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 坐: (3)女忘会稽之耻邪 女: (4)厚遇宾客,振贫吊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