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公司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工作分析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681964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公司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工作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编》公司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工作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编》公司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工作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编》公司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工作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编》公司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工作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公司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工作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公司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工作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司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工作的回顾与改进措施 公司投资管理部总经理 张晓歌 公司从2001年开始在所属企业和单位全面实施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几年来,在公司管理层的重视和各经营管理单位的全力支持和配合下,公司的经营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下面,我着重汇报一下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改进措施。一、公司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工作的主要成绩 (一)、建立了公司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 2001年公司增发工作完成以后,公司决策层站在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在公司范围内全面推行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为了加强对预算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公司首先成立了由公司经营班

2、子全体成员、各分子公司一把手和总部主要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公司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龙总亲自挂帅,担任组长。此后,根据工作需要,公司又先后成立了由毛小平财务总监担任组长,由公司投资、财务、审计和人力资源部门组成的公司经营计划和预算编制工作小组和考核工作小组,分别负责预算编制和考核的执行工作。根据职责不同,公司将预算单位分为经营中心和管理中心,逐步建立了以各分、子公司总经理、财务总监为经营中心预算管理责任人、总部各部门负责人为管理中心预算管理责任人的责任主体,层层分解落实公司的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目标。投资管理部是公司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的常设职能部门。2005年,根据强化预算考核工作的要求,

3、公司管理层决定将预算考核职能从投资管理部分离出来,由公司审计监察部独立行使,形成预算编制、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互制衡的监督机制。至此,公司形成了有领导、重执行、有序、高效的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工作的组织体系,从组织上确保了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统一了经营单位对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思想认识 在推行预算管理的初期,由于公司、分子公司大都脱胎于文化事业体制,一部分经营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推行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对预算管理有一定的抵制心理,表现出“编”预算,“做”计划的消极态度,没有将预算管理提高到合理配置资源要素,确保实现企业利润目标的战略高度来认识,预算编制工作走过场,凑数字,结果

4、制定的目标经不起实践的检验,目标和结果南辕北辙,差异性很大。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公司领导十分重视,通过多次召开预算管理工作的专题会议,进行思想动员,每年的工作会议,都把预算的执行情况和预算安排为重点进行部署,公司预算编制工作小组和有关职能部门,也通过各种形式的宣讲、培训和一定的组织手段,强调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几年来的辛勤工作,逐步提高了各级经营管理者对预算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大家认识到预算管理是将企业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以预算的方式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的企业内部的重要的管理活动和过程,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现代管理和现代会计融合为一体的集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理念为

5、一体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三)、建立健全了公司预算管理的规章制度体系,规范预算管理的操作流程。 根据预算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为实现公司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的有序推进,规范预算管理行为,几年来,公司先后制订了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办法、年度经营计划和预算编制实施细则、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办法、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定期检查办法、经营管理活动季度分析报告制度、中高级管理人员月度工作报告制度、经营计划和预算考核奖惩制度等一系列的预算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预算管理的规章制度体系,使预算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章可循,规范管理。 预算编制的程序是一种管理思想的体现,影响到预算的编制效率。根据公司预算管理基

6、础差、涉及行业的差异性大的特点,我们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了不同的程序。第一阶段是2004年以前,为建立预算编制的基础数据库,我们采取了自下而上的编制流程,先由各经营单位自行编制预算,然后由总部审核审批,通过这种方式,收集了经营第一线的大量经营数据和情况,为下一阶段预算编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阶段是2005年,我们采取了自上而下的编制流程,按照公司发展的战略意图,将公司的年度总体经营目标,根据各经营单位占有公司资源要素的情况,按业务形态分解下达给各经营单位。第三阶段是2006年至今,我们在总结过去两种流程的基础上,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编制流程,即先将公司的战略意图和总体目标

7、通过指导计划的方式下达给各经营单位,然后由各经营单位结合各自经营管理工作的现状,编制各自的预算,上报总部汇总审核后再具体下达计划和预算指标,做到公司的总体目标与经营单位实际情况的有机结合和协调一致,逐步形成了较为规范的预算编制工作流程,提高了预算的达成率。 (四)、确定了科学的经营计划和预算指标体系 公司及所属的分、子公司,分别涉及广告、节目、网络三大主营业务和旅游房地产、投资等多个业务领域,不同的业务领域在确定预算目标时有不同的诉求和行业的特点,如何设定既便于考核评价和综合汇总的统一要求,又能体现不同业务特性的考核指标体系,是公司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的难点和重点,经过投资管理部、财务部、人力资

8、源部等总部职能部门的多次调研、摸索和工作实践,我们确定了以目标利润为核心指标,以收入(投资收益)、成本、费用等财务指标为骨干指标,兼顾战略发展规划、市场占有率、品牌塑造、资金周转率、应收账款回收率等业务发展指标、管理指标在内的科学的经营计划和预算指标体系,既有有约束力的刚性控制指标,又有切合企业经营特点的弹性控制指标,客观准确地对经营者任期经营业绩和经营单位年度经营目标以及管理中心的管理目标进行评价,为公司实施经营者激励提供了科学、准确、客观的考核数据。 (五)、实施了严格的预算监控、考核和奖惩措施 为提高预算管理的效能,公司十分重视预算的日常监控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奖励挂钩,充分调动经营者

9、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加强预算的日常监控。预算指标下达以后,预算编制工作小组首先要求所以经营管理单位,必须结合工作实际,对预算指标按时间、部门和责任人进行分解落实,形成按责任主体和时间段分解的具体计划指标,便于监控。其次,公司实行了经营计划和预算指标执行情况月报制度。投资管理部设立专人,收集和汇总各经营管理单位每个月的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向公司经营班子成员报告。第三,实行中高级管理人员月度工作报告制度,及时向公司领导反映经营单位和总部管理部门的工作动态。第四,实行经营管理情况季度分析报告制度,每季度对公司主要经济指标的执行情况和发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管理措施。第五,实施经营计划和预算

10、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制度。每年7月,公司总部职能部门会组织专门人员,对各经营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开展专项检查,及时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针对个别单位的情况,我们还组织不定期的抽查和检查,防范和化解经营管理中的风险。二是加强预算的年终考核工作,落实奖惩兑现。公司专门成立了预算考核工作小组,每年年度终了,对各经营管理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组织考核工作组,进行全面的考核检查,客观评价经营单位的经营成果,及时将预算的考核结果向总经理会议汇报,为公司实施奖惩兑现提供客观的依据。三是实施奖惩兑现。年初,根据各经营管理单位的预算目标和工作任务,预算编制小组通过与各经营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的方式,明确经营

11、者的年度目标和任务,明确奖惩措施,年度考核结束后,严格按照目标责任书的约定,实施奖惩兑现,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激励和竞争机制。二、 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预算的日常监控和动态控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二是成本费用水平较高,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经营效益。三是预算的达成率不高,预算编制工作的质量亟待提高。四是尚未真正实施奖惩兑现,未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三、 公司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一)、积极推行经营者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与奖惩条例,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不断提高公司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促进公司健康、持续

12、发展,从2008年开始,公司将推行经营者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奖惩条例,这是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实施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重要保证和基本前提,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积极尝试。 (二)、加强预算的日常监控和检查,建立预警和警示制度,提高预算的达成率。 一是建立预算日常监控责任制,明确各经营单位的财务总监是预算监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日常监控,直接向公司总部负责。 二是在继续推行预算执行情况月报、中高级管理人员月度报告、经营管理情况季度分析报告制度的同时,建立预算执行情况预警和警示制度,对收入利润指标差距较大、成本费用指标超支严重的单位,实行预警警告,对预

13、算失控又未能采取有效措施的单位,实施主要责任人招回述职制度。 三是试行超额预算审批制度,即对预算超支的单位,为控制刚性费用的开支,由总部预算管理职能部门实施超额预算集中审批制度。 四是加强预算的日常检查,提高预算检查的频次和范围。 五是逐步建立基于计算机远程、实时监控的企业管理综合信息处理系统,实施电子信息交互与控制,提高效率。 (三)、逐步推行弹性预算控制制度,将刚性的成本费用指标与收入利润指标的完成情况挂钩,实行弹性控制。 (四)、逐步推行以公司战略为导向,以目标利润为核心的任期目标管理,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司效益和预算管理水平。 (五)、加强预算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预算管理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