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16:文言文阅读(一)

上传人:wei****08 文档编号:133680659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16:文言文阅读(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16:文言文阅读(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16:文言文阅读(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16:文言文阅读(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16:文言文阅读(一)(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十六文言文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张丞相苍者,阳武人也。赵地已平,汉王以苍为代相,备边寇。已而徙为赵相,燕王臧荼反,高祖往击之,苍以代相从攻臧荼有功。以六年中封为北平侯,食邑千二百户。迁为计相,一月,更以列侯为主计四岁。是时萧何为相国,而张苍乃自秦时为柱下史,明习天下图书计籍。苍又善用算律历,故令苍以列侯居相府,领主郡国上计者。黥布反亡,汉立皇子长为淮南王,而张苍相之。十四年,迁为御史大夫。高后崩,以淮南相张苍为御史大夫。苍与绛侯等尊立代王为孝文皇帝。四年,丞相灌婴卒,张苍为丞相。自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会天下初定,将相公卿皆军吏。张苍为计相时,绪正

2、律历。以高祖十月始至霸上,因故秦时本以十月为岁首,弗革。推五德之运,以为汉当水德之时,尚黑如故。吹律调乐,入之音声,及以比定律令。若百工,天下作程品。至于为丞相,卒就之,故汉家言律历者,本之张苍。苍本好书,无所不观,无所不通,而尤善律历。张苍德王陵。王陵者,安国侯也。及苍贵,常父事王陵。陵死后,苍为丞相,洗沐,常先朝陵夫人上食,然后敢归家。苍为丞相十余年,鲁人公孙臣上书言汉土德时,其符有黄龙当见。诏下其议张苍,张苍以为非是,罢之。其后黄龙见成纪,于是文帝召公孙臣以为博士,草土德之历制度,更元年。张丞相由此自绌,谢病称老。苍任人为中侯,大为奸利,上以让苍,苍遂病免。苍为丞相十五岁而免。孝景前五年

3、,苍卒,谥为文侯。(摘自史记张丞相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地已平/汉王以苍为代/相备边寇/已而徙为赵/相燕王臧荼反/高祖往击之/苍以代相从攻臧荼有功/B赵地已平/汉王以苍为代相/备边寇/已而徙为赵相/燕王臧荼反/高祖往/击之苍以代相/从攻臧荼有功/C赵地已平/汉王以苍为代相/备边寇/已而徙为赵相/燕王臧荼反/高祖往击之/苍以代相从攻臧荼有功/D赵地已平/汉王以苍为代/相备边寇/已而徙为赵相/燕王臧荼反/高祖往击之/苍以代相/从攻臧荼有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A食邑,文中指古代的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B列侯,指位列诸侯

4、,即位同诸侯,享有诸侯的待遇。C五德,文中指五行之德,即土金、木、火、水、土。D博士,古代为官名,掌管书籍文典,从事教授生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苍精通计算,官起财会。他由北平侯升任为计相,一个月后以改任主计,以列侯的爵位在相府办公,负责管理各郡国交上来的会计帐簿。B张苍擅长乐律,精通历法。张苍吹奏律管,调整乐调,制定律令,并且亲自制定汉朝的历法,整个汉代研究音律和历法的学者都师承张苍。C、张苍不负恩义,知恩图报。王陵救过张苍的性命,张苍把王陵当父亲一般侍奉,王陵死后,休假时总是先拜见王陵夫人,献上美食才回家。D张苍为官正直,勇于担当。张苍不惧邪说,

5、敢于坚持自己的科学主张,罢免了公孙臣,文帝下诏书支持他,但终因年老多病而自行引退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以高祖十月始至霸上,因故秦时本以十月为岁首,弗革。答: (2)苍任人为中侯,大为奸利,上以让苍,苍遂病免。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傒,以璧马赂于虞故也。既虏百里傒,以为秦缪公夫人媵于秦。百里傒亡秦走宛,楚鄙人执之。缪公闻百里傒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傒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当是时,百里傒年已七十余。缪公释其囚,与语国事。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缪公曰:

6、“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固问,语三日,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百里傒让曰:“臣不及臣友蹇叔,蹇叔贤而世莫知。臣常游困于齐而乞食人,蹇叔收臣。臣因而欲事齐君无知,蹇叔止臣,臣得脱齐难,遂之周。周王子穨好牛,臣以养牛干之。及穨欲用臣,蹇叔止臣,臣去,得不诛。事虞君,蹇叔止臣。臣知虞君不用臣,臣诚私利禄爵,且留。再用其言,得脱;一不用,及虞君难:是以知其贤。”于是缪公使人厚币迎蹇叔,以为上大夫。十四年,秦饥,请粟于晋。晋君谋之群臣。虢射曰:“因其饥伐之,可有大功。”晋君从之。十五年,兴兵将攻秦。缪公发兵,使丕豹将,自往击之。九月壬戌,与晋惠公夷吾合战于韩地。晋君弃其军,与秦争利,还

7、而马騺。缪公与麾下驰追之,不能得晋君,反为晋军所围。晋击缪公,缪公伤。于是岐下食善马者三百人驰冒晋军,晋军解围,遂脱缪公而反生得晋君。初,缪公亡善马,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余人,吏逐得,欲法之。缪公曰:“君子不以畜产害人。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乃皆赐酒而赦之。三百人者闻秦击晋,皆求从。见缪公窘,亦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于是缪公虏晋君以归。(节选自史记秦本纪)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十四年/秦饥请/粟于晋/晋君谋之/群臣虢射曰/因其饥/伐之可有大功/晋君从之。B十四年/秦饥/请粟于晋/晋君谋之/群臣虢射曰/因其饥伐之/可有大功晋/君从之。C十四年/秦饥/

8、请粟于晋/晋君谋之群臣/虢射曰/因其饥伐之/可有大功/晋君从之。D十四年/秦饥请/粟于晋/晋君谋之群臣/虢射曰/因其饥/伐之可有大功晋/君从之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A大夫,官职名。先秦诸侯国中,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个等级。B媵,指随嫁,亦指随嫁的人,如: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C子,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多指男子,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D壬戌,干支之一,位59,前一位是辛酉,后一位是癸亥,用于纪年。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缪公重视人才,求贤若渴。百里傒有才能,缪公就想方设法求得百里傒,并委以重任;蹇叔有才能,缪公特地派人

9、带着厚重的礼物去迎请蹇叔。B缪公谋事周密,行事有方。缪公想用重金赎百里傒,担心楚人不给,就派人对楚王说百里傒士陪嫁奴隶,想用五张公羊皮赎回,楚王就答应了。C缪公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晋国发动军队攻打秦国,缪公亲自率领军队,冲在最前面,没能抓到晋君,反被包围,受到晋军攻击,身负重伤。D缪公善待百姓,不施淫威。三百多个乡下人吃掉了缪公的一匹良马,官吏捕捉到他们,要加以法办,缪公却赐酒给他们喝,并且赦免了他们。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事虞君,蹇叔止臣。臣知虞君不用臣,臣诚私利禄爵,且留。答: (2)见缪公窘,亦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于是缪公虏晋君以归。答: 三、阅读下面

10、的文言文,完成912题。高元裕,字景圭,其先盖渤海人。第进士,累辟节度府。以右补阙召,道商州, 会方士赵归真擅乘驿马,元裕诋曰:“天子置驿,尔敢疾驱邪?”命左右夺之,还,具以闻。敬宗视朝不时,稍稍决事禁中,宦竖恣放,大臣不得进见。元裕谏曰:“今西头势乃重南衙,枢密之权过宰相。”帝颇寤而不能有所检制,人皆危之。俄换侍御史内供奉,士始相贺。李宗闵高其节,擢谏议大夫,进中书舍人。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注死,复授谏议大夫、翰林侍讲学士。庄恪太子立,择可辅导者,乃兼宾客。进御史中丞。即建言:“纪纲地官属须选,有不称职者,请罢之。”于是监察御史杜宣猷、柳瑰、

11、崔郢、侍御史魏中庸、高弘简并夺职。故事,三司监院官带御史者,号外台,得察风俗,举不法。元和中,李夷简因请按察本道州县。后益不职。元裕请监院御史隶本台,得专督察。诏可。累擢尚书左丞,领吏部选。出为宣歙观察使,入授吏部尚书。拜山南东道节度使,封渤海郡公,奏蠲逋赋甚众。在镇五年,复以吏部尚书召,卒于道,年七十六,赠尚书右仆射。元裕性勤约,通经术,敏于为吏,岩岩有风采,推重于时。自侍讲为中丞,文宗难其代,元裕表言兄少逸才可任,因以命之,世荣其迁。少逸,长庆末为侍御史,坐失举劾,贬赞善大夫,累迁谏议大夫,乃代元裕。稍进给事中,出为陕虢观察使。中人责峡石驿吏供饼恶,鞭之,少逸封饼以闻。宣宗怒,召使者责曰:

12、“山谷间是饼岂易具邪?”谪隶恭陵,中人皆敛手。以兵部尚书致仕,卒。元裕始名允中,大和中改今名。(节选自新唐书高元裕) 9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B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C.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D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辟,古代人才举荐制度,指帝王或公府

13、召见并授与官职,又称辟除、辟召等。B禁中,指帝王所居宫内,也作“禁内”,帝王所居宫苑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C宾客,古代官名,太子宾客的省称,为太子东宫属官,掌调护、侍从、规谏等。D文宗、宣宗为庙号,是皇帝退朝后人们所称呼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庙号。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元裕忧心国事,敢于进言。敬宗不准时上朝听政,在宫中决断事情,高元裕以枢密使的权力不能超过宰相劝谏皇上。B高元裕心有百姓,关心民瘼。高元裕由吏部尚书拜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在任期间奏请朝廷减免了许多百姓拖欠的赋税。C高元裕身怀正气,受人推崇。高元裕任御史,士人庆贺,李宗闵赞赏他的气节,提拔他为谏议大夫,又升任中书舍人。D高元裕精通经术,颇有才华。高元裕胜任翰林侍讲学士,也很受文宗赏识,升任御史中丞后文宗却不肯让他前去赴任。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故事,三司监院官带御史者,号外台,得察风俗,举不法。(5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