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 专题05 赏析诗歌重点句子(炼句)(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wei****08 文档编号:133680604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 专题05 赏析诗歌重点句子(炼句)(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 专题05 赏析诗歌重点句子(炼句)(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 专题05 赏析诗歌重点句子(炼句)(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 专题05 赏析诗歌重点句子(炼句)(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 专题05 赏析诗歌重点句子(炼句)(含答案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 专题05 赏析诗歌重点句子(炼句)考点解读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分为两种题型:一是定向赏析型,题干规定好了鉴赏角度,如“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某句”;二是综合赏析型,未规定赏析角度,需要考生自行选择角度,如“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某联”。技巧点拨1解释该句的含意,写出表达的情感。2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3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

2、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4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经典例题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案】15“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解析】15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

3、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许道宁,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北宋中期(约公元970年-1052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多写林木、野水、秋江、雪景、寒林、渔浦等,并点缀行旅、野渡、捕鱼等人物,行笔简快,峰峦峭拔,林木劲硬。有秋江渔艇图、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传世。二、【2018

4、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野 歌李 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5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解析】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 句表达的思想情感。本题中需注意“寒风变春柳”、“烟濛濛”两个关键词,展现了柳条的朦胧多姿。这个意象

5、的深层含义就是希望,所以可知作者在困境中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三、【2017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答案】15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2分)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2分)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2分)【解析】“下笔春蚕食叶声”,先点出其修辞手法,比喻:把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

6、蚕嚼食桑叶的声音;再表述其作用、效果:描写了考场上考生们紧张严肃答题的场景,也显示出来考生才华横溢,答题速度快。借此强化作者的喜悦之情。四、【201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秋 兴陆 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答案】11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解析】题干要求“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这是针对诗歌的尾联和尾句设题,是江苏卷的常考题型。首先分析“尾联”

7、所使用的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效果。“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尾联主要是写景,“明朝”说明这是想象之景,诗人想象自己明朝在烟雨之中于桐江岸边把小船系在“枫树”上去垂钓,画面很悠闲,反映了作者的愿望隐逸,但结合颔联和颈联可以知道,这一愿望是建立在国土沦丧、战事连年、自己壮志未酬又中年多病的基础之上,故这一愿望中就饱含无奈和苦闷之情,诗人寓情于景,借景抒怀,把一个中年多病、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法施展的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五、【2019届河南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饯临海太守刘孝仪、蜀郡太守刘孝胜萧纲碣石临东海,峨嵋距西候。两杜昔夹河,二龙今出守。方无

8、夜犬惊,向息神牛斗。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念此一衔觞,怀离在惟旧。【注】两杜:西汉杜延寿、杜延考两兄弟,仕途顺利,分别出任河南、河内太守。15本诗“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两句为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答案】用白描手法写景。麦子将熟之季,夜晚凉风习习,拂动帘幕,雨水交汇成道道细流,文字朴素简练,画面清新明净。精于炼字。“绕”字赋凉风以情态,写出风的轻柔以及带给人的舒爽之感。【解析】该题考查学生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可以从手法、内容、表达效果及情感等角度进行。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分析时要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本题要求赏析“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这两句。“凉风绕

9、轻幕,赉雨交新溜”,运用白描手法,寥廖几笔,便勾画出一幅清新明净的图画。凉风习习,拂动了室内帘幕;飒飒细雨,交汇成道道细流。幕布而冠以“轻”字,轻柔之状可见,意在衬出风之轻微。不说风动帘幕,却着一“绕”字,足见炼字之妙,生动的传达出微风拂煦的状貌。“麦雨”暗点节令,是麦子将熟时节。“溜”,水流也。写雨,偏不从正面入手,却从细流下笔,可见构思之巧。此二句纯用白描,设色淡雅,无一奇字,却极精确、传神。且两句偶对,自然工整,却不失生动流利,成为本篇鎔情铸景的精美清新之佳句。实战演练一、【2019届广东肇庆高三第一次统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祭常山回小猎苏轼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10、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明若用西梁簿,白羽犹能效一挥。【注】西梁簿:指晋将军谢艾,曾任西梁州主簿,本书生,善用兵,胜仗无数。15请赏析颔联的妙处。【答案】用词巧妙,极具表现力。作者连用一连串动词,“弄”“跑”“立”“掠”“飞”,使骄马、苍鹰的形象跃然纸上,动态十足。“弄”为拟人手法,写出马的灵性可爱。画面感,很具画意。矫健的奔马腾跃在秋天劲风之中,鬃毛飘洒、马蹄立空扬尘,苍鹰擦地急速而过,以“掠地飞”的震撼姿态追捕逃兔,状物如在眼前,行肖神似,很具有画意。【解析】此题综合考核赏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核综合赏析诗句,注意从遣词造句、艺

11、术手法的运用,以及情感的抒发的角度分析,此题从遣词造句的角度看,连用一连串动词,“弄”“跑”“立”“掠”“飞”,使骄马、苍鹰的形象跃然纸上,动态十足;从意境的创设上看,矫健的奔马腾跃在秋天劲风之中,鬃毛飘洒、马蹄立空扬尘,苍鹰擦地急速而过,以“掠地飞”的震撼姿态追捕逃兔,状物如在眼前,行肖神似,很具有画意。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定风波暮春漫兴辛弃疾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注】茶瓯:一种茶具。香篆: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下阕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

12、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处。【答案】词人运用拟人手法,想象离去的春天,与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相遇,巧妙地回答了上句的疑问,想象奇特,生动形象,引人联想。【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回答问题时按照内容+手法+效果的结构组织答案。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鹧鸪天 鹅湖归,病起作辛弃疾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注】书咄咄:晋代殷浩被废职后,心中愤愤不平,终日用手指在空中划“咄咄怪事”四字。且休休:唐末司空图淡于名利,隐居山西中条山,建造了一座“休休亭”,并作

13、休休亭记。一丘一壑:用班嗣语,指寄情山水,隐居山林,自得其乐。语本汉书叙传上。4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两句有何精妙之处?请简要分析。【答案】4拟人手法的运用。红莲盛开相互依偎,如同喝醉了酒的美人;白鹭无言兀立着,仿佛在发愁。词人赋予了红莲和白鹭人的情态,颇有情趣。两句写景色彩鲜明。红色的莲花,堤上的白鹭,色彩鲜艳相互映衬,鲜明突出。寓情于景,词人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寄予在眼前的景物之中。“浑如醉”“定自愁”虽用来描写“红莲”与“白鸟”,但也暗写了词人内心的迷醉与愁绪。 【解析】此题考核分析诗中的形象、语言和手法的内容,要求赏析“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两句有何精妙,此类试题一

14、般从意象的选取,遣词造句、意境的创设、情感的表达、手法的运用角度切入,“红莲”“白鸟”二句转写近前景物:池塘里盛开的红莲互相偎倚,宛若喝醉了酒的美人。堤岸上的白鹭静静地兀立着,它一定正在发愁罢!“醉”字由莲脸之红引出,“愁”字由鸟头之白生发,这两词用的真是恰到好处,运用了拟人手法。红莲白鸟互相映衬,境界虽美,但“醉”“愁”二字表露出词人内心的苦闷。以上的景物描写,不但隐含着词人忧伤抑郁的意绪,而且为下阕抒情制造了一种清冷、空虚又而沉闷的氛围。四、阅读下面的词,完成题目。木兰花慢彭城怀古(元)萨都剌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王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

15、黄河如带,乱山起伏如龙。汉家陵阙动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注】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阑目送飞鸿。【注】戏马台:项羽观看兵马操演而依山建筑的土台。2请简要赏析词的结尾句“回首荒城斜日,倚阑目送飞鸿”。【答案】这两句描写了词人在落日余晖中回望荒城,倚阑目送鸿雁远飞的场景。借景抒情,表达了繁华已逝、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感慨,含蓄深沉,余韵悠长,耐人回味。【解析】“回首荒城斜日,倚阑目送飞鸿”描写了词人望着落日余晖中的荒城,目送南飞的鸿雁远去。组织答案时应做到解说诗句、点明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分析情感、解说表达效果等。五、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念奴娇过洞庭【注】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注】宋孝宗乾道元年,张孝祥出知静江府(治所在今广西桂林),兼广南西路经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