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企业组织结构与组织机构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680448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20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企业组织结构与组织机构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精编》企业组织结构与组织机构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精编》企业组织结构与组织机构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精编》企业组织结构与组织机构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精编》企业组织结构与组织机构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企业组织结构与组织机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企业组织结构与组织机构(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佛组织设计与人力资源规划第一章 组织结构一、企业组织概述 (一)组织概述 1.组织的内涵 组织这一概念同计划一样,既是一个名词又是一个动词。作名词用,指的是按一定规则建立起来的人的集合体。著名的组织学家巴纳德认为:由于生理的、心理的、物质的、社会的限制,人们为了达到个人的和共同的目标,就必须合作,于是形成群体,群体发展为组织。作为动词,指的是组织工作,即对人的集合体中各个成员的角色安排,任务分派。由于管理因协作而生,协作的外在形式即是组织。过去人们将组织工作与管理等同也就情有可原,今天仍有使用组织管理一词来描述管理活动的。 在一个组织中,其构成要素除了人之外,还有物、财、信息等。但人是最主要

2、的要素,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组织工作也就是围绕组织中的人展开的。 管理学意义上的组织,除了具有一般意义上的组织的内涵之外,还包括如下几点涵义: (1)组织是一个职务结构或职权结构 它的含义是组织中的每个人都有特定的职责权利,组织工作的主要任务也就在于明确这一职责结构以及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使之合理化。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不再是独立的、自己只对自己负责的个人,而是组织中的既定角色,承担着实现组织目标的任务。 (2)组织是一个责任系统,反映着上下级关系和横向沟通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下级有向上级报告自己工作效果的义务和责任,上级有对下级的工作进行指导的责任,同级之间应进行必要的沟通。这些都由组织工作

3、来完成。正如孔茨所说:正式组织是通过对职务结构的理解而设想出来的。按此含义,可把组织工作看做是把为达到目标而必需的各项活动进行组合,把管理每项活动所必需的职权授予该管理者,规定企业结构中的横向的和纵向的协调关系。 (3)组织可分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在管理上,人们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两大类。正式组织一直是管理学研究的重点。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行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非正式组织也逐渐引起了管理学家们的重视,成为一种独立的研究对象。所谓正式组织,指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由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具有明确的内部结构和制度规范的分工协作系统。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具

4、有明确的制度规范,从而确定了成员系统,非正式组织却没有。2.组织的特点 (1)组织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组织目标是指一个组织要达到的主要目的,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为一定的目标而组织起来的,目标是组织的最重要条件。无论其成员各自的目标有何不同,但一定有一个为其成员所接受的共同目标。组织目标就是组织的宗旨或纲领,它说明建立这个组织的目的性。不同组织有不同的目标。组织目标是识别组织的性质、类别和职能的基本标志。任何组织都把确定组织目标作为最重要的事。因为组织目标对组织的全部活动起指导和制约作用。 (2)由一定数量的、经过挑选的人员所组成 组织成员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组织得以进行活动的先决条件。因为

5、组织中的一切工作都要人去做。没有一定的人,就不能构成组织。组织可以说是特定成员的结合。“特定”就是有特殊的要求,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某种组织的成员。不同组织对其成员有各种不同的具体要求,比如对知识、经验、能力等的要求,不具备相应的要求,一般不能成为该组织的成员。成员在组织中应表现出为组织目标的实现的积极性。组织成员的积极活动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只有全体成员的积极活动,组织目标才得以实现。 (3)有统一指挥 统一指挥是任何组织达到共同目标的必要条件。行船要有人掌舵,演奏要有人指挥,打仗更要有统一指挥。诺曼底登陆战役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统一指挥,不论美国军队、英国军队,还是其他国家参

6、战的部队,不论陆军、海军还是空军,都由欧洲盟军最高统帅部统一指挥,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也打破了三军司令各自为政的惯例。如果缺乏统一指挥,必然没有统一步调,那就不能起到管理的作用了。 (4)成员的分工合作 组织目标是组织内单个的成员无法实现的,必须由全体成员分工合作才能共同完成。为什么组织内成员要分工合作呢?这是因为分工合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18世纪时,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提出了这个观点。他曾用制针业的例子来说明分工合作能提高效率:无分工合作时,一个工人最多只能生产 20枚针,分工协作后,一个工人平均每天可生产48000枚针。至于现代的大规模活动,就非分工协作不可了。像第二次世界大战,盟

7、军组织的诺曼底登陆战役,前方、后方、天上、地上以及各个兵种之间分工都非常严密,以飞机轰炸、军舰炮击为掩护,从空中、海上两栖登陆,配合得十分严密。这样,才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3.组织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组织进行不同的分类。 根据组织的目标来分类,可以把组织分为公益组织(政府机关、研究机构、消防队等)、互益组织(政党、工会、俱乐部以及其他团体等)、工商组织(工矿企业、商业公司、银行等)、服务组织(医院、托儿所、党校及其他社会服务机构等)。 (1)根据组织是否自发形成,组织可以分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具有下述特征: a.有明确的组织目标,组织内有明确的分工与明确的职责范围。 b.

8、讲求效率,工作协调,处理人、财、物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 c.组织成员之间有一定的上下层次,各自分担一定的角色任务。但组织内个人的职位可以取代,而某一成员离职后,其工作可以由另一其他成员替代。 d.领导者具有组织正式赋予的权力和权威,下级须服从上级;个人行动受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强调组织行动的一致性。 非正式组织主要特征: a. 组织成员之间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其连结的纽带往往是个人之间的需要、爱好与兴趣。 b.组织的主要功能在于满足组织成员个人的各种不同的需要。主要是满足心理需要。 c.组织成员个人行为受自发形成的各种行为规范的约束,其行业规范可能与正式组织相一致,也可

9、能相抵触。 (2)根据个人参与组织活动的程度等标准,对组织又可进行如下分类 疏远的:个人与组织活动很少有共同之处; 精打细算的 :参加工作的原则是“干一天活,拿一天工资”; 道义上的 :自觉自愿完成组织的任务,积极参与组织活动,个人与组织目标一致。 从组织的目标,正式与非正式和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等方面,来了解和分析不同组织的心理与社会结构,这对于研究组织心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3)根据运用的权利和权威的程度,组织可以分为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和强制性组织 功利性组织 领导者在运用权力和权威的同时,实行经济和物质奖励,如工商企业及农场等经济实体组织。 规范性组织 领导者的权威建立在业务专长之

10、上,其用来激励职工的多为内在的价值。如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均属于这类组织。 强制性组织 领导者运用强制性的措施手段约束组织成员,如监护性的精神病院、劳教所、监狱等组织。 4.组织的功能 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活动日趋复杂,出现了众多的“大科学”、“大工程”、“大企业”。有的大型水利工程、供电工程、超高层建筑工程等等,从设计到施工,从工艺到造型,异常复杂,耗资巨大,用工惊人。还有一些规模庞大的联合企业,职工以数十万计,机构遍布全世界,几乎成了一个自成体系的“经济王国”。这类大科学、大工程、大企业,程序复杂、功能综合、因素众多、规模宏伟,实是人类组织方面的巨大杰作。 从对组织发展的分析中

11、,不难看出组织具有多重功能,主要讲有以下三个方面: (1)产生一种新的合力 一位思想家曾说过:要使一百个人发挥一千个人的作用,靠什么?靠组织。 也就说,当人们通过组织把许多孤立的个人结合成一个能动的团体,把许多单个劳动者组织起来进行协作时,它所产生的生产力必然超过同样数量单个劳动者个人生产力的“机械总和”。正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简单总和。正是通过企业组织使企业上下同心协力,克服困难,面对竞争,发挥巨大潜能,从而实现企业的奋斗目标。 众所周知,1961年美国组织的规模巨大的 “阿波罗登月计划”,它发射的火箭“土星5”有560万个零件,先后参加这项计划的研制人员有400万,最多

12、时一次就动员了42万人。200家公司、120所大学分工协作,奋战八年,用去300亿美元。这么浩大、复杂的工程,终于获得成功。是什么使它们成功的?1942年研制第一批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的技术总负责人奥本海默先生早就说过“使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威力的是科学的组织管理”。这次“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总负责人韦伯博士也说:“我们没有使用一项别人没有的技术,我们的技术就是科学的组织。” (2)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 一个人从生到死,在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要加入许多组织,甚至同时加入几个组织,成为许多组织的成员。这些组织都有满足其成员某个方面的心理需要的功能。如人们在企业组织中,有可能获得生存的安

13、全感 ;可以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可以满足自尊的需要;可以增加自信感 ;还可以增加力量感等。 (3)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成功的企业必然是高效的企业,高效的企业有赖于有效的组织。有效的组织必然是内部分工合理、职责明确,从而可以避免各环节之间、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和扯皮。同时,有效的组织必然是以人员组合合理,各环节、各层次合理安排为特点。这样,自然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尽快完成预定的目标。 高效率的组织具有以下六项标志: 良好的沟通联络。集体成员之间、成员与上级之间、成员与广大职工之间信息交流畅通无阻。 高度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力。组织成员之间彼此相互影响,有良好的组织心理气氛,彼此容易调整相互关系,合作共事

14、。 组织成员民主协商、共同决策,都感到有较大自主权控制自己的工作。 成员乐意接受组织的目标。每个成员都了解和接受组织的目标,能自觉把组织、集体和个人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成员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组织中士气高昂,大家都充满自信心与自尊心,减少挫折情绪。 管理成果好,能出色完成管理目标。 5.组织原则 在实施组织职能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统一指挥原则 这是大多数西方学者都十分强调的一项组织原则。它是指组织中任何下级不应受到一个以上的上级的直接领导。遵循这一原则,可以避免不同人员对同一问题所下达的命令发生冲突,意在简化上下级的关系。无论是在组织机构的设计和管理权限的划分方面,都应考虑到这一原则。

15、 (2)例外原则 这是关于组织分权与授权的重要原则之一。 这一原则强调,高层管理人员由于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他们不应陷入例行的琐事当中,而应将重点放在研究组织发展战略和重大问题的处理上。因此遵循这一原则,管理者应将组织的管理权限适当分散下放,对于组织内部程序化的例行决策问题应当下放给较低层的管理人员,让他们按照常规来处理,而对于那些涉及到非程序化的决策问题和其他一些特殊的管理问题时,应由高层管理人员来负责处理。 (3)部门化原则,即专业化分工协作原则 按照这一原则,组织内的各项活动应加以划分并组成专业化的群体,它的目的在于各种活动专业化,这有利于简化管理人员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对各种活动进行控制。 (4)等级原则 按照等级原则,组织是一种等级制度,在组织内应明确划分各管理层次。组织内的职权与责任按照明确而连续不断的系统,从最高管理层一直贯穿到组织的最低层,即做到责权分明、分级管理。 (5)适度管理幅度原则 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