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命题研究(怀化)2020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第十四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无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680391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命题研究(怀化)2020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第十四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命题研究(怀化)2020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第十四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命题研究(怀化)2020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第十四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命题研究(怀化)2020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第十四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命题研究(怀化)2020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第十四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命题研究(怀化)2020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第十四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命题研究(怀化)2020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第十四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无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本单元知识脉络)【阶段特征】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出现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怀化中考考点突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识记)时间1953年1957年目的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基本任务(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2、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2)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同时正确地发挥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作用;(3)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易错易混】(1)“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不是片面发展重工业。(2)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

3、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建立起来。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识记)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间1954年9月地点北京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容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即国家的性质是人民民主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致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特点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时代意义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加强人民民主专政;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易错易混】1949年召开的第一届政协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1

4、954年第一届人大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三大改造(识记)时间1953年1956年底内容党和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变革形式和政策农业农业合作社手工业手工业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通过赎买等多种形式进行,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势头成果,到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易错易混】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标

5、志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即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起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起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识记)大跃进时间开始于1958年背景1958年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表现(1)工业:片面追求工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下,全国掀起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2)农业:农业生产竞放“卫星”,虚报浮夸影响(1)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2

6、)“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3)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民公社化,目的,为了加速社会主义建设而建立的农村基层组织特点,“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结果,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和“共产风”严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先进人物(识记)先进人物模范事迹称号精神图片王进喜1960年参加石油会战,建成大庆油田,为发展石油工业做出了贡献铁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艰苦奋斗,为国奉献的精神雷锋人民的勤务员、模范班长解放军好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改变兰考面貌,鞠躬尽瘁党的好干部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

7、裕禄精神邓稼先我国杰出的科学家。邓稼先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重大贡献两弹元勋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爱国主义精神“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理解)时间19661976年原因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全面发动的标志196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发出五一六通知,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决定开展“文化大革命”机构中央文革小组老一辈革命家和人民的抗争二月战争(“二月逆流”),周恩来和邓小平的整顿,四五运动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粉碎(1)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乘飞机仓皇出逃,机毁人亡(九一三事件);(2)1976年10月

8、,中共中央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文革结束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危害(1)林彪、江青一伙疯狂迫害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制造了一起又一起冤假错案;(2)“文化大革命”期间,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同虚设,10年没有召开一次全国人大会议;(3)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生产大幅度下降,国民经济趋于崩溃;(4)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严重摧残,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教训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专断,中考真题及模拟演练) 一、选择

9、题1近年来,小汽车已进入中国的许多普通家庭,大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新中国汽车制造业兴起于()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期间 D改革开放时期2(2020凉山中考)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是()A和平解放西藏 B完成土地改革C完成三大改造 D发展重工业3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的经理乐坛生带头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府对同仁堂的改造方式是()A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B建立股份有限公司C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D转变为国营企业4“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10、)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过上好日子B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C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了人民生活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证明,概括来说党带领中国人民做了两件大事,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这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A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B“一国两制”构想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三大改造和南京解放D改革开放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6(2020盐城中考)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主政治建设”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A颁布中华民国约法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1、共同纲领D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7(2020重庆中考)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B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C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8(2020柳州中考)一些历史名词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大串联”“红卫兵”“停课闹革命”发生在()A土地改革时期 B整风运动时期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9火花是火柴盒上的图案,不同时代的火花留下了不同时代的痕迹。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如图所示火花属于下列哪一时期的历史遗存()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10(2020

12、怀化中考)2020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他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河南兰考县,并发表重要讲话。下列模范人物中,曾经在兰考带病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并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A雷锋 B焦裕禄 C王进喜 D孔繁森二、判断题(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1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东南沿海地区。()12拍卖政策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行的创举。()13“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打油诗反映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右”的错误泛滥。()14“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邓小平被错误地开除出党籍。()三、材料分析题15(2020呼和浩特中考

13、)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1953年1月1日社论材料二用最快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1958年6月21日社论材料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1958年8月3日社论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

14、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1979年1月1日社论(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哪些成果?(2)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的?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