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因素及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3680279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4.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因素及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因素及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因素及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因素及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因素及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因素及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因素及ppt课件(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专题 詹雷2014 5 过度投资的含义 非效率投资过度投资 投资于净现值小于零的项目投资不足 不投资于净现值大于零的项目 过度投资的衡量 Richardson模型认为企业有最优投资规模 且该最优规模受几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如投资机会 财务杠杆 现金等 当企业实际投资规模超过该规模时 即认为投资过度 反之为投资不足 Richardson 2006 模型 Richardson模型主要变量 过度投资的研究分析框架 过度投资的理论解释 委托代理理论下的过度投资1 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2 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3 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行为金融学下的过度

2、投资1 过度自信2 损失厌恶3 群体行为 过度投资的原因 代理型过度投资 管理层为谋取私人利益 以损害企业价值为代价而进行的净现值为负的投资行为认知偏差型过度投资 在非完全理性假定下 由于决策者存在认知偏差而过度投资于某些项目的行为竞争型过度投资 为能在同行业中获取竞争优势或阻碍潜在投资者进入 通过扩大规模 盲目建设等方式而实施的超过企业真实投资需求的项目投资行为干预型过度投资 各级政府将政府公共治理目标和官员私人利益内部化于企业 通过干预扭曲企业投资决策函数导致投资的政治收益最大化而非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非效率投资行为输入型过度投资 由于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投资过度而形成繁荣假象 进而误导企业在短

3、期内为满足供需而实施规模急剧扩张性的项目投资 过度投资的影响因素 融资方式对过度投资的影响债务融资1股权融资股利政策内部治理因素对过度投资的影响股权结构 大股东性质及持股比例2 股权制衡 金字塔结构 管理层激励及考核 薪酬激励 EVA评价3 管理层特征 性别4 年龄 教育程度 任职年限 制度环境对过度投资的影响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投资者保护程度产品市场竞争宏观经济政策政府干预5信息披露6 过度投资的经济后果 对管理层产生的后果对公司产生的后果7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后果5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的后果8 文献研读1 黄珺 黄妮 2012 过度投资 债务结构与治理效应 来自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会计研究

4、 第9期 研究背景 房地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大潮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自2001年起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在17 以上 且投资增速远高于全社会投资平均增速 2010年我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更是高达48267 07亿元 比2009年增长33 2 对GDP贡献率高达12 13 市场泡沫 结构性失调 宏观调控效果不理想资金来源高度依赖银行研究问题房地产企业是否存在过度投资行为 债务对房地产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是否能起到抑制作用 理论分析框架 研究假设 在国有大股东缺位以及中小股东搭便车的情况下 国有企业 内部人控制 问题在大多数上市公司依然存在 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经理人市场 企

5、业针对经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并没有普遍建立 在对高额财税收入和GDP增长的追逐下 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具有强烈的动机干预企业投资活动 引发过度投资 程仲鸣等 2008 唐雪松等 2010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 2010年全国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同比增长106 2 高达2 94万亿 该收入平均占地方政府财政总收入的35 左右 有些地方甚至高达70 的比重 成为地方政府名副其实的 第二财政 而房地产业相关的契税 房产税 土地使用税 土地增值税在2010年分别为2464 85亿元 894 07亿元 1004 01亿元 1278 29亿元 若加上房地产企业的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 房地产业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

6、也将高达15 相较于其他行业 房地产关联产业众多 对投资带动效应明显 能提供大量财税收入 并带动GDP增长 其投资行为更容易受政府干预而扭曲 H1 我国房地产企业存在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 研究假设 银行作为 大贷款人 更有能力和动机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 从而减少管理层的道德风险 遏制管理层的过度投资 Rajan 1992 Diamond 1984 我国商业银行大多是国有或国有控股 在承担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还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和地方政府的政治目标有一定重叠 有动机在地方政府提供隐性担保的方式下向房地产企业发放贷款 银行自身在经营过程中 也会因房价的持续上涨而追逐所谓的优质资产 房地产开发贷款

7、和个人按揭贷款 为此降低门槛放宽贷款条件 从而导致房地产开发贷款缺乏风险约束我国 破产法 和有关破产程序没有规定作为破产企业最大债权人的银行有权接管并整顿企业 从而失去了债权人对经理人控制权转移的威慑作用 H2 银行借款不能抑制房地产企业的过度投资 研究假设 应付上游施工企业的工程款和预收下游购房者的定金预收款及个人按揭贷款构成了房地产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主要来源截止2010年12月 我国已有40个城市实施了新售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建立了与之相关的监管制度 由相应监管机构来保障分散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发挥预收款的治理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市场环境下 施工企业垫资金额一般较大 若房地产企业不

8、能按期偿付 将面临再融资压力 应付施工企业的工程款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抑制房地产企业的过度投资 H3 商业信用能抑制房地产企业的过度投资 研究设计 样本2006 2010年A股上市房地产企业剔除缺失值和极端值 剔除调整主营业务的样本模型 研究变量 研究结果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结论 本文借鉴Richardson投资模型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进行度量 发现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用自由现金流进行过度投资的行为 进一步通过债务融资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发现债务融资总体上对房地产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具有抑制作用 其中银行借款不能抑制其过度投资行为 反而与过度投资呈正向关系 商业信用能有效抑

9、制其过度投资行为 其中 建筑施工企业的应付款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最强 其次是来自购房者的预收款 政策建议强化银行信贷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约束力完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加快工程建设领域中社会信用体系和偿债保障机制的建设 文献研读2 吴超鹏 吴世农 程静雅 王璐 2012 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经济研究 第1期 研究动机 目前对风险投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风险投资是否影响创业企业成功上市 Bottazzietal 2008 IPO折价率 Barryetal 1990 陈工孟等 2011 IPO择机 Lerner 1994 IPO后股票长期表现 BravandGompers 19

10、97 张学勇和廖理 2011 采用股权激励及撤换CEO HellmannandPuri 2002 以及风险投资回报率的影响因素 钱苹和张帏 2007 但是学术界对风险投资在公司上市后的作用研究甚少 因此本文关于风险投资机构对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是对风险投资领域研究的深化和拓展 前人关于风险投资如何改善公司治理领域的研究 侧重于讨论风险投资可提升公司业绩 Nahata 2008 帮公司建立更有效率的董事会结构 Hochberg 2008 撤换CEO Hellmannetal 2002 等 本文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风险投资可以改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 从而填补了国际学术界在该研究领域的空白 文

11、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不少研究指出风险投资具有监督职能Barryetal 1990 Lerner 1995 Hellmann Puri 2002 Kaplan Stromberg 2003 上述研究均表明风险投资在公司未上市阶段能有效地监督管理层 那么当公司上市后 若风投机构尚未退出 我们预期其将继续发挥这一职能 对管理者滥用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的行为加以监督和约束 研究假设1 自由现金流越多的公司 过度投资越严重 但是有风险投资背景的公司 过度投资程度与自由现金流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较弱 风险投资机构特征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持股比例 Barryetal 1990 MegginsonandWeiss

12、 1991 假设4 高持股比例的风投机构可以更好地抑制滥用自由现金流进行过度投资的行为联合投资 Bottazzietal 2008 Branderetal 2002 Hochbergetal 2007 预期联合投资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将取决于关系网络和 搭便车 正反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不做事前假设国有背景 钱苹和张帏 2007 假设5 相比国有风投机构 非国有风投机构能更好地抑制滥用自由现金流进行过度投资的行为声誉 Nahata 2008 假设6 高声誉的风险投资机构更可能抑制公司对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研究设计 样本2002 2009所有A股主板 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

13、剔除刚上市 ST公司 金融行业 数据缺失样本风险投资背景界定上市公司十大股东的名称中含有 风险投资 创业投资 创业资本投资 则界定为具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上市公司对于十大股东名称中包含 高科技投资 高新投资 创新投资 科技投资 技术改造投资 信息产业投资 科技产业投资 高科技股份投资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技术投资 投资公司 投资有限公司 字样的公司 则进一步确认2002 2009年间上市公司十大股东中共有291家风险投资机构 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上市公司观测数占总样本观测数比例为13 48 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 文献研读3 文献研读4 祝继高 叶康涛 严冬 2013 女性董事与企业投资行为 基于金融危机的

14、视角 财贸经济 研究背景 董事会中女性董事比例过低美国13 6 英国8 6 澳大利亚8 4 日本3 0 我国 研究议题 女性董事公司治理作用象征主义 公司在董事会中任命女性只是为了满足董事会多元化的需求 对公司价值无实质影响 Kanter 1977 FarrellandHersch 2005 Rose 2007 LeeandJames 2007 Haslametal 2010 女性董事可以为公司董事会提供新的知识 更为独立 对公司价值有积极影响 PearceandZahra 1991 Bilimoria 2000 Carteretal 2003 Erhardtetal 2003 Adamsan

15、dFerreira 2009 NielsenandHuse 2010 本文以金融危机为研究背景 即企业在面临严重不确定性的情况下 分析女性的谨慎和保守是否会使得具有女性董事的企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决策 理论分析 女性的行为特征生活中女性谨慎和风险规避的例子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女性较为谨慎和保守生理差别 单胺氧化酶水平高 生育和哺乳角色 预期寿命更长文化差异 社会期望 教育等金融学研究表明女性在财务决策中更谨慎和保守Stinerocketal 1991 PowellandAnsic 1997 BarberandOdean 2001 谭松涛和王亚平 2006 WatsonandMcNaughton 2

16、007 CharnessandGneezy 2007 H1 在金融危机期间 女性董事比率高的公司会减少更多的固定资产投资 H2 在金融危机期间 女性董事更有可能减少过度投资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 研究假设 研究设计 样本2007 2009年A股上市公司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和数据缺失公司1560家公司14979个公司季度观测值金融危机期间界定 2008年4季度 2009年1季度 主要研究变量描述性统计 分组描述性统计 初步检验 实证结果 实证结果 研究结论 在金融危机期间 女性董事比率高的公司投资水平下降的更快 而且这种效应主要集中在过度投资的公司中 上述结论说明 在面临不确定性的情况下 女性的风险规避有利于减少公司的过度投资 政策含义 研究支持女性董事能够起到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效果 从而为政府和企业提高董事会中女性董事的比率提供了决策依据结论可以作为企业制定财务政策的决策参考 帮助企业降低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 文献研读5 马永强 向杨 2012 政府干预下的企业过度投资 一个理论框架 政府干预下过度投资的形成机理 政府干预下过度投资的形成机理 政府干预下企业过度投资的生成机制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