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命题研究河北省2020中考历史 热点专题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道路的探索(无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680254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命题研究河北省2020中考历史 热点专题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道路的探索(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命题研究河北省2020中考历史 热点专题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道路的探索(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命题研究河北省2020中考历史 热点专题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道路的探索(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命题研究河北省2020中考历史 热点专题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道路的探索(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命题研究河北省2020中考历史 热点专题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道路的探索(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命题研究河北省2020中考历史 热点专题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道路的探索(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命题研究河北省2020中考历史 热点专题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道路的探索(无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概述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至今(2020年)经历了95年的风雨历程,去年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1945年的中共七大召开70周年。大体经历两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这两个阶段,中共分别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探索,最终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专题内容含量大,覆盖面较广,与现实联系密切,思想教育内涵丰富,是历年考试的重点。知识清单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和建设的探索阶段时期主要史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1927年)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1)领导南昌起义,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2)秋收起义失败,放弃攻打大城市,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3)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长征途中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标志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推动国共的第二次合作实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重庆谈判;与国民党的三年内战,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3、,建立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年至今):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新中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战争,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61966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严重失误“文革”时期(19661976年),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时期名称时间地点

4、内容历史意义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共一大1921年上海浙江嘉兴南湖(1)通过了党的名称。(2)确立了党的奋斗目标。(3)大会确定了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4)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新民主主义时期遵义会议1935年贵州遵义(1)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1)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2)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1)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2)确定

5、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3)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北京(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3)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十四大1992年北京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共十五大

6、1997年北京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中共十六大2002年北京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类别内容道路创新(1)民主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创新(1)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2)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制度创新(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建立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提出“一国两制”方针科技创新(1)“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2)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3)“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4)成功实施“嫦娥探月”工程外交创新(1)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2)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大会圆满成功拓展延伸1概述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1)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后,出现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后认识到工人阶级单枪匹马不能完成革命任务,必须走联合的道路。(2)1924年,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取得基本胜利。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国民大

8、革命失败,由此认识到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坚持武装斗争。(3)1927年,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进攻大城市失败,转而向农村进军,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始。最终中共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4)抗日战争期间,深入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5)解放战争期间,进一步完善农村包围城市这一道路,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2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遇到的挫折及纠正。(1)1923年初,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过程中第一次重大挫折。纠正:倡导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掀起了国民大革命。(2)

9、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共认识到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开展武装斗争。纠正: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3)1927年,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前期进攻大城市失败。纠正:转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开始。(4)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纠正: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共开始走向成熟。(5)1958年,党中央发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场运动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纠正:1960年,党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6)19661976年的“文化大

10、革命”。纠正: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能力提升1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三十年的征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一是1978年安徽省小岗生产队签订的全国第一份承包合同书;图二是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肯定了“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图三是1983年重庆开始经济试点的报道;图四是1987年7月1日人民日报关于政治体制综合改革。材料二1978年和2020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国民生产

11、总值(亿元)国家财政收入(亿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1978年3645113257.557.72020年218073950035.843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材料三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材料四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1)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结合材料一加以说

12、明。(2)依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指出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3)近三十年以来,中国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学以致用,解决问题。材料一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以后,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同时面临着国际环境的压力,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迅速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就是苏联率先实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材料二以信息革命为标志的产业革命为我国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牢牢地抓住而不可丧失这一机

13、遇唯一可行的选择就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并举,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注重促进工业化质量的提升。对十八大政策的解读材料三国外媒体针对近来中国的雾霾天气评论说:空气污染是近年来中国国内的一个主要问题之一,高度工业化、燃烧煤炭和汽车尾气是主要原因。虽然,2020年北京针对周边的工业企业出台相关条例控制空气中微小污染颗粒的含量。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政府也许会进一步控制工厂企业的发展和排放。(1)材料一中“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指什么措施?(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我党关于工业化的关注重点有何变化?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两则材料中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3)针对材料三中反映的问题

14、,请你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3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推动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也日渐显露。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更加关心的是个人自家的田地,而对于修建一些公共水渠和抗旱水坝等水利设施积极性不高,由于这些基础设施的缺乏,结果又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另外由于土地分散经营,各自为政,在对于水源的利用和病虫害的防治方面也存在一些弊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散了土地的经营权,使得中国的农业效率非常低下。美国一个种田的人可以养活大约一百个不种田的人,而在中国一个种田的人可以养活0.5个不种田的人这种经营方式自然就增加了粮食的成本,使得中国农产品在与国外竞争中处于成本的劣势。吴剑平浅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利弊及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趋势材料二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020年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1)依据材料一,归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弊端。(2)针对以上弊端,材料二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3)综合上述材料和分析,可得出哪些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