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建筑工程管理)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信息库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3680141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37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建筑工程管理)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信息库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信息库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信息库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信息库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信息库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建筑工程管理)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信息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建筑工程管理)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信息库(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飞机设计研究所简介飞行器设计专业是北航1952年建院时,最早设立的专业点以及具有最大影响的学科之一,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及特聘教授岗位,是国家首批博士点单位。飞机设计所学术梯队合理,人员精干,有较高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水平。专业研究方向有:飞行器总体综合设计 飞行器隐身技术与作战效能研究 飞行器结构优化和CAD技术 飞行器结构耐久性和损伤容限设计理论及技术 复合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 飞机外挂物投放/发射过程数值仿真研究 无人机、旋翼机及特种飞行器等工程技术研究 高效能,长寿命起落架设计技术研究导师姓名徐元铭单位(系所)载运工具与运用工程系导师介绍徐元铭,男, 1965 年生,博士,副教授。 1

2、986 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飞机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7 年由原国家教委公派留学英国 Southampton 大学航空航天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从事人工智能技术在航空系统故障诊断及监控中的应用研究。 1991 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大学分院机械系从事有关近海结构( offshore structure )损伤检测的智能规划与可靠性分析项目的研究工作(博士后待遇)。 1992 年至今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飞机设计研究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在航空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曾参与并负责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回收结构改型项目的

3、设计与技术管理工作;指导多名硕士研究生和硕士留学生,及协助指导博士留学生工作。目前主要从事飞机方案多学科综合优化设计技术、航空组合结构智能化有限元建模与分析、机械故障诊断和失效分析专家系统、结构损伤与断裂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以及飞机生存性 / 易损性计算等方面的项目研究与开发。 专业领域与研究方向为: (1) 机械失效过程模拟仿真与分析诊断专家系统 (2) 智能化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 (3) 多学科综合的飞机总体方案设计(4) 飞行器结构优化设计与分析对学生的相关要求导师姓名胡继忠 单位(系所)飞机系导师介绍胡继忠,研究员 , 博士生导师,部级劳动模范 , 享受国家政府津贴,国际航联 C

4、olibre 奖状国内唯一获得者。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率先在国内超轻型飞机研制取得成功。他主持研制的蜜蜂系列超轻型飞行器(飞机、飞艇、共轴式直升机)填补了国内航空领域多项空白,在国家、北京市、航空工业总公司、教育部等范围内获科技进步奖及其它奖 10 多项,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出口国外,为国内超轻型飞机的发展开创了先例。承担国家“八五”、“九五”重点项目共轴式无人驾驶及有人驾驶直升机研制,任总设计师。先后主持研制成功了国内首架共轴式无人驾驶直升机和蜜蜂 16 型共轴式单座直升机,使国内共轴式直升机研制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使国内无人驾驶直升机研制跨入世界先进行

5、列。主要研究方向为飞行器总体设计。对学生的相关要求导师姓名郦正能单位(系所)飞机系导师介绍郦正能,1958 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专业, 19581984 年任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教研室教师及教研室主任, 1984 年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所任教, 1987 年任固体力学所副所长。 1989 年调回飞机设计所,任飞机设计所常务副所长, 1991 年提升为教授,博士导师。曾讲授空气动力学和飞机构造,飞机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和板壳基础,矩阵结构力学,工程断裂力学和算法语言等。 1973 年开始从事断裂力学的研究工作。八十年代后主要研究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和复合材料损伤特性。近年来发表论文 9

6、0 多篇,合著九本,曾多次获得航空部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荣立航空部二、三等功。指导过硕士研究生 21 人,博士研究生 9 人,正在指导硕士研究生 5 人,博士研究生 10 人。对学生的相关要求导师姓名杨超单位(系所)飞机系导师介绍杨超,教授,飞行器设计学科博士生导师,男,汉族, 1966 年 12 月出生。 1989 年毕业于北航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 1992 年获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 701 所)空气动力学硕士学位, 1996 年获北航飞行力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 2001 年破格评聘为教授。现为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和气动弹性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空气

7、动力学会空气弹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工程力学”期刊编委、国防科工委航空器总体和结构标技委总体和气动专业组成员、美国 MSC 软件气动弹性和飞行载荷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2004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4 年负责课程“航空航天概论”被评为国家和北京市精品课。研究方向简介:飞行器(飞机、导弹、空天飞机)的气动弹性分析与设计,主动气动弹性机翼的设计与技术,飞行载荷的分析与控制,气动弹性主动设计技术等,在国内气动弹性科学与工程领域已有重要影响。近期课题介绍:近期内开展的主要工作是主动气动弹性机翼设计与控制技术,大展弦比飞机(如民机、无人机、大型运输机)的气动弹性问题研究,有

8、纵横两向的研究内。本科生参与初期的设计研究。对学生的相关要求学习成绩良好,遵守记律,具有团结合作精神,能够吃苦,希望有一名能够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深入研究。导师姓名燕瑛单位(系所)飞机系导师介绍燕瑛,飞行器设计学科博士生导师,现任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 中国复 合材料学会秘书长。 多年来从事飞行器结构设计与分析、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分析。在英国攻读博士和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参加了英国科学工程研究委员会和英国皇家航空研究院等资助的多项科研项目。主持完成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科学基金、国防科技预研基金、总装和空装预研项目等资助的研究项目二十余项,与沈阳飞机研究所、西安飞机强度研究所和 621 所、

9、 625 所和哈飞等长期合作开展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 40 余篇。连续多年主讲专业主课 “ 飞行器结构力学 ” 和研究生学位课 “ 复合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 ” 。获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二项,航空工业总公司 “ 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 ,北京市 “ 师德先进个人 ” 和北京市 “ 爱国立功标兵 ” , “ 霍英东全国青年教师奖 ” 等。对学生的相关要求导师姓名曹义华单位(系所)飞机系导师介绍研究方向简介:围绕飞机、直升机、降落伞等飞行器设计与载运工程问题展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1) 旋翼飞行器的综合设计技术(2) 飞行器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3) 飞行器动力学与控

10、制(4) 空中交通与飞行安全(5) 飞行器总体设计与载运工程(6) 复杂气象条件对飞行器飞行品质的影响近期课题介绍:(1) 飞行器(飞机、直升机)结冰机理及绕流分析(2) 降落伞流固藕合动力学仿真(3) 纵列式直升机操纵建模及机动飞行性能分析(4) 旋翼/机身/发动机进排气的流场藕合分析(5) 飞行器(飞机、直升机)非定常非线性飞行载荷预估技术(6) 降落伞非定常涡结构运动模式及气动性能分析与仿真对学生的相关要求英语、数学、力学基础要好。导师姓名王立新单位(系所)飞机系导师介绍专业方向:飞机的飞行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方向简介:主要从事飞机总体设计、飞行动力学与飞行控制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国家若干重大

11、项目负责人,现主持或参与十余项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共发表论文近 60 篇,合作出版译著 1 本。 获中航总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航一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 总装备部 7210 办公室成员、国防口 9510 办公室成员、飞行力学专业组副组长、飞行力学杂志编委会副主任、航空学报第七届编委会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和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双聘 教授 。 主要研究方向: (1) 飞机总体设计技术; (2) 新概念布局飞机的动态特性与飞行控制设计技术; (3) 民机动态特性与飞行安全性研究; (4) 先进控制理论在飞机飞行

12、控制设计上的应用研究; (5) 仿生飞行动力学研究。 对学生的相关要求要求学生责任心和正义感强,有集体意识,勤奋踏实,学习成绩较好。导师姓名方振平单位(系所)飞机系导师介绍方振平,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飞行器设计专业博士生导师。 1958 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空气动力学专业。 1986 年被聘为北航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副教授, 1991 年被聘为教授。 1993 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飞行力学学科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以来从事导弹、飞机飞行动力学及控制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主讲 “ 飞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 ” 、 “ 高等飞行动力学 ” 和 “ 现代飞机飞行动力学及控制 ”

13、 等课程,编审 “ 军用飞机飞行品质规范 ” 、 “ 飞机飞行品质计算手册 ” 。近年来出版专著 “ 带自动器飞机飞行动力学 ” 和教材“航空飞行器飞行动力学”、“飞机飞行动力学”等。 主要科研方向为人机系统动力学及飞行品质和飞机非线性运动稳定性及控制。部分研究成果获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一项,二等三项,三等七项。自 1986 年以来先后发表论文 60 余篇。对学生的相关要求导师姓名屈香菊单位(系所)载运工具与运用工程系导师介绍专业方向:飞机的飞行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方向简介:(1) 舰载机起飞/降落动力学(2) 驾驶员飞机系统仿真建模(3) 飞机飞行品质和乘坐品质(4) 飞行航迹规划近期课题介绍,学

14、生可以参与以下具体工作:(1) 国外试验舰载机的飞行动力学相关数据分析;(34年级)(2) 国外试验舰载机与弹射器适配准则分析;(34年级)(3) 国外舰载机相关文献搜集,分类综述;(14年级)(4) 飞行品质,乘坐品质,航迹规划的最新文献搜集与分析(14年级);另外,也可以参与课件制作。(4年级学生)对学生的相关要求要求学生责任心和正义感强,有集体意识,勤奋踏实,学习成绩较好。通过这个环节,进行“科研入门”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严谨求实的态度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导师姓名张曙光单位(系所)载运工具与运用工程系导师介绍专业方向:飞行器设计研究方向简介:(1) 飞行品质(2) 飞行控制律(

15、3) 飞机总体布局近期课题介绍:(1) “客机布局方案” 863(2) “无人机飞行控制” 863对学生的相关要求编程、专业软件应用或者航模制作能力强。导师姓名马东立单位(系所)飞机系导师介绍马东立,教授,博士生导师,男, 1966 年 12 月出生。 1987 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力学专业, 1990 年获北航飞行力学硕士学位, 1996 年获北航飞机设 计 博士学位, 1998 年至 1999 年为俄罗斯莫斯科航空学院航空工程系访问学者。曾任飞机设计所常务副所长,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某飞机型号副总设计师,无人机所飞机室主任。主要从事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隐身技术、航空综合体作战效能和无人机技术等研究。 “十五”期间主要承担某飞机型号的研制,以及预研项目和*课题飞机总体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出版专著 2 部(合著),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对学生的相关要求导师姓名熊峻江单位(系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