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建筑工程管理)柱钢筋工程量的计算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3679914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建筑工程管理)柱钢筋工程量的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柱钢筋工程量的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柱钢筋工程量的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柱钢筋工程量的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柱钢筋工程量的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建筑工程管理)柱钢筋工程量的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建筑工程管理)柱钢筋工程量的计算(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4章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第一节 柱的平面表示方法一、列表注写方式 用表格的方式将柱的名称、起止标高、几何尺寸、配筋数值、箍筋类型等内容在图纸上注写出来,就是列表注写方式,见图4.1和表4.1。图4.1 柱的列表注写方式例图表4.1 柱的列表注写方式例表在实际工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柱,我们把柱分为如下类型,见表4.2:表4.2 柱的类型二、截面注写方式 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放大到能看清的比例,直接注写柱的名称、起止标高、几何尺寸、配筋数值、箍筋类型等内容,就是截面注写方式,见图4.2。图4.2 柱平法截面注写方式图4.2中,KZ1集中标注表达的意思是:750700:表示柱的截面尺寸,

2、750(宽)x700(高);26二级25:表示全部纵筋26根直径为25的二级钢;10100/200:表示柱的箍筋直径为10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第二节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一、柱要计算哪些钢筋量柱要计算的钢筋量见图4.3图4.3 柱要计算的钢筋量二、柱纵筋的计算规则(一)基础层纵筋计算 柱直接生根于基础板 柱直接生根于基础板,一般有两种情况。下面我们分别介绍这两种情况柱基础插筋的计算方法。情况一:基础板厚度小于2m,见图4.4;图4.4基础板厚2m的基础插筋配置图从图4.4可知: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a十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n/3+LIE式中,a的取值由h1和

3、锚固长度LaE决定; h1指基础高度h基础保护层厚度; hn指基础相邻层的净高(层高梁高); LIE指搭接长度(搭接率为50%时,搭接长度LIE= 1.4LaE;搭接率为25%时,搭接长度LIE= 1.2LaE。情况二:基础板厚度大于等于2m,见图4.5;图4.5基础板厚2m的基础插筋配置图从图4.5可知,这种情况基础插筋不插到基础底部,只插到基础中部,这样,只是竖直长度h1发生变化(h1根据具体图纸计算),计算方法同上。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a十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n/3+LIE 柱生根于基础梁上,也分两种情况:情况一: 下平上不平(基础梁底和基础板底平),见图4.6图4.6 柱插筋构造

4、图(基础梁底与板底平)这种情况插筋的计算方法同前述,也就是: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a十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n/3+LIE这里的h1为基础梁高保护层(并非基础板厚保护层);hn为基础梁顶到基础相邻层梁底的高度。情况二: 上平下不平(基础梁顶和基础板顶平),见图4.7。图4.7 柱插筋构造图(基础梁顶和基础板顶平)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平基础插筋向里弯折,插筋的算法同前述,也就是: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a十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n/3+LIE(二)中间层柱的纵筋计算(见图4.8)图4.8 中间层柱的纵筋配置图由图4.8可知,中间层柱的纵筋=层高当前层非连接区长度+上1层非连接区长度+搭接长度(如

5、果是机械连接,搭接长度=0)(三)顶层柱纵筋计算顶层柱因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分为中柱、边柱和角柱二类。各类柱纵筋的顶层锚固长度各不相同(见图4.9),下面分别介绍。图4.9中柱、边柱、角柱识别图 顶层中柱纵筋计算中柱顶部四面均有梁,其纵向钢筋直接锚人顶层梁内或板内,锚人方式存在以下三种情况:情况一:当直锚长度LaE时,锚固长度按图4.10计算;图4.10情况一锚固长度顶层中柱纵筋计算如图4.11所示;图4.11顶层中柱纵筋计算图由图4.11可知,情况一顶层中柱纵筋长度计算方法如下:情况一顶层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梁高保护层)+(12d)情况二:当直锚长度1/6

6、 (其中c为上、下层柱截面变化尺寸,hb为梁高)这种情况也分绑扎连接和机械两种情况,见图4.21;图4.21 c/hb1/6情况纵筋长度按图4.22计算;图4.22变截面柱纵筋计算图这种情况需要计算三种钢筋:变截面纵筋、不变截面纵筋和插筋。 变截面处纵筋长度=(某层层高)(某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 +(梁高保护层)+(c+200保护层) 不变截面处纵筋长度=(某层层高)(某层非连接区长度)+(上层非连接区长度) +(搭接长度LIE)变截面上层柱插筋长度=(1.5LaE)+(上层非连接区长度)+(搭接长度LIE)注:当机械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LIE=0。二、柱箍筋的计算规则(一)柱箍筋的种类

7、 非复合箍筋非复合箍筋常见类型见图4.23;图4.23非复合箍筋常见类型图 复合箍筋复合箍筋常见类型见图4.24;图4.24 复合箍筋常见类型图(二)柱箍筋的长度计算柱箍筋长度通常有两种算法,按中心线计算或按外皮计算。本教材要求掌握按中心线计算方法,下面列举4种常用箍筋的中心线计算方法,见图4.55;图4.25柱复合箍筋示意图 1号箍筋按图4.26计算图4.26 1号箍筋计算图1号箍筋长度=(b2保护层+1/2d2)2+(h2保护层+1/2d2) 2+1.9d2+max(10d,75mm) 2=(b2保护层+d)2+(h2保护层+d) 2+1.9d2+max(10d,75mm) 2= 2b4保

8、护层+2d+2h4保护层+2d+1.9d2+max(10d,75mm) 2= (b+h) 2保护层8+4d+1.9d2+ max(10d,75mm) 2 2号箍筋按图4.27计算图4.27 2号箍筋计算图2号箍筋长度=(间距j+1/2D2+1/2d2)间距j数2+(h保护层2+1/2d2)+1.9d2+max(10d,75mm) 2= (b保护层21/2 D2 )/(b边纵筋跟数1) 间距j数+ D+d 2+(h保护层2+d)2+1.9d2+max(10d,75mm) 2= (b保护层2 D )/(b边纵筋跟数1) 间距j数+ D 2 +(h保护层2)2+4d+1.9d2+max(10d,75

9、mm) 2 3号箍筋按图4.28计算图4.28 3号箍筋计算图3号箍筋长度=(间距j2+1/2 D2+1/2 d2)间距j数+(b保护层2+1/2 d2)2+1.9d2+max(10d,75mm) 2= (h保护层21/2 D2 )/(h边纵筋跟数1) 间距j数+ D+d 2+(b保护层2+d)2+1.9d2+max(10d,75mm) 2= (h保护层2 D )/(h边纵筋跟数1) 间距j数+ D 2 +(b保护层2)2+4d+1.9d2+max(10d,75mm) 2 4号箍筋按图4.29计算图4.29 4号箍筋计算图4号箍筋分两种情况推导:第一种情况:单支筋同时勾住纵筋和箍筋4号箍筋长度=(h保护层2+d2+1/2d2 ) +1.9d2+max(10d,75mm) 2= (h保护层2+3d ) +1.9d2+max(10d,75mm) 2第二种情况:单支筋只勾住纵筋4号箍筋长度=(h保护层2+ 1/2d2 ) +1.9d2+max(10d,75mm) 2= (h保护层2+d ) +1.9d2+max(10d,75mm) 2(三)柱箍筋根数的计算 按纵筋绑扎连接情况计算箍筋的根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