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3677863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PPTX 页数:51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的梳理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赵宗珉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 专家共识 1 2 3 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中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专家共识 4 产超广谱 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应对策略 中国专家共识 MatthewE Falagas etal CID2008 46 1 1121 1122 3类抗菌药物耐药 仅1 2种药物敏感 一般指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 全耐药 包括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 包括药物当时所能得到的药物有潜在抗菌活性的药物 多重耐药菌的定义 2005 2013年CHINET耐药监

2、测结果显示 我国G 菌的检出率逐年上升 G 菌的检出率则逐年下降 我国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流行病学 CHINET2005 2013 肠杆菌科细菌一直是检出率最高的G 菌 CHINET2005 2013 肠杆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高 CHINET2005 2013 产ESBL菌检出率 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 CHINET2005 2013 阿米卡星 美罗培南 头孢他啶 亚胺培南 耐药率 头孢吡肟 舒普深 特治星 环丙沙星 克雷伯菌属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 CHINET2005 2013 阿米卡星 美罗培南 头孢他啶 亚胺培南 耐药率 头孢吡肟 舒普深 特治星 环丙沙星 铜绿假单胞

3、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 CHINET2005 2013 阿米卡星 美罗培南 头孢他啶 亚胺培南 耐药率 头孢吡肟 舒普深 特治星 环丙沙星 不动杆菌属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 CHINET2005 2013 阿米卡星 美罗培南 头孢他啶 亚胺培南 耐药率 头孢吡肟 舒普深 特治星 环丙沙星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 CHINET2005 2013 舒普深 左氧氟沙星 SMZ TMP 耐药率 米诺环素 广泛耐药 XDR 菌株在革兰阴性菌中的检出率 CHINET2005 2013 努力做出感染部位的病原微生物学诊断合格标本 符合规范采集的血液 脑脊液 胸腹水等无菌体液 培养到的细菌对

4、感染具有诊断价值从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如呼吸道 泌尿生殖道 消化道等获得的呼吸道标本 尿液 通过留置管采集的体液 如胸水 腹水等 分离到的细菌不能作为感染的确诊依据 需结合临床进行判断 感染病原微生物学诊断 对于呼吸道标本分离的细菌尤其需要鉴别污染菌 定植菌和感染菌 大体需要综合参考以下几个因素 存在细菌感染的炎症反应有符合肺炎的临床症状 体征和影像学表现宿主因素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大多引起医院获得性感染 常需结合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判断 包括基础疾病 免疫状态 先期抗菌药物使用 侵人性检查和治疗 感染发生时所处病房的耐药菌流行病学 其他与发病相关的危险闪素如机械通气时间等合格的呼吸道标本涂片

5、培养结果 推荐尽可能取得合格的下呼吸道标本进行定量或半定量培养 反复多次培养 感染病原微生物学诊断 抗感染治疗应综合考虑感染病原菌及其敏感性 感染部位及感染的严重程度 患者病理生理状况和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经验性治疗应充分评估患者感染可能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 选择敏感率高的药物 目标性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尤其是非发酵菌感染推荐联合治疗 足量的药物和充分的疗程 药物的选择应结合药敏结果和患者病情进行决策 抗菌治疗总体原则 根据不同感染部位选择组织浓度高的药物 结合患者特点 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 PK PD 选择合适的给药剂量和用药方式需结合临床给予最佳

6、支持治疗和良好的护理 并尽可能去除高危因素 抗菌治疗总体原则 抗菌治疗总体原则 抗感染治疗的目标应该是临床感染情况的缓解 不应将耐药细菌的清除作为停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多重耐药菌的治疗需要临床医生 临床药师和临床微生物医生的沟通和协作 建议对于抗菌药物选择困难的耐药菌进行联合药敏 筛选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方案 常用的对鲍曼不动杆菌有抗菌活性的药物包括舒巴坦及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 头孢哌酮 舒巴坦 氨苄西林 舒巴坦 抗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帕尼培南 比阿培南 抗假单胞菌头孢菌素 头孢他啶 头孢哌酮 头孢吡肟 四环素类 米诺环素 多西环素 抗假单胞菌喹诺酮类 环丙沙星 左氧氟沙星 氨

7、基糖苷类 阿米卡星 庆大霉素 妥布霉素 多黏菌素替加环素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中华医学杂志 2012 92 2 76 83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两种抗菌药物联合 以舒巴坦或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为基础的联合 米诺环素 或多西环素 多粘菌素E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等 以替加环素为基础的联合 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 或舒巴坦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多粘菌素E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以多粘菌素E为基础的联合 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 或舒巴坦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三种抗菌药物联合 含

8、舒巴坦的复合制剂 或舒巴坦 多西环素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亚胺培南 利福平 多粘菌素或妥布霉素等 国内目前较多采用以头孢哌酮 舒巴坦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如头孢哌酮 舒巴坦 米诺环素 多西环素 替加环素 多黏菌素E 国内常用方案 因舒巴坦对不动杆菌属细菌具有抗菌作用 故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对不动杆菌具良好的抗菌活性 强调在选用含舒巴坦复合制剂治疗不动杆菌感染时应用足剂量的舒巴坦 我国推荐每天4g 国外推荐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可加量至每天6g甚至更高剂量头孢哌酮与舒巴坦在体外对不动杆菌存在协同抗菌活性 敏感性优于氨苄西林 舒巴坦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体外研究发现 替加环素对不动杆菌敏感率高 可用

9、于广泛耐药不动杆菌的治疗替加环素的临床疗效与MIC值相关 对于MIC值 1mg L的不动杆菌感染应该加量 首剂200mg 以后每12小时100mg 或者联合治疗 加量治疗可能增加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 联合治疗宜根据体外药敏选用MIC值较低的药物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PDRAB感染常需通过联合药敏试验筛选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方案鲍曼不动杆菌易对多粘菌素异质性耐药 但异质性耐药菌株可部分恢复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因此多粘菌素联合 内酰胺类抗生素或替加环素是可供选择的方案 但尚缺少大规模临床研究结合PK PD 尝试增加给药剂量 给药次数 延长给药时间等方法设计给

10、药方案 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药物包括抗假单胞菌青霉素及其与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替卡西林 羧苄西林 哌拉西林 美洛西林 阿洛西林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 抗假单胞菌头孢菌素及其与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头孢他啶 头孢哌酮 头孢吡肟 头孢哌酮 舒巴坦 抗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帕尼培南 比阿培南 氨曲南抗假单胞菌喹诺酮氨基糖苷类磷霉素多黏菌素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抗菌药物的单药治疗通常采用 内酰胺类抗生素 如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头孢哌酮 舒巴坦 头孢菌素类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或碳青霉烯

11、类 美罗培南 亚胺培南 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可在 内酰胺类过敏或其他原因不能使用时采用 或作为联合治疗用药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非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或病情较轻 以敏感的 内酰胺类抗生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 内酰胺类抗生素与氨基糖苷类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联合 MDRPA感染或重症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DoescombinationantimicrobialtherapyreducemortalityinGram negativebacteraemiaAmeta analysisLancetInfectDis2004 4 519 27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 联合治疗优于单药治疗

12、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 联合治疗优于单药治疗 Figure Combinedsusceptibilities Thisfigureillustratesthepercentageofisolatesthatweresusceptibletothatcombinationofantimicrobialagents VOL24 NO1WINTER2011CLINICALLABORATORYSCIENCE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 抗假单胞菌 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 抗假单胞菌喹诺酮类 氨基糖苷类 抗假单胞菌 内酰胺类 抗假单胞菌喹诺酮类 双 内酰胺类联合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国内外指南常推荐联合

13、用药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 联合治疗优于单药治疗 Randomizedtrialofcombinationversusmonotherapyfortheempirictreatmentofsuspectedventilator associatedpneumoniaCritCareMed2008Vol 36 No 3 国外推荐上述联合的基础上再加多黏菌素的治疗结合PK PD 尝试增加给药剂量 给药次数 延长给药时间等方法设计给药方案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碳青霉烯类耐药尤其是XDRPA或PDRPA肺部感染 抗假单胞菌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及其与酶抑制剂复合制剂血清药物浓度高于MIC的时间

14、T MIC 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 这类药物需日剂量分3 4次给药 以加强杀菌作用和提高临床疗效在一般情况下 在临床当40 60 时间体内血药浓度超过了MIC时 药物的疗效达到最佳 但不同的药物各有差异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时间依赖性抗生素 专家认为 内酰胺类药物治疗威胁生命的重症感染时 应维持T MIC时间达66 100 部分研究显示 对于耐药菌感染 当 内酰胺类药物T MIC时间达90 100 时可获得杀菌效应 治疗细菌感染时 除根据患者感染部位 感染严重程度和病原菌选用抗菌药物外 应参考药物重要的PK PD参数制定给药方案T MIC是评估时间依赖性抗生素PK PD的重要参数 延长T

15、MIC时间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1 LamothFetal 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 2009 53 2 785 7872 汪复等 实用抗感染治疗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年第一版 73 75 对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延长T MIC的时间可达到最佳细菌学疗效 延长T MIC的方法 增加单次剂量 增加给药次数 延长输注时间或持续输注 增加单次剂量 0 显著提高Cmax 对T MIC的改善有一定作用 但有限增加毒性反应 单次剂量限制增加医疗费用 随着MIC的增加 T 4 MIC呈下降趋势 当MIC 4mg L时 亚胺培南1g2h输注T 4 MIC的时间仍高于给药

16、间期的40 JaruratanasirikulSetal JournalofAnTimicrobialChemoTherapy2009 63 560 563 G L Drusano ClinInfectDis2003 36 Suppl 1 S42 S50 增加给药次数 0 0 最大程度改善T MIC增加毒性反应 日剂量限制增加医疗费用 总药量不变通过增加给药次数可增加 T MIC可获得更高的细菌学疗效 亚胺培南 750mgq6h给药120min 获得更长T MIC时间的患者百分比高达90 13 LamothFetal 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 2009 53 2 785 787 750mgq6h输注30min 750mgq6h输注60min 750mgq6h输注120min 肾小球率过滤 CFR mL min T MIC 1mg L 时患者百分比 延长输注时间或持续输注 延长输注时间或持续输注 0 0 JaruratanasirikulSetal JournalofAnTimicrobialChemoTherapy2009 63 560 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