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2.2《自然环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675089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2.2《自然环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2.2《自然环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2.2《自然环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2.2《自然环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2.2《自然环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2.2《自然环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第二课 自然环境一、教学设计思想教材分析本课分为“地形多样”“气候万千”“风光迥异”三部分,教材利用各种图片、地图文字等资料对世界地形和气候作了生动的呈现。教学目标(1)结合地图,了解几种主要地形的特点和重要地形单元的名称和位置;(2)了解世界多样的气候。教学思路(1)本课时是该课的第一课时,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略做改动,把“气象万千”中的“气候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关系”这部分放到下一个课时中;(2)以“四大文明古国”为本课的中心载体,是多样的地形、万千的气候围绕着“文明古国”展开,从历史知识切入,引导学生探究地形和气候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自由发言为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世界地形挂图

2、;学生收集四大文明古国的资料。二、学法流程整体构架学与教的活动程序设计意图导入设问引趣教师引出四大文明古国的话题,用金字塔、空中花园设问引趣:你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的大致位置吗?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大致位置,便于稍后分析归类自主探究学习教师活动:通过四大文明古国所在的位置,使学生得出平原的特征。学生活动:结合地图,探究其他各类地形,包括特征和实例。承转:人们只有在合适的气候下,才能正常地生活和工作。正如地球的地形是千差万别的一样,地球的气候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活动:展示世界气候分布图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并回答:从图中这么多色彩(图注)中你得出什么结论?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描述当地气候时用了哪些词语?

3、这些词语反映了气候的哪两方面的特点?四大文明古国大致处在哪些气候带上?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到事物发展必然性的规律小结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培养学生重视实践的观念三、学与教的过程(新课导入)【叙述】在开始我们新课以前,先来考大家一个课外知识:我们知道,在好几千年前,世界上曾先后出现过四个文明古国,它们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哪位同学知道世界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以及它们的大致位置,请上来在世界地形图上指给大家看。【展示】世界地形图学生上台指出古代中国,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代埃及的大致位置【承转】非常好,经过这几个同学的努力,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这四大古

4、国的大概位置了,那么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除了古代中国以外的另三大文明古国,他们都处在哪一类地形上?所谓地形,就是指地表的形态,包括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大多处在平原上。(注:古代印度特指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河平原,是一个地理概念。)(新课教学)【提问】看来大家观察得都很仔细,不错!那么为什么文明古国大多发源于平原呢?大家能不能结合书本,从平原的特点去找找原因。学生分析平原特点:宽广低平;海拔低;主要集中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承转】大家都感觉到了平原的适合居住性!那么除了平原之外,你还知道哪几种地形呢?它们的特点是怎样的,你可以举出几个例子来吗?请大家带着这3个问

5、题,前后左右讨论一下,我们还可以参考书里的世界地形图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后,分别回答高原、山脉、丘陵、盆地、沙漠的特点,并各自举出地理实例。【提问】刚才我们讲到,四大文明古国大多诞生在平原地区。从各种地形的特征来看,平原是最适合远古居民居住的。那么世界其他地方也有不少平原,比如说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亚马孙平原,如果这两个平原上有大批居民居住,那么他们会面临一些什么问题?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主要从气候方面来思考。【小结】对了,我们发现,西西伯利亚太冷,亚马孙平原太热,这两种气候都不适合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远古居民生活,所以,气候也是远古人们创造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人们只有在合适的气候下,才能正常地生活

6、和工作。正如地球的地形是千差万别的一样,地球的气候也是多种多样的。【提问】我们来看书上图2-11,大家发现这幅世界地图被画得花花绿绿色彩多样,为什么要画成这个样子呢?学生通过地图注记得出结论:地球的气候多样。【提问】接下来,我们来解决地图下面绿框框里的两个问题,大家也是分小组讨论一下,特别要小心第二个问题:气候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因素。引导学生看图,回答。【承转】非常好,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正确,我们描述了某一种气候,最主要的就是从气温、降水两方面入手。现在如果请你们把全球的气候按照地理位置分为3类,你该怎么分?学生思考回答: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提问】对,那么我们再回到四大文明古国的话题上

7、去,这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属于哪个气候呢?学生回答:温带气候带。【小结】既不太冷也不太热,古国的居民们在温带的气候中,在合适他们居住的气候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所以,结合天时地利的优势条件,再加上那里的人民勤劳勇敢也就是“人和”,因此我们说,四大文明古国的出现是必然的。【提问】我们说,分成热带、温带和寒带三大气候带,只是一种笼统的分法,其实这里面还可以再进行划分,比如说温带气候又分为温带海洋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那么我们浙江属于哪一种具体的气候呢?学生看图,找到浙江省的位置,回答:温带季风气候。【提问】那么,大家也来看看,你最喜欢去旅游的国家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呢?学生畅所欲言。【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们地球多样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希望同学们将来能够有机会出去走走,感受一下不同的地形,不同的气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