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学与练专题04 离子反应

上传人:wei****08 文档编号:133675062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学与练专题04 离子反应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学与练专题04 离子反应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学与练专题04 离子反应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学与练专题04 离子反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学与练专题04 离子反应(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学与练专题四 离子反应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3.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4.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判断离子是否可以共存。知识点一、电解质 1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定义的理解,应注意如下几点:(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属于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例如NaCl溶液能导电,但不能说NaCl溶液是电解质,因为溶液是混合物;同样地,铝、铜等单质虽能导电,但也不是电解质。(2)电解质溶液导电不是电解质溶液电离的原因。恰恰相反,正因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溶液才

2、能导电。例如NaCl固体并不导电,但其水溶液导电。【特别提醒】电解质导电的前提条件是发生电离,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导电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电解质。(3)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经典电离理论是建立在水溶液基础之上的。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电离。水分子之间的作用也能部分电离,这叫做水的自电离(许多共价化合物分子能发生自电离)。因此水是最弱的电解质,是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分界线。当某化合物溶于水后离解出的离子数目(应该是浓度)远远大于水离解出的离子数目时,溶液的导电性明显强于水。这种化合物就是电解质,反之就是非电解质。(4)某化合物是否是电解质与溶解性无关。如蔗糖溶于水,但是蔗糖是非电解质;难溶或

3、不溶于水的盐,由于溶解度很小,很难测出其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于水的一点点,却完全电离成离子,在熔融状态下也完全电离,所以它们是电解质,例如BaSO4、CaCO3。(5)有些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还需要分析其导电原因。例如CO2、SO2水溶液能导电,但并不是CO2、SO2分子电离所致,而是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H2CO3、H2SO3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所以只能说H2CO3、H2SO3是电解质,不能说CO2、SO2是电解质。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比较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概念溶于水后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溶于水后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电离程度完全电离部分电离溶

4、液中存在的微粒(水分子不计)只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存在电解质分子既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实例绝大多数的盐(包括难溶性盐);强酸:HCl、HNO3、H2SO4等;强碱:KOH、NaOH、Ba(OH)2等弱酸:H2CO3、CH3COOH、HClO等;弱碱:NH3H2O、Cu(OH)2、Fe(OH)3等,水也是弱电解质【特别提醒】电解质的强弱与物质内部结构有关,与外界因素无关。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无关,某些盐如BaSO4、CaCO3等,虽难溶于水却是强电解质,如HgCl2、Pb(CH3COO)2尽管能溶于水,却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没有必然联系,其导电能力

5、强弱由溶液中自由离子的浓度决定,也与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很稀的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很弱,浓度较大的弱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可能较强。因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弱。知识点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1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技巧(1)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书写时采用“少定多变法”。所谓的“少定”即量少的反应物,其离子的化学计量数确定为1,而“多变”即过量的反应物,其化学计量数根据反应的需要确定,不受化学式中比例的制约,是可变的,即量少物质产生的离子数之比符合化学式。如Ca(HCO3)2溶液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6、若Ca(HCO3)2溶液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Ca2HCO3OH=CaCO3H2O。(2)离子反应中的优先原理优先氧化原理(或优先还原原理)书写时以电子守恒法判断离子方程式中的离子的化学计量数。如向含1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氯气。要将溶液中的1 mol Fe2和2 mol Br全部氧化,需要转移3 mol电子,若通入的氯气为0.5 mol或少于0.5 mol,则只有Fe2被氧化;若通入的氯气为0.8 mol,能转移1.6 mol电子,则Fe2全部被氧化后还有0.6 mol电子,还能氧化0.6 mol Br,故可写出离子方程式:Fe20.6Br0.8Cl2=Fe30.3Br21.6C

7、l,然后将化学计量数调整为整数即可。优先沉淀原理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存在几种能与所加试剂形成沉淀的离子,则溶解度(严格讲应为溶度积)小的物质优先沉淀。如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应优先生成Mg(OH)2沉淀,而不是MgCO3沉淀。(3)多离子反应分析两种试剂混合,同时存在多个离子反应,分析时可令其中一种离子完全反应,然后分析另一种离子的反应情况。如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如向1 mol明矾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可假设铝离子完全沉淀,则需要氢氧化钡1.5 mol,此时明矾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只有1.5 mol沉淀为硫酸钡,则离子方程式可表示

8、为:Al31.5SO421.5Ba23OH=1.5BaSO4Al(OH)3,然后将小数调整为整数即可。假设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则需要氢氧化钡2 mol,而2 mol氢氧化钡提供4 mol氢氧根离子,故与1 mol铝离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则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同理可写出任意给定物质的量之比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根据相同的分析方法可写出任意比值的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是离子反应常见考查形式之一。把握离子方程式书写中的易错点,即可明确命题者的设错方式,有利于快速、准确地

9、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1)忽视物质性质臆造离子方程式如过量的氨水加入AlCl3溶液中,错写成:Al34NH3H2O=AlO24NH42H2O。(2)不能合理拆分化学式如氯气溶于水,错写成:Cl2H2O=2HClClO。(3)忽视电荷守恒或原子守恒如Cu溶于FeCl3溶液,错写成:CuFe3=Cu2Fe2;过氧化钠加水,错写成:Na2O2H2O=2Na2OHO2。(4)漏掉部分离子反应,书写离子方程式不完整如向硫酸氨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因忽视了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反应而写成:Ba2SO42=BaSO4。(5)忽视氧化还原反应忽视氧化还原反应是离子方程式的常见设错形式,当离子方程式中涉及HNO

10、3、Na2O2、ClO等强氧化性物质或离子与SO2、SO32、I、Fe2等强还原性物质或离子时要特别引起注意。如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错写成:Ca22ClOSO2H2O=2HClOCaSO3。(6)忽视反应环境错写生成物如离子方程式2MnO4HCOOOH=2MnO42CO2H2O,反应物中含有OH,即在碱性环境中不可能生成CO2;又如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写成:3ClO2Fe(OH)3=2FeO423ClH2O4H,就忽视了碱性环境而错写成氢离子。3. 离子方程式中物质的拆分原则(1)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写成离子形式。(2)弱酸、弱

11、碱、难溶盐、单质、氧化物、气体用化学式表示。(3)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如HCO、HSO等)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多元强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如HSO)在离子方程式中拆开写。(4)微溶物的处理情况:当反应物是微溶物的澄清稀溶液时(如澄清石灰水),微溶物应写成离子形式。当反应物是微溶物的浊液或固态时(如石灰乳),微溶物应写化学式。生成物中的微溶物按难溶物处理,应写化学式。(5)固体之间的反应(如消石灰与NH4Cl),固体与特定溶液(如Cu与浓硫酸)的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知识点三、离子共存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有气体产生。如CO32、HC

12、O3、S2、HS、SO32、HS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发生CO322H+CO2H2O、HSH+H2S等。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Ba2+CO32BaCO3、Ca2+SO42CaSO4(微溶);Mg2+、Al3+、Cu2+、Fe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是因为Cu2+2OHCu(OH)2,Fe3+3OHFe(OH)3等;SiO32、AlO2、S2O3等不能与H+大量共存是因为SiO322H+H2 SiO3、AlO2H+H2OAl(OH)3、S2O32HSSO2H2O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

13、lO、F、CH3COO、PO43、HPO42、H2PO4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OHH+H2O、CH3COOH+CH3COOH等;一些酸式弱酸根及NH4+不能与OH大量共存是因为HCO3OH=CO32H2O、HPO42OHPO43H2O、NH4+OH=NH3H2O等。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HS、CO32、HCO3、SO32、HSO3 、ClO、F、CH3COO、PO43、Si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Mg2+、Al3+、Cu2+、Fe2+、Fe3+、NH4+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2)由于

1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一般情况下,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I、S2、HS和Fe3+不能大量共存是由于2I2Fe3+=I22Fe2+、2Fe3+ S2=S2Fe2+、2Fe3+3S2=S2Fe S。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NO3和I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但在有大量H+存在情况下不能共存;SO32、S2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2S2S2O326H+4S3H2O不能共存。ClO与S2不论是在酸性条件下还是在碱性条件下都不能大量共存。 (3)由于形成络

15、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中学化学中还应注意有少数离子可形成络合离子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情况。如Fe3+和C6H5O,由于Fe3+SCN Fe(SCN)2+等络合反应的发生而不能大量共存。(4)能水解的阳离子与能水解的阴离子一般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例如:Al3和HCO3,Al3和CO32,Al3和S,Al3和HS,Al3和AlO2,Al3和C6H5O,Fe3+和AlO2,Fe3+和HCO3,Fe3+和CO32,NH4+和AlO2等。如3AlO2Al3+6H2O=4Al(OH)3等。特别注意:NH4+和CO32、NH4+和HCO3、NH4+和CH3COO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注意事项:1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