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文化》同步练习1 华东师大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669162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文化》同步练习1 华东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文化》同步练习1 华东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文化》同步练习1 华东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文化》同步练习1 华东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文化》同步练习1 华东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文化》同步练习1 华东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始农耕文化 基础识记一、选择题1.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2.你认为半坡人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生活在黄河流域 B. 学会了种旱地作物C.学会了喂养家畜和种植庄稼 D .这些先民生活的地方气候比较温暖3.下列关于河姆渡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我国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C.这些先民最早生活在长江下游地区C.最早栽培了水稻 D. 还能够饲养家畜4.河姆渡先民居住的房屋特点为( )A.地穴式 B.半地穴式 C.砖瓦结构 D.干栏式二、填空题5.南、北方的先民都已公制作磨制的_和_。考古学家称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为“

2、_”。6.干栏式建筑对后世_和_的出现有所启发。三、简答题7.从自然条件、生活方式和住居特点三个方面比较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不同点。活动探究8.试一试:请你以一位小导游身份,带着一群小游客走进半坡遗址或者是河姆渡遗址,向他们作生动形象的讲解。开阔视野中国:世界栽培作物起源的重要中心据统计,全世界共有660多种栽培作物,其中,起源泉于中国的有130多种。中国是世界栽培作物起源的主要中心之一。我们的祖先在世界上最早栽培了水稻、粟等重要作物。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广泛地颁布着野生稻。起初,原始居民采集它的种子加工后食用。以后便将其驯化,培育出栽培稻。从现在有资料来看,距今约1万年前,我国就已种植水稻。原

3、始居民将狗尾巴草驯化,培育出粟。粟,俗称谷子,去壳以后就是小米。它耐干旱,我国黄河流域的气候和土壤很适合它的生长。我国考古学家在距今7000多年的遗址里,发现了粟的残存物。粟的培育可能更早一些。木构建筑的奇迹 “干栏式”建筑 遗址已发掘的部分到处可见木构建筑的遗迹特别是在第四文化层,整个发掘区布满了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木桩和纵横交错的木构件。诸如柱洞、柱础、圆柱、方柱、圆木、桩木、排桩。板桩、地龙骨、横梁。木板之类,星罗棋布,蔚为奇观。较有规律的排桩、板墙,就有十几道,有的长达23米多。经古建筑学家鉴定,河姆渡先民的住房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干栏式建筑。因为河姆渡当年是沼泽地带,地面潮湿,所以先民

4、先是在地上打桩,在上面架设地梁,铺上木板,构成架空的居住面,在四周排起密密的木桩作墙,然后立柱架梁盖顶。这种底层高于地面,即防潮又能防止野兽侵袭的“干栏式”建筑是我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的祖源,至今华南有些地区仍存在。建筑上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两构件垂直相交的节点采用榫卯技术,把我国应用榫印技术的历史推前了3000多年。7000年前的河姆渡先民在当时还没有金属工具的生产条件下。仅以粗劣的石器和骨器,创造了多达十余种形式的榫卯,令人惊叹不已。这种木结构建筑设计之科学,规模之宏大,不仅为我国所罕见,也是人类文化史上最早的杰作,被考古学家称之为7000年前的奇迹。答案1.C 2.C 3. A 4.D 5.石器 陶器 新石器时代 6.阁楼 楼房样式 7.从自然件看:半坡人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比现在温暖,黄土肥沃;河姆渡人生活中长江一游地区,气候湿润,土地肥沃。从生活方式看:半坡人学会了喂养家畜和种植庄稼;河姆渡人饲养家猪、狗等家畜,还能驾船和使用多种工具捕鱼。从居住特点看:半坡人居住的是半地穴式的房屋;河姆渡人居住的是干栏式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