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知识点梳理

上传人:wei****08 文档编号:133663738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知识点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知识点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知识点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知识点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知识点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知识点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知识点梳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中课内知识点梳理必修一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一)人教版1、雨巷戴望舒: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领袖。因成名作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2、再别康桥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代表人物。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现代著名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1)通假字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通“供”)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2)一

2、词多义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推辞)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言辞,词句)归去来兮辞 (一种文体)若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假如)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及,比得上)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似乎,好像)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稍微,略微)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深奥,微妙)动刀甚微 (轻微)周室卑微,诸侯相并 (衰败,衰弱)鄙越国以鄙远 (边邑,以为边邑)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浅陋)蜀之鄙有二僧 (边境)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 (轻视,看不起)鄙臣不敢以死为我 (谦辞,谦称自己)(3)古今异义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

3、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 今义:妻子。(4)词类活用名词做状语夜缒而出,见秦伯 (在夜里)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面)名词做动词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 动词做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形容词活用做动词邻之厚 ,君之薄也 (加强,削弱) 使动用法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消减)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灭亡)意动用法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以为疆界)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以为边界)(5)特殊句式判断句是寡人之过也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

4、主 敢以(之)烦执事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夫晋,何厌之有5.荆轲刺秦王(1)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高兴) 使工以药淬火 (淬,通“焠”,cu,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 卒起不意 (卒,通“猝”,c,仓促,突然)(2)古今异义 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5、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还有“故意”之意。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以。深:古义:刻毒 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左右乃曰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 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

6、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秦王购之金千斤 古义: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今义:特指黄金。(3)词类活用现象: 1、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2、函封之 名词作动词, 用盒子装3、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4、其人居远 形容词作名词,远方5、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6、太子迟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7、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8、群臣怪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9、箕踞以骂曰 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4)文言特殊句式: 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省略句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欲

7、与 ( 之 ) 俱 ( 往 ) 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5)文言固定句式: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将奈何 (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将军岂有意乎 (表揣度,是否呢。) 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仆所以留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6)成语切齿拊心:咬牙捶胸

8、,形容极端痛恨的样子。又作切齿腐心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图穷匕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毕露发上指冠:形容极度愤怒。悲歌击筑: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变徵之声:常作悲壮之声。6.鸿门宴(1)通假字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要邀:张良出,要项伯。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不否: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坐座:因击沛公于坐 置之坐上。(2)古今异义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省份名。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河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 今

9、:省份名。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 今:省份名。婚姻 古:儿女亲家 今:男女结为夫妻关系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于是 古:在这件事上(这种情况下) 今:表顺承再 古:两次 今:第二次(3)重点实虚词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罪道歉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感谢乃令张良留谢。 辞谢、告别辞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推辞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告别故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旧、交情故听之 因此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特意幸 妇女无所幸。 宠幸、亲近故幸来告良。 幸亏、幸而去 相去四十里。 距离脱身独去。 离去,离开于 贪于财货向, 对长于臣。 比复得见将军于此。 在因 不如因而善遇之。 就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就、于是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趁势、趁机因人之力而敝之 依靠、凭借为 使子婴为相。 任,做为击破沛公军! 替,给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制定为之奈何 处理对付军中无以为乐。 作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是何辞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