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汉武帝的“大一统” 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663344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汉武帝的“大一统” 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汉武帝的“大一统” 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汉武帝的“大一统” 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汉武帝的“大一统” 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学习目标: 1、掌握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采取的措施。2、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3、理解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二、预习导学: (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公元前_年,_称帝,建立西汉,定都_。2、西汉初年,经济萧条,统治者采取宽松的政策, 。到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出现了“_”的繁荣局面。3、汉武帝采纳了 的主张,推行“ ”政策,同时还大力推行_教育,在长安设立_,教授,把_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含义是什么? (二)削弱封国势力1、汉景帝接受_的建议,实行削藩,从而导致了以吴王_为首的七国之乱。大将_临危授命,平定了叛乱2、汉武帝采纳

2、_建议,颁布“_”,巧妙的削弱了封国势力。3、“推恩令”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三)强化监察制度 1、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_,监督和检举百官和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把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_”,每州部派_一人,监督地方官员,进一步强化了监察制度。2、汉武帝任用_、_,制约丞相的权力,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3、汉武帝时期, 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三、合作探究: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作为推进大一统格局的一项措施,在当时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如何评价董仲舒的这一做法?四、达标训练:1、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

3、目的是( ) A 吸取秦亡教训 B 减轻人民负担 C 发展生产 D 巩固统治2、(中考高频题)儒家思想确立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是在( ) A 汉高祖时期 B汉武帝时期 C 汉景帝时期 D汉文帝时期3、(创新题)汉武帝时为加强监察制度采取的措施有 ( ) 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官、皇族 刺史监督地方官、豪富 侍从、宦官制约丞相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 B. C. D.4、汉武帝强化监察制度的最终目的是( ) A 监察和检举百官的不法行为 B 监督地方官吏 C控制和打击地主富豪 D加强中央集权5、(中考高频题)汉武帝的“大一统”理解正确的是( ) A 西汉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的高度统一 B 加强国家边疆的统一 C 削弱封国势力,使封国不再与中央对抗 D 统一全国6、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1)“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是哪一家的学说?(2)读一读这段话,你能说出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吗?(3)此后汉武帝推行了什么政策?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