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 第三单元:非金属元素及其应用

上传人:wei****08 文档编号:133662294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复习 第三单元:非金属元素及其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化学复习 第三单元:非金属元素及其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化学复习 第三单元:非金属元素及其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化学复习 第三单元:非金属元素及其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化学复习 第三单元:非金属元素及其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复习 第三单元:非金属元素及其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复习 第三单元:非金属元素及其应用(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化学复习 第三单元非金属元素及其应用专题一卤族元素知能图谱知识能力解读知能解读(一)氯气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1)与金属的反应金属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冒出白烟剧烈燃烧,产生棕黄色烟剧烈燃烧,产生棕褐色烟说明的氧化性较强,与变价金属(如、等)反应生成高价态金属氯化物。(2)与非金属的反应(生成白色烟雾)(爆炸)(苍白色火焰)(3)与水的反应说明在常温下,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氯气的水溶液叫氯水。新制的饱和氯水是黄绿色的溶液,这是由于在氯水中含有大量的氯气分子,所以在写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常写为。新制的饱和氯水有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溶解的氯气挥发出来了。(4)与碱的

2、反应制取漂白液:,漂白液的有效成分:。制取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z和,有效成分是。(5)与某些还原性物质的反应 注意从元素的化合价角度认识的性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处于氯元素的中间价态,既能升高也能降低,因此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通常以氧化性为主)。的氧化性,得电子生成的化合物(跟金属、非金属、某些还原性化合物反应都体现的强氧化性)。的还原性(单独作还原剂时中学化学一般不涉及)。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常见的跟水、碱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和的化合物,即生成和,和,和等。知能解读(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制取原理,其中起氧化剂的作用,起酸和还原剂的作用。注意制取时要注意用“浓盐酸”且反应条件

3、是“加热”,当浓盐酸成为稀盐酸时,反应将不再进行。若无,可以用、等氧化剂代替,如。2装置类型固体十液体气体。3实验装置(如图所示):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5验满方法(1)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盛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集满。(2)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发生先变红后褪色的变化,则证明已集满。6净化方法用饱和食盐水除去,用浓硫酸除去。7尾气处理有毒,多余的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要用碱(如)溶液吸收。注意一套完整的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包括四个部分: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或性质验证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在组合装置制取气体时,可按此顺序选择需要的

4、仪器和相应的药品,制取有毒气体必须有尾气处理装置。知能解读(三)卤族元素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相似性递变性()原子结构最外层均为7个电子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性质主要化合价-1、+1、+3、+5、+7(F只有-1价)非金属性、得电子能力都是活泼非金属,都易得电子非金属性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与化合易难最高价含氧酸(F除外)都是强酸酸性逐渐减弱酸性都是酸(弱),其他(强),由酸性逐渐增强2单质的物理性质为淡黄绿色气体,为黄绿色气体,为深红棕色液体,为紫黑色固体。其中能与水反应放出,所以不能把其他卤素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是常温下唯一的一种液态非金属单质,液溴易挥发,所以保存时要加一些水进行“

5、水封”;碘是固体单质中唯一的双原子分子,淀粉遇碘变蓝(检验),晶体易升华。此外,卤素单质在不同溶剂中常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见下表。卤素单质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水汽油剧烈反应反应反应反应反应淡黄绿色黄绿色黄绿色黄绿色黄绿色黄色橙色橙色橙红色橙色橙红色橙色橙红色橙色橙红色深黄色褐色浅紫色深紫色浅紫色深紫色浅紫色紫红色褐色说明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和特殊性:相似性都有颜色,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但氟除外,因氟能与水、苯及多种有机溶剂反应)。递变性通常状态气体气体液体固体通常颜色深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紫黑色颜色变化规律密度变化规律熔沸点变化规律在水中溶解度变化规律特殊性a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

6、非金属单质;液溴易挥发且有毒性,通常用水液封来保存。b易升华,淀粉遇变蓝。c和都可被某些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汽油)萃取。d氟元素无正价,与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与、等稀有气体可发生反应生成氟化物。3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反应规律化学方程式与的反应反应通式为与金属的反应与变价金属发生反应,大多生成高价态金属卤化物与水的反应与水反应,大多生成卤化氢和次卤酸与碱的反应与碱反应,大多生成卤化物、次卤酸盐和水卤素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氧化性:符合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知能解读(四)溴、碘的提取1从海水中提取溴(1)流程示意图(2)化学原理苦卤制取:用将氧化生成,离子方程式为,所得的浓度较小。的富集:先用吸收,再

7、用氧化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分离:溴水混合物溴蒸气液溴。2从海带中提取碘(1)流程示意图(2)化学原理方法技巧归纳方法技巧(一)从氯水成分的复杂性认识其性质的多样性方法指导1氯水成分的复杂性新制饱和氯水是一个“三分子、四离子”体系,具体如下:2氯水性质的多样性由于氯水成分的复杂性,使得氯水的性质呈现多样性,具体如下表:参与反应的微粒所加试剂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或解释溶液白色沉淀固体有气泡产生有色布条布条颜色褪去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溶液变棕黄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漂白性说明(1)氯水的主要成分为,因此可用氯水代替进行某些实验。(2)氨水通常密封保存于棕色试剂瓶中(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的物质均

8、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3)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方法技巧(二)检验卤素离子()的方法方法指导1银盐法(、稀)(1)实验原理(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淡黄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黄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2)实验步骤及现象实验目的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的检验将少量溶液滴入盛有溶液的试管内再向试管内加入足量稀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无新变化、通常分别为白色、淡黄色、黄色固体,它们都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稀。在实验室里,可用溶液和稀检验溶液中、的存在的检验将少量溶液滴入盛有溶液的试管内再向试管内加入足量稀立即产生淡黄色色沉淀淡黄色沉淀无新变化的检验将少量溶液滴入盛有溶液的试管内再向试

9、管内加入足量稀立即产生黄色色沉淀黄色沉淀无新变化2置换法有机物颜色有机物呈橙红色未知液中含有有机物呈紫红色未知液中含有易错易混辨析易错易混 新制氨水、久置氯水和液氯的比较新制氯水久置氯水液氯物质类别混合物混合物纯净物粒子种类分子:、离子:、(少量)分子:离子:、(少量)只有分子主要性质浅黄绿色溶液,具有酸性、漂白性、氧化性等酸性(比新制氯水强)黄绿色液体,具有氯气的性质存在条件常温常压下可存在,不宜久置,必须随用随配常温常压下存在常温常压下变为气体保存方法用棕色试剂瓶,存放于阴凉处普通试剂瓶用特制钢瓶盛放转化关系注意分析与氯水相关问题的注意事项:作氧化剂时,若能发生反应则认为主要是反应,若不能

10、发生反应则认为是反应。向新制氯水中加入溶液是与反应。新制氯水与强碱(足量)反应时,盐酸和次氯酸同时与强碱反应生成盐酸盐和次氯酸盐。新制氯水放置过程中,由浅黄绿色变为无色,溶液的酸性增强,而其氧化性减弱。高考能力培养高考能力(一)考纲解读考纲内容考查频率常见题型所占分值1. 了解等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选择题填空题513分2. 了解等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高考能力(二)能力培养专题二 碳、硅及其化合物知能图谱1碳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2硅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知识能力解读知能解读(一)碳酸盐1溶解性碱金属(除外)及铵的碳酸盐能溶于水,其

11、他碳酸盐都难溶于水。难溶的碳酸盐,其对应的酸式碳酸盐的溶解度比碳酸盐大,例如难溶于水,易溶于水。易溶的碳酸盐,其对应的酸式碳酸盐的溶解度比碳酸盐小,例如的溶解度比小。注意向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气体,会有结晶析出。原因有三:一是,反应过程中消耗溶剂;二是的溶解度小于;三是生成的的质量比反应的的质量大。2水解性由于的酸性很弱,所以碳酸盐易发生水解反应,例如:3热稳定性总的来说,难溶性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热稳定性较弱,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可发生分解反应,例如:知能解读(二)硅的工业制法知能解读(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比较二氧化碳()二氧化硅()类别酸性氧化物(的酸酐)酸性氧化物(的酸酐)化学式意义可表示

12、分子的组成不能表示分子的组成(仅表示、原子个数比为1:2)物理性质气体,可溶,熔、沸点低固体,不溶,熔、沸点高,坚硬与水反应不反应与酸反应不反应除外不反应()与碱反应与反应与盐反应转化用途制饮料,制碱,制干粉灭火器制光导纤维、化学仪器知能解读(四)硅酸()1硅酸的性质(1)弱酸性:硅酸是一种弱酸,具有酸的通性,其酸性比弱,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例如:、。(2)不稳定性:硅酸是一种难溶性酸,在加热时易分解生成和:2硅酸的制备不溶于水,所以硅酸只能通过可溶性硅酸盐与其他酸反应制得。(1)与盐酸反应:(2)与反应:(符合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方法技巧归纳方法技巧 与比碳酸弱的酸所对应的盐溶液的反应规律

13、碳酸是一种弱酸,其酸性比盐酸、醋酸要弱,因此,盐酸、醋酸能与碳酸盐反应;其酸性又比硅酸、次氯酸、苯酚、偏铝酸等强,因此,将气体通入、等盐溶液中,均能发生反应而生成相应的弱酸和碳酸(氢)盐,这就是“强酸制弱酸”原理的应用。如:1溶液中通入气体2 溶液中通入气体3 溶液中通入气体4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气体 (此反应与的量无关)注意、与盐溶液发生反应的规律相似,当气体(或)足量时,生成酸式盐;当气体不足时,生成正盐。具有强还原性,与氧化性盐如: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发生复分解反应。易错易混辨析易错易混 硅及其化合物的特性物质一般规律特性非金属单质与强碱溶液反应一般不产生非金属单质一般不与非氧化性酸反应一般非金属单质为绝缘体硅为半导体,常用于电子部件酸性氧化物一般与水反应生成相应酸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较强酸制较弱酸”是复分解反应的一般规律,酸性:大于无机酸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