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一上学期历史预习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wei****08 文档编号:133661164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一上学期历史预习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20年高一上学期历史预习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20年高一上学期历史预习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20年高一上学期历史预习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20年高一上学期历史预习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一上学期历史预习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一上学期历史预习知识点总结(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上学期历史预习知识点总结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分封制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对象同姓王族、异姓功臣、先代贵族内容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用人权、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义务: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2宗法制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实质:按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子)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3中国早期政治制

2、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的结合(2)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二).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1、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中央:皇帝制度的创立(秦统一天下,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其特点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与三公九卿制(丞相主管行政、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地方:实行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

3、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作用: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历史产生的影响这套政治制度基本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发展要求,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基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三)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从汉到元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汉汉承秦制。汉武帝频繁换相、设中朝(内朝,决策机构)对抗外朝(执行机构)汉初:郡县国(王国、侯国)并行。东汉:州郡县。汉武帝设刺史、司隶校尉控制地方。汉武帝推

4、恩令、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隋创三省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制唐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决策草拟政令)、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相权 一分为三,门下省设三省共同议政场所政事堂,三省六部分工明确、相互牵制,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君权(体现主权在君)道州县;藩镇割据宋二府三司:中书门下(政事堂,行政。正相为同平章事,副相为参知政事)、枢密院(军事);三司(财政)路州县元中书省(行政,直辖腹里)、枢密院(军事)、宣政院(藏族地区、宗教事务)、御史台(监察)省路府州县。行省制(是我国省制的开端,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被后世沿用)2、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

5、制 科举制中国古代选官(“选举”)制度的变化及其选才标准:世官制(世卿世禄制)-血缘等级汉武帝察举制-品德才能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九品官人法)-出身门第隋唐科举制-才学。3、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如秦朝设御史大夫、郡御史,汉武帝设刺史,唐设御史台,宋设通判、提点刑狱司,元设御史台、监察御史等。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君权不断加强。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四)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永乐帝):设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2、清朝设置军机

6、处时间:雍正帝职权: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完全听命于皇帝,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影响: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积极影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有利于民族的融合,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2)消极影响: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思想上的控制使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严重的滞后。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列举1840年至190

7、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1.列强的侵略战争名称时 间发动国家结果影响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签订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首先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日本马关条约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英法德意奥俄美日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平等条约的比较: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其他南京条约香港岛2100万银元广、厦

8、、福、宁、上(位于福建有两处:厦门、福州)协定关税(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可看出此时列强的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马关条约台湾及岛屿2亿两白银沙、重、苏、杭设厂(反映出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丑条约赔、划、禁、拆、驻(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中国军民的反抗(1)黄海海战:甲午中日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英雄人物: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叶祖珪。 失败原因:李鸿章的“避战保舰”政策,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结果:日本获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终在威海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2)义和团反帝运动根本原

9、因: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口号:“扶清灭洋”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围剿”“招抚”“联合列强绞杀”1900年八国联军从大沽口登陆侵华,直接目的是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二)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侵华日军的罪行罪行表现发动侵略战争“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

10、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屠杀中国百姓:1937年12月,制造南京大屠杀蹂躏妇女:妇等问题践踏国际法:细菌战和化学战实行殖民统治政治上,实行所谓的“以华治华”政策,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经济上,进行经济掠夺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2、局部抗战(1931-1937年)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中国共产党发表关于九一八事变宣言;“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2)东北军民与中共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3)国民党爱国将士国民党十九路军上海抗战(蔡廷锴、蒋光鼐)二十九军长城抗战(宋哲元)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4)工商学各界工人:罢

11、工、募捐 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要求政府对日经济绝交 学生:一二九运动(5)国民政府从不抵抗到态度逐渐改变3全民族的抗日战争(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瓦窑堡会议:1935、12,刚结束长征的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西安事变: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转折点)红军改编: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把在东南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正式建立: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

12、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凇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的计划。(1937、81937、12,上海及周围地区)太原会战:期间,八路军一一五师参加会战,取得了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徐州会战:期间,李宗仁指挥下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3)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洛川会议:1937、8,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开展游击战争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首府:延安)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华北,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

13、焰。4、抗战胜利的意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新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1、过程兴起: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 发展: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起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转折:1856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2、天朝田亩制度(1)内容: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14、“无处不均匀”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每户留足口粮,其余统归圣库 理想社会:“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2)评价:革命性:突出反映农民要求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不切实际,没有真正实行过3、资政新篇(1)人物:洪仁玕(2)特点:中国近代史上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3)评价:先进性:这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局限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当时处于战争环境,因而没有真正实行过4作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同时打击了外国侵略者。5教训: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二)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日本东京。(性质: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3、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