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第十二章:功和机械能

上传人:wei****08 文档编号:133660960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第十二章:功和机械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第十二章:功和机械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第十二章:功和机械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第十二章:功和机械能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第十二章:功和机械能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第十二章:功和机械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第十二章:功和机械能(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物理考点详解:第十二章功和机械能第一部分 知识梳理第二部分 考点精练功、功率1(2017鄂州)下列生活实例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有( )A甲和乙 B甲和丙C乙和丙 D丙和丁2(2017怀化)小张用40 N的推力将重力为100 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推动了10 m,则小张对物体所做的功是( )A400 J B600 JC1 000 J D1 400 J3(2017兰州)某同学在10 s内做了5个“引体向上”,他的质量为60 kg,每次上升的高度为40 cm.该同学做一次“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的功是_J,10 s内做功的功率为_W(g取10 N/kg)4在水平地面上,用50 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1

2、00 N的小车匀速前进10 m,所用时间为20 s,求这一过程中:(1)小车的速度;(2)拉力所做的功;(3)拉力做功的功率动能、势能5(2017扬州)扬州城区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但高空抛物却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 )A弹性势能 B重力势能 C体积 D阻力6(易错)(2017邵阳)邵阳市在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期间,每天洒水车都清洁街道匀速行驶的洒水车在洒水的过程中,洒水车的动能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机械能及其转化7直升机在空中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忽略燃油的变化),直升机的动能_,重力势能_,机械能_8掉到地面的皮球会自动弹起,球在被弹起到离开地面的过程中弹性势能_

3、,由于球与空气有摩擦,则在上升过程中机械能_9“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形容射箭运动员拉弓放箭的情形,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弓的_能转化为箭的_能.第三部分 重难点突破重难点1功和功率的计算1(2017连云港)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1作用下以1 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10 m,拉力F1所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若该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下以2 m/s的速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10 m,拉力F2所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则W1_W2,P1_P2(填“”“”或“”)2放学后,体重为500 N的小明同学背着重40 N的书包沿水平路面走了200 m,又登上大约10 m

4、高的四楼才回到家,共用了5分钟则他在回家的过程中对书包所做的功约为_J,功率约为_W.3“绿色环保,低碳出行”我市纯电动公交车开始试运行假定一辆纯电动公交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20 kW,速度为36 km/h,共行驶10 min,其电动机做功为_J,公交车的牵引力为_N重难点2机械能及其转化4(2017滨州)2016年8月16日,我国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如图所示,火箭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加C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D动能

5、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5(2017白银改编)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小刚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实心球从离开手后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球受到_个力的作用,球的_转化为_能球的机械能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最高点时,球的动能_(填“大于”或“等于”)零第四部分 重点实验突破实验突破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将钢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钢球摆到竖直位置时,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 表一实验次数钢球质量/g钢球下摆高度/cm木块滑行距离/cm1202030240205836

6、020(1)本实验使钢球获得动能的操作方法是将钢球从某一高度由_(填“静止”或“一定的速度”)释放,钢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_来判断的(2)从表一中数据可以看出,他们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相同高度摆下,使钢球到达竖直位置的_相同,从而探究动能与_的关系(3)在第3次实验中,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需要重做第3次实验,甲同学建议换用同样较长的木板,乙同学建议换一个较大的木块,丙同学建议降低钢球下摆的高度你认为应当采用_同学的建议(4)由上述实验数据和现象可得出结论:_(5)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木块将做_运动,_(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6)钢球下摆过程中,钢球的_能转化成_能(7)实验后,同学们

7、联想到在许多交通事故中,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有汽车的“超载”与“超速”,想知道在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中,哪个对动能影响更大,于是他们利用上述器材进行了实验测定,得到的数据如表二:表二实验序号钢球的质量m/g钢球下摆高度h/cm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距离s/cm1301042302016360108为了探究“超载”安全隐患,应选择序号为_的两个实验进行比较;为了探究“超速”安全隐患,应选择序号为_的两个实验进行比较分析表格中对应的实验数据可知:_对物体动能的影响更大,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由此造成的危害更严重.第五部分 跟踪训练1(2017岳阳)如图,小明沿水平地面推箱子,但箱子没有移动,此过程( )A小

8、明对箱子没有做功B重力对箱子做了功C小明对箱子的推力大于地面对箱子的阻力D箱子所受的重力与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2(2016巴中)如图所示,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分别沿光滑的斜面和粗糙的水平面拉木块,在力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sABsCD,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F所做的功及其功率( )AAB段做功较多BCD段做功较多CAB段与CD段做的功一样多DAB段的功率比CD段的功率大3(2017黄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B甲、乙二人同时登山,甲先到达山顶,则甲的功率大C功就是能,因为它们的单位相同D用50 N的水平力拉着重100 N的小车沿着水平地面前进5 m,则此过程拉力做

9、的功比重力做的功多4(2017衡阳)下列四幅图中,动能和势能之间没有发生相互转化的是( )A用弓将箭射出B上升的滚摆C在水平公路匀速行驶的汽车D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5(2017东营)如图所示,旅游景区的索道缆车载着游客匀速上山,它具有的(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B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C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D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加6(2017自贡)如图所示是一名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铅球在b点离手,c点是铅球运动的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在球从a到d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有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B在b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C在c到d的过程中

10、,铅球的重力势能减少D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地变化7(2017德阳)一定质量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物体运动的路程(s)时间(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10 s时的速度大于4 s时的速度B06 s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大于612 s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C06 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小于612 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D06 s物体所受的拉力大于612 s物体所受的拉力8(2016西宁)西宁市湟水河河道改造工程中,装载机5 s内将一块重2 000 N的石块匀速举高3 m,装载机的举力对石块做功为_J,举力做功的功率为_W.9(2017宜昌)小明

11、同学用40 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100 N的书箱在水平地面上前进了2 m,松开手后,书箱仍向前滑行了1 m,整个过程中小明做功_J,书箱的重力做功_J.10(2017昆明)用细线悬挂的小球从图中所示位置静止释放,若忽略空气阻力,那么小球在最高点的势能_下降至最低点的动能;实际上,小球在摆动过程中,会与空气摩擦产生热,摆幅逐渐减小,最终停下来,那么在摆动过程中由于摩擦而转化的内能_小球在最高点所具有的势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1(2017通辽)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两次实验中,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时的场景如图所示,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该实验中小球的动能由_转化而来,实验时通过

12、比较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_来比较动能的大小图中错误的操作是_改正错误后进行实验,发现乙图木块滑出得远些,则可以得出结论:_12(2017安顺)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已知ABBC.如图所示,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W1_W2,P1_P2.(填“”“”或“”)13如图是蹦床运动员在进行比赛,忽略空气阻力等能量损失,运动员在O点位置由静止下落,重力势能转化为_能,速度逐渐增大,在A点接触蹦床,速度_(填“突然减小”“持续增大”或“保持不变”),到达B点时运动员所受重力和蹦床的弹力相等,运动到C点为最低点,在C点时时受_(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作用OC10 m,运动员质量50 kg,g取10 N/kg,则运动到C点时,蹦床对人所做的功为_J.14(2017福建)小江同学利用一个弹珠、三根材料和厚度相同、长宽不同的橡皮条,探究“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与长度、宽度的关系”他依次将橡皮条固定在弹弓上,如图所示在弹性范围内,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将弹珠在同一位置沿水平方向弹射出去,测得弹射的水平距离,数据如下表:次数橡皮条橡皮条宽/cm橡皮条长/cm弹射的水平距离/m1a0.5020.0010.102b0.5030.008.203c1.0020.0014.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