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全真模拟预测试题(十七)(解析板)

上传人:wei****08 文档编号:133660943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全真模拟预测试题(十七)(解析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全真模拟预测试题(十七)(解析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全真模拟预测试题(十七)(解析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全真模拟预测试题(十七)(解析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全真模拟预测试题(十七)(解析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全真模拟预测试题(十七)(解析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全真模拟预测试题(十七)(解析板)(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全真模拟预测试题(十七)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3所示,半径为R的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转台上,转台绕过容器球心O的竖直轴线以角速度匀速转动质量不同的小物块A、B随容器转动且相对器壁静止,物块A、B和球心O点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和,.则()A物块A的质量一定小于物块B的质量B物块A、B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同时为零C若物块A不受摩擦力,则物块B受沿容器壁向上的摩擦力D若增大,物块A、B受到的摩擦力可能都增大【答案

2、】D【解析】当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恰为零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 mRsin 解得:B同理,当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恰为零时角速度为:A由以上可知,物块转动角速度与物块的质量无关,所以无法判断质量的大小关系,故A错误;由于,所以AB,即物块A、B受到的摩擦力不可能同时为零,故B错误;若物块A不受摩擦力,此时转台的角速度为AB,所以此时B物块的向心力大于摩擦力为零时的角速度,则此时物块B受沿容器壁向下的摩擦力,故C错误;如果转台角速度从物块A不受摩擦力开始增大,A、B的向心力都增大,则物块A、B所受的摩擦力都增大,故D正确1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轨道由粗糙的水平部分和光滑的

3、四分之一圆弧部分组成,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如果轨道固定,将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圆弧轨道的最高点由静止释放,物块恰好停在水平轨道的最左端如果轨道不固定,仍将物块从圆弧轨道的最高点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与轨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动量守恒B物块与轨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不守恒C物块仍能停在水平轨道的最左端D物块将从轨道左端冲出水平轨道【答案】C【解析】.假设物块与轨道粗糙部分的动摩擦因数为,粗糙部分的长度为L.如果轨道固定,则对物块由释放到静止在轨道最左端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可知mgRmgL;如果轨道不固定,物块释放后,由于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则系统水平方向的动量守

4、恒,物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而沿圆弧轨道向下运动,故系统竖直方向的动量不守恒,又由于轨道的水平部分粗糙,则系统的机械能有损失,则物块与轨道组成的系统动量、机械能均不守恒,AB错误;假设物块不能离开水平轨道,且二者的共同速度大小为v,物块在水平轨道上的相对位移为x,则对系统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0(Mm)v,解得v0,整个过程由功能关系得mgRmgxmv2,由以上各式联立可解得xL,C正确,D错误16(2019广西钦州市第三次质检)如图3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分别接有额定电压相同的白炽灯泡a、b和c,灯泡b、c规格相同,当左端输入电压U为灯泡额定电压的10倍时,三只灯泡均能正常发光,导线电阻不

5、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B此时a灯和b灯的电流比为11C此时a灯和b灯的电功率之比为19D此时a灯和b灯的电阻比为92【答案】D【解析】灯泡正常发光,则其两端电压均为额定电压U额,则说明原线圈输入电压为9U额,输出电压为U额;则可知,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91,A错误;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91,则:,由欧姆定律可知,它们的电阻之比为92,B错误,D正确;由于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根据公式PUI可得两者的电功率之比为29,C错误17(2019河南省濮阳市第三次模拟)由中国科学家设计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采用三颗相同的探测卫星(SC1、SC2、SC3)构

6、成一个边长约为地球半径27倍的等边三角形,阵列如图4所示地球恰好处于三角形中心,探测卫星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圆轨道上运行,对一个周期仅有5.4分钟的超紧凑双白矮星(RXJ0806.31527)产生的引力波进行探测若地球表面附近的卫星运行速率为v0,则三颗探测卫星的运行速率最接近()图4A0.10v0 B0.25v0C0.5v0 D0.75v0【答案】B【解析】由几何关系可知,等边三角形的几何中心到各顶点的距离等于边长的,所以卫星的轨道半径与地球半径的关系:r27R9R;根据v可得 0.25,则v0.25v0,故选B.18(2019湖南省衡阳市第三次联考)某科研单位设计了一空间飞行器,飞行器从地面起

7、飞时,发动机提供的动力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60,使飞行器恰好沿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直线斜向右上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飞行,如图5所示经时间t后,将动力的方向沿逆时针旋转60同时适当调节其大小使飞行器依然可以沿原方向匀减速飞行,飞行器所受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5A加速时动力的大小等于mgB加速与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C减速飞行时间t后速度减为零D加速过程发生的位移与减速到零的过程发生的位移大小之比为21【答案】B【解析】起飞时,飞行器受推力和重力,两力的合力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设动力为F,合力为Fb,如图甲所示:在OFFb中,由正弦定理得:Fmg,Fbmg,故A错误;由牛顿

8、第二定律得飞行器的加速度为:a1g,推力方向逆时针旋转60,合力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下,推力F跟合力Fb垂直,如图乙所示,此时合力大小为:Fbmgsin 30;动力大小:Fmg;飞行器的加速度大小为:a20.5g;加速与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1a221,故B正确;t时刻的速率:va1tgt,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2t,故C错误,加速与减速过程发生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2,故D错误19(2019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二次联考)如图6所示,重力不计的横梁(可伸缩)的一端固定在坚直墙壁上的A点,另一端B点用绳悬挂在墙壁上的C点,初始时绳与墙的夹角为,当重为G的物体由挂在梁上的B点处逐渐移至A点

9、的过程中,横梁始终保持水平问此过程中,A点对横梁作用力F的大小和CB绳对横梁的拉力FT的大小是如何变化的()图6AF先增大后减小 BFT一直减小CF一直减小 DFT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C【解析】对B点受力分析,受重物的拉力,横梁的支持力和绳的拉力,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FT,FNmgtan ,当重为G的物体由挂在梁上的B点处逐渐移至A点的过程中,减小,故FN减小,FT也减小;A点对横梁的作用力F与FN等大,也减小,B、C正确20(2019四川省第二次“联测促改”)有一种电四极子的电荷分布如图7所示,在正方形的顶点上分别有两个电荷量为q和两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O点为正方形中心,a、b、c、d

10、为正方形四条边的中点,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位于Oc延长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场强的大小关系有EbEdB电势的高低关系有bdC将一正点电荷沿直线由a移动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逐渐减小D将一正点电荷沿直线由b移动到d的过程中电势能始终不变【答案】AC【解析】各点电荷在b、d两点产生的场强如图所示,按平行四边形合成规律可知,b点的场强大于d点的场强,故A正确;对两对等量的异种电荷产生的电场,b、d连线是等势线,对于Q电荷,根据所产生电场的对称性,b、d两点电势相等,所以bd,故B错误;对于两对等量异种电荷产生的电场,a、c连线是等势线,对于Q电荷,正点电荷沿直线由a移动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

11、,电势能逐渐减小,故C正确;对两对等量的异种电荷产生的电场,b、d连线是等势线,对于Q电荷,正点电荷沿直线由b移动到d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D错误21(2019广东省汕头市第二次模拟)甲、乙两辆小汽车(都可视为质点)分别处于同一条平直公路的两条平行车道上,开始时(t0)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车间距为x0.t0时甲车先启动,t3 s时乙车再启动,两车启动后都是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vt图象如图8所示根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8A两车加速过程,甲的加速度比乙大B若x080 m,则两车间间距最小为30 mC若两车在t5 s时相遇,则在t9 s时再次相遇D

12、若两车在t4 s时相遇,则在t10 s时再次相遇【答案】BC【解析】vt图象中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大小,从题图图象上可以看出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故A错误;速度相等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有最小值,从图象上可以看出07 s内甲运动的位移为x1 m90 m ,而乙运动的位移为:x2420 m40 m,则甲、乙之间的距离为xx280 mx130 m,故B正确;若两车在t5 s时相遇,从图象上可以看出59 s内甲、乙运动的位移相等,所以甲、乙在t9 s时会再次相遇,故C正确;若两车在t4 s时相遇,从图象上可以看出410 s内甲、乙运动的位移不相等,则在t10 s时不会再次相遇,故D错误22(2019广

13、东省湛江市第二次模拟)如图1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该装置中的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源频率是50 Hz.图1(1)对于该实验,下列操作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利的是_A精确测量出重物的质量B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C重物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重锤D释放重物前,重物离打点计时器下端远些(2)按正确操作得到了一条完整的纸带,由于纸带较长,图中有部分未画出,如图2所示纸带上各点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出的计时点,其中O点为纸带上打出的第一个点图2重物下落高度应从纸带上计时点间的距离直接测出,利用下列测量值能完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选项有_AOA

14、、OB和OG的长度BOE、DE和EF的长度CBD、BF和EG的长度DAC、BF和EG的长度用刻度尺测得图中AB的距离是1.76 cm,FG的距离是3.71 cm,则可测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是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1)BC(2)BD9.75【解析】(1)因为在实验中比较的是mgh、mv2的大小关系,故m可约去,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对减小实验误差没有影响,故A错误;为了减小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两限位孔必须在同一竖直线上,这样可以减小纸带与限位孔的摩擦,从而减小实验误差,故B正确;实验选择的重物应该为质量较大、体积较小的物体,这样能减少空气阻力的影响,从而减小实验误差

15、,故C正确;释放重物前,为更有效的利用纸带,重物离打点计时器下端近些,故D错误(2)当知道 OA、OB和OG的长度时,无法算出任何一点的速度,故A不符合题意;当知道OE、DE和EF的长度时,利用DE和EF的长度可以求出E点的速度,从而求出O到E点的动能变化量,知道OE的长度,可以求出O到E重力势能的变化量,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故B符合题意;当知道BD、BF和EG的长度时,由BD、BF的长度可以求出E点的速度,但无法求出G点的速度,故无法求出E到G点的动能变化量,故C不符合题意;当知道AC、BF和EG的长度时,可以分别求出B点和F点的速度,从而求出B到F点的动能变化量,知道BF的长度,可以求出B到F点重力势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