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三语文复习冲刺训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 (九)

上传人:wei****08 文档编号:133660766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三语文复习冲刺训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 (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高三语文复习冲刺训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 (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高三语文复习冲刺训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 (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高三语文复习冲刺训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 (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三语文复习冲刺训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 (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高三语文复习冲刺训练文学类文本阅读(九)兵 刘帆 从抗战纪念城参观回来,8岁的我问兵:“你上过前线吗?” “这话也问,笑掉大牙!” “你就回答我,上还是没上?” “好样的!”兵,不急,坐在青石板上,招呼我:“想听,就坐。” “不坐!你快讲! ” “行,你小子不去当兵,真是可惜了。”兵说道,“我们家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当兵世家。当然也是提着脑壳干革命的世家 湘水拍打河岸,兵望着远方出神。 1944年,鬼子打到我们这里。枪炮声噼噼啪啪,火光就像现在的落霞一样红。爷爷接到命令,天黑之前必须赶到茶山坳。爷爷跋山涉水,终于赶到了那里。接防阵地上只剩下一个士兵,他狠狠地指着对面:“狗日的鬼子,不停地进攻

2、,兄弟,你多个心眼,对他们,开火,开火!千万不要心慈手软!” 爷爷听了,连忙应允:“放心,我这杆枪,专打鬼子!” 爷爷在枪林弹雨中像一团烈火,专等冲锋的鬼子向前,然后,出膛,开火,枪把子热得发烫。他说神枪手点射,就是一搭又一搭地送鬼子上路。 三十三年冬,父亲十三岁。爷爷回家对奶奶说,要英杰快快长大,要奶奶好生带大孩子。 “爷爷后来呢?” 兵说爷爷开拔,去了哪里打仗也不知道。后来,来了一个人,他自称是爷爷的战友,他说爷爷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很久很久才能回来。 奶奶一听,急了,跺着脚一连串地说要去寻找爷爷 爷爷的战友对奶奶说,爷爷是好样的,茶山坳他杀死了几十个鬼子,是英雄。这样行不? 让孩子认我

3、做义父,来人对奶奶说。将来孩子明白我手里的东西,就知道他的父亲去了哪里。 孩子我带走,如果你实在不同意,我就将东西郑重交给你。说着,来人就脱下身上的军服,将兜里的东西递给奶奶。 奶奶接住,对来人说孩子他爸嘱托我好生带大孩子,不管他在哪里打仗,孩子不能带走,孩子是我心头的肉。你不知道,孩子两岁时差点天折,他爸长年在外,孩子的爷爷悲痛了几个月,托人写信逼迫孩子他爸才回家半个多月。奶奶说起这些,眼泪马上不争气地流淌出来。 来人严肃地说,嫂子不要悲伤,五年后,我再来,我答应过明伦兄,等孩子长大后,带他去部队。 奶奶无言地点头,答应了来人。 来人腿长,迈开了又合拢,敬了军礼,又对奶奶鞠躬才走。奶奶说,来

4、人身手矫健,再三告诫不要让保长知道了,最后一步步警惕地远离村子。那时就有一种预感,感觉孩子他爸和他样,越来越远。那些云啊树啊山啊,直直地在眼里模糊,然后消失,等到实在望不到的时候,奶奶紧闭房门,抱着父亲号啕大哭,真想一把锁锁好屋子这扇门。 太爷爷知道后,又急又气,特别是听到儿媳妇的的哭声后,对儿子大骂,言语犀利。不知什么原因,奶奶竟然不哭了。 奶奶说,明伦是好样的,我答应他想方设法好生养大英杰。 年后,鬼子投降了,明伦没有回来,转眼又过了四年,其间发生了数次战斗。有一天县 里采用公历1949年。之后村里人都忙土改忙生产。就在全家焦急盼望的时候,五年前来过的明伦的战友又来了。他给奶奶一张盖有鲜红

5、大印的“烈属证”,同时,他说要带明伦的儿子英杰走。 他说要带到部队入伍,实现明伦生前的嘱托。 奶奶号啕痛哭,之后说,为了新中国,明伦的血流进了土地,但并未流完,他的血还在英杰身上。 父亲随着来人到了部队,参军,1952年到了朝鲜战场。 之后就有了我,1979年2月,我所在的东线部队在北越的高平至谅山段攻击敌人 兵说着,潸然泪下。 兵哽咽着:“哪一次,我们不是上最前线?” 原来兵的爷爷,他的名字刻在抗战纪念城的碑上。 兵说,衡州保卫战后,爷爷接受党的秘密指示,随八路军南下支队,准备去延安,在湘鄂赣一带遭到国军围剿,不幸遇难 “爷爷的战友给奶奶带了什么东西?” 兵坐在湘江边,望着远处说:“你真想知

6、道吗?” “是。” “那是一颗红五角星,奶奶给了父亲,父亲给了我。”兵缓缓道出。 十年后再去寻找兵的时候,兵已经不在了。而我头上,也戴上了五角星。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8年第19期,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膛,开火,枪把子热得发烫运用动作和细节描写,表现出爷爷对日本鬼子的满腔仇恨,揭示了战斗的紧张激烈。B.文中预感一词,写出了奶奶担心保长会知道来人的事情,以及感觉爷爷将离自己越来越远再也不回来的害怕心理。C.文中多处故意不点明来人给奶奶带来的东西是什么,既设置悬念,又为后来父亲随爷爷的战友到了部队埋下了伏笔。D.红五角星是革命精神的

7、象征,也是理解兵的故事的关键。它跨越时空,见证了一个家庭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2.“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小说题目是“兵”,却花了大量笔墨写爷爷的故事,这样处理有什么效果?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B; 2. 线索:是小说故事的引发者和串联者,贯穿全文。 推动情节:“我”是故事发展的参与者,由于“我”的不断发问,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我”受“兵”一家三代人革命精神的感召,最后也戴上了五角星,深化了革命精神激励人的主题。 ;3. 题目中的“兵”,表面上指主人公“兵”,实际上指小说中的兵群像,而爷爷是兵群像中的一个。 小说中“爷爷”的故事,是所有老一辈革命家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缩影;正因为有了他的经历,才使“爸爸”和“兵”走上了革命道路。 小说重点写“爷爷”的故事,强调了革命先辈精神的引领作用,突显了革命精神永不灭、红色基因代代传的主题。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