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化学一轮必刷好题专题6:离子检验

上传人:wei****08 文档编号:133660688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化学一轮必刷好题专题6:离子检验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必刷好题专题6:离子检验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必刷好题专题6:离子检验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高考化学一轮必刷好题专题6:离子检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化学一轮必刷好题专题6:离子检验(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高考化学一轮必刷好题专题06:离子检验1.(2019全国卷)硼酸(H3B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肥料等工艺。一种以硼镁矿(含Mg2B2O5H2O、SiO2及少量Fe2O3、Al2O3)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为检验“过滤1”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离子,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_。【答案】KSCN【解析】检验Fe3+,可选用的化学试剂为KSCN。2.(2019全国卷)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乙烯后静置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B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

2、瓶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C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D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答案】A【解析】A. 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无机小分子,则实验现象中不会出现分层,A项错误;B.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洗气瓶,发生反应为:CO2+2Mg2MgO+C,则集气瓶因反应剧烈冒有浓烟,且生成黑色颗粒碳单质,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B项正确;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S2O32-+2H+=

3、S+SO2+H2O,则会有刺激性气味产生,溶液变浑浊,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C项正确;D.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的铁粉,铁粉会将溶液中所有的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使黄色逐渐消失,充分震荡后,加1滴KSCN溶液,因震荡后的溶液中无铁离子,则溶液不会变色,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D项正确。3.(2019江苏)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B向浓度均为0.05 molL1的NaI、NaCl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Ksp(AgI)

4、 Ksp(AgCl)C向3 mL 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1mL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D用pH试纸测得: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9,NaNO2溶液的pH约为8HNO2电离出H+的能力比CH3COOH的强【答案】C【解析】A.先滴加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加入KSCN溶液前溶液中存在Fe3+,而此时的Fe3+是否由Fe2+氧化而来是不能确定的,所以结论中一定含有Fe2+是错误的,故A错误;B. 黄色沉淀为AgI,说明加入AgNO3溶液优先形成AgI沉淀,AgI比AgCl更难溶,AgI与AgCl属于同种类型,则说明Ksp(AgI)Fe2+,C

5、项错误;D.氢离子与硝酸根离子结合具有强氧化性,若原溶液中存在SO32-现象也会出现白色沉淀,所以原溶液中的阴离子不一定是SO42-,D项错误。2下列实验方案、现象、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及现象结论A向SiO2固体加入过量盐酸振荡,固体不溶解SiO2不溶于任何酸B用玻璃棒蘸取某样品进行焰色反应时观察到黄色火焰该样品含钠元素,不含钾元素C向酸化的KMnO4溶液通入SO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BaSO4D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答案】C【解析】A二氧化硅与盐酸不反应,但与HF酸反应,选项A错误;

6、B焰色反应为元素的性质,且钠的焰色为黄色,则玻璃棒中含钠元素,应选铁丝或铂丝蘸取某样品进行焰色反应时观察到黄色火焰,选项B错误;CKMnO4溶液通入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再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选项C正确;D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如果含有SO32-被氧化为SO42-,再滴入BaCl2溶液,也可以产生白色沉淀,若果含有银离子也可以产生相同的现象,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选项D错误。3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原溶液含有Fe3+B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没有Fe2+C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7、,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若沉淀不溶解则说明含有Cl-D将干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含有Na+【答案】B【解析】A、Fe3能与SCN生成红色Fe(SCN)3,常用KSCN检验Fe3存在,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Fe3,故A说法正确;B、该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只能说明该溶液中含有Fe3,不能说明是否含有Fe2,故B说法错误;C、AgCl是不溶于水和硝酸的白色固体,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沉淀为AgCl,原溶液中含有Cl,故C说法正确;D、焰色反应中火焰呈黄色,该物质中含有

8、钠元素,推出该溶液中含有Na,故D说法正确。4某未知溶液X可能含有Al3、Na、NH4+、Cl、CO32、SO42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若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过量,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可能存在Na,n(Cl)0.01 molB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O32、SO42、NH4+,且均为0.01 molC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a,ClD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Al3、Cl【答案】A【解析】A. 根据以上分析,原溶液中可能存在Na,n(Cl)0.01 mol,故A正确;B.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O32、SO42、NH4+,CO32、SO42均为0.01 mol,而NH4+为0.

9、05mol,故B错误;C. 不能确定是否存在Na+,故C错误;D. 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Al3,一定含有Cl-,故D错误。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iO32-B室温下,测定等浓度的Na2A和NaB溶液的pHNa2A溶液的pH较大酸性:H2AHA-,不能证明酸性H2AC【答案】D【解析】A苯与溴水发生萃取,苯分子结构中没有碳碳双键,不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A错误;B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淡黄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的产物为硫和二氧化硫,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2-和SO32-,不一定是S2O32

10、-,故B错误;C水解后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没有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碱调节溶液至碱性,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实验不能成功,故C错误;D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2SO4溶液的pH,Na2CO3的水解使溶液显碱性,Na2SO4不水解,溶液显中性,说明酸性:硫酸碳酸,硫酸、碳酸分别是S元素、C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因此非金属性:硫强于碳,故D正确。7对下列实验的现象描述及其解释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解释A向新制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且保持不变新制氯水具有酸性BSO2通入Ba(NO3)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C无色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显紫色原溶液中含有ID将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入乙酸溶液中溶液仍为无色高锰酸钾发生还原反应【答案】C【解析】A、氯水中HClO有漂白性,HCl、HClO电离出的氢离子使溶液呈酸性,向新制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选项A错误;B、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4,选项B错误;C、铁离子和碘离子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