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试题答案(题库)概要资料教程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3654106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安全试题答案(题库)概要资料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信息安全试题答案(题库)概要资料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信息安全试题答案(题库)概要资料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信息安全试题答案(题库)概要资料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信息安全试题答案(题库)概要资料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安全试题答案(题库)概要资料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安全试题答案(题库)概要资料教程(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库一、选择1. 密码学的目的是(C)。 A. 研究数据加密 B. 研究数据解密 C. 研究数据保密 D. 研究信息安全2. 从攻击方式区分攻击类型,可分为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被动攻击难以(C),然而(C)这些攻击是可行的;主动攻击难以(C),然而(C)这些攻击是可行的。 A. 阻止,检测,阻止,检测 B. 检测,阻止,检测,阻止 C. 检测,阻止,阻止,检测 D. 上面3项都不是3. 数据保密性安全服务的基础是(D)。 A. 数据完整性机制 B. 数字签名机制 C. 访问控制机制 D. 加密机制4. 数字签名要预先使用单向Hash函数进行处理的原因是(C)。 A. 多一道加密工序使密文更难破

2、译 B. 提高密文的计算速度 C. 缩小签名密文的长度,加快数字签名和验 证签名的运算速度 D. 保证密文能正确还原成明文5. 基于通信双方共同拥有的但是不为别人知道的秘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以该秘密作为加密和解密的密钥的认证是(C)。 A. 公钥认证 B. 零知识认证 C. 共享密钥认证 D. 口令认证6. 为了简化管理,通常对访问者(A),以避免访问控制表过于庞大。 A. 分类组织成组 B. 严格限制数量 C. 按访问时间排序,删除长期没有访问的用户 D. 不作任何限制7. PKI管理对象不包括(A)。 A. ID和口令 B. 证书 C. 密钥 D. 证书撤消8. 下面不属于PKI

3、组成部分的是(D)。 A. 证书主体 B. 使用证书的应用和系统 C. 证书权威机构 D. AS9. IKE协商的第一阶段可以采用(C)。 A. 主模式、快速模式 B. 快速模式、积极模式 C. 主模式、积极模式 D. 新组模式10AH协议和ESP协议有(A)种工作模式。 A. 二 B. 三 C. 四 D. 五11. (C)属于Web中使用的安全协议。 A. PEM、SSL B. S-HTTP、S/MIME C. SSL、S-HTTP D. S/MIME、SSL12. 包过滤型防火墙原理上是基于(C)进行分析的技术。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应用层13. VPN的加

4、密手段为(C)。 A. 具有加密功能的防火墙 B. 具有加密功能的路由器 C. VPN内的各台主机对各自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加密 D. 单独的加密设备14(B)通过一个使用专用连接的共享基础设施,连接企业总部、远程办事处和分支机构。A. Access VPN B. Intranet VPN C. Extranet VPN D. Internet VPN15(C)通过一个使用专用连接的共享基础设施,将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或感兴趣的群体连接到企业内部网。A. Access VPN B. Intranet VPN C. Extranet VPN D. Internet VPN16. 计算机病毒是计算机

5、系统中一类隐藏在(C)上蓄意破坏的捣乱程序。 A. 内存 B. 软盘 C. 存储介质 D. 网络17.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的含义是(C)。 A. 将所有密钥公开 B. 将私有密钥公开,公开密钥保密 C. 将公开密钥公开,私有密钥保密 D. 两个密钥相同18. “会话侦听和劫持技术”是属于(B)的技术。 A. 密码分析还原 B. 协议漏洞渗透 C. 应用漏洞分析与渗透 D. DOS攻击19攻击者截获并记录了从A到B的数据,然后又从早些时候所截获的数据中提取出信息重新发往B称为(D)。A. 中间人攻击 B. 口令猜测器和字典攻击C. 强力攻击 D. 回放攻击20. 在ISO/OSI定义的安全体系

6、结构中,没有规定(E)。 A. 对象认证服务 B.数据保密性安全服务 C. 访问控制安全服务 D. 数据完整性安全服务 E. 数据可用性安全服务21. Kerberos在请求访问应用服务器之前,必须(A)。 A. 向Ticket Granting服务器请求应用服务器ticket B. 向认证服务器发送要求获得“证书”的请求 C. 请求获得会话密钥 D. 直接与应用服务器协商会话密钥22. 下列对访问控制影响不大的是(D)。 A. 主体身份 B. 客体身份 C. 访问类型 D. 主体与客体的类型23. PKI的主要组成不包括(B)。 A. 证书授权CA B. SSL C. 注册授权RA D. 证

7、书存储库CR24. (A)协议必须提供验证服务。 A. AH B. ESP C. GRE D. 以上皆是25下列选项中能够用在网络层的协议是(D)。A. SSL B. PGP C. PPTP D. IPSec26、(A)协议是一个用于提供IP数据报完整性、身份认证和可选的抗重播保护的机制,但不提供数据机密性保护。A. AH协议 B. ESP协议 C. IPSec协议 D. PPTP协议27. IPSec协议中负责对IP数据报加密的部分是(A)。 A. 封装安全负载(ESP) B. 鉴别包头(AH) C. Internet密钥交换(IKE) D. 以上都不是28. SSL产生会话密钥的方式是(C

8、)。 A. 从密钥管理数据库中请求获得 B. 每一台客户机分配一个密钥的方式 C. 随机由客户机产生并加密后通知服务器 D. 由服务器产生并分配给客户机29. 为了降低风险,不建议使用的Internet服务是(D)。 A. Web服务 B. 外部访问内部系统 C. 内部访问Internet D. FTP服务30. 火墙用于将Internet和内部网络隔离,(B)。A. 是防止Internet火灾的硬件设施B. 是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软件和硬件设施C. 是保护线路不受破坏的软件和硬件设施D. 是起抗电磁干扰作用的硬件设施31. 属于第二层的VPN隧道协议有(B)。 A. IPSec B. PPT

9、P C.GRE D. 以上皆不是32不属于隧道协议的是(C)。 A. PPTP B. L2TP C. TCP/IP D. IPSec33. PPTP和L2TP最适合于(D)。 A. 局域网 B. 企业内部虚拟网 C. 企业扩展虚拟网 D. 远程访问虚拟专用网34A方有一对密钥(KA公开,KA秘密),B方有一对密钥(KB公开,KB秘密),A方向B方发送数字签名M,对信息M加密为:M= KB公开(KA秘密(M)。B方收到密文的解密方案是(C)。A. KB公开(KA秘密(M) B. KA公开(KA公开(M)C. KA公开(KB秘密(M) D. KB秘密(KA秘密(M)35. 从安全属性对各种网络攻击

10、进行分类,阻断攻击是针对(B)的攻击。 A. 机密性 B. 可用性 C. 完整性 D. 真实性11攻击者用传输数据来冲击网络接口,使服务器过于繁忙以至于不能应答请求的攻击方式是(A)。A. 拒绝服务攻击 B. 地址欺骗攻击C. 会话劫持 D. 信号包探测程序攻击36. (D)不属于ISO/OSI安全体系结构的安全机制。 A. 通信业务填充机制 B. 访问控制机制 C. 数字签名机制 D. 审计机制 E. 公证机制37. CA属于ISO安全体系结构中定义的(D)。 A. 认证交换机制 B. 通信业务填充机制 C. 路由控制机制 D. 公证机制38. 访问控制是指确定(A)以及实施访问权限的过程。

11、 A. 用户权限 B. 可给予哪些主体访问权利 C. 可被用户访问的资源 D. 系统是否遭受入侵39. PKI支持的服务不包括(D)。 A. 非对称密钥技术及证书管理 B. 目录服务 C. 对称密钥的产生和分发 D. 访问控制服务40. AH协议中必须实现的验证算法是(A)。 A. HMAC-MD5和HMAC-SHA1 B. NULL C. HMAC-RIPEMD-160 D. 以上皆是41. 对动态网络地址交换(NAT),不正确的说法是(B)。 A. 将很多内部地址映射到单个真实地址 B. 外部网络地址和内部地址一对一的映射 C. 最多可有64000个同时的动态NAT连接 D. 每个连接使用

12、一个端口42. GRE协议的乘客协议是(D)。 A. IP B. IPX C. AppleTalk D. 上述皆可43目前,VPN使用了(A)技术保证了通信的安全性。隧道协议、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身份认证、数据加密隧道协议、身份认证隧道协议、数据加密44IPSec VPN不太适合用于(C)。已知范围的IP地址的网络固定范围的IP地址的网络动态分配IP地址的网络TCP/IP协议的网络45. 假设使用一种加密算法,它的加密方法很简单:将每一个字母加5,即a加密成f。这种算法的密钥就是5,那么它属于(A)。 A. 对称加密技术 B. 分组密码技术 C. 公钥加密技术 D. 单向函数密码技术46. 从安全属性对各种网络攻击进行分类,截获攻击是针对(A)的攻击。 A. 机密性 B. 可用性 C. 完整性 D. 真实性47最新的研究和统计表明,安全攻击主要来自(B)。A. 接入网 B. 企业内部网 C. 公用IP网 D. 个人网48. 用于实现身份鉴别的安全机制是(A)。 A. 加密机制和数字签名机制 B. 加密机制和访问控制机制 C. 数字签名机制和路由控制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