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建筑设计教学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3651117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16.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馆建筑设计教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图书馆建筑设计教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图书馆建筑设计教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图书馆建筑设计教学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图书馆建筑设计教学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书馆建筑设计教学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馆建筑设计教学ppt课件(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图书馆建筑设计 图书馆的发展过程 图书馆作为一种建筑类型 其实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图书馆建筑也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自从有了文字以来 人类便孕育了保存文字记录的必要 远古的人类将历史刻在石头上和甲骨上 随着时间的推进和历史的进步 慢慢出现了收藏和利用这些载休的特殊建筑物 后人称之为图书馆 图书馆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千多年 由于社会 政治 经济 技术的发展 新载体 新印刷技术的不断涌现 造成管理 功能上的变化 使图书馆不断变化和发展 最初的单一形态 古埃及 希腊罗马帝王 皇室出资修建的皇家 贵族图书馆 空间单一 馆藏有限 规模不大 以藏书为主 藏阅一体 功能简单

2、 空间却极度高大豪华 宗教影响下的发展 12世纪欧洲出现了中世纪的大学 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 大学图书馆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 大学图书馆都以教堂或修谴院的图书馆为蓝本 典型实例为英国三一学院图书馆 15世纪后 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期 继而西方掀起产业革命 当时活字印刷书籍的大量普及 图书馆藏书倍增 促使图书馆正式向公众开放 于是便出现了一种圆形屋顶下设中央大厅的屋筑构造形式 在空间形式上依然比较单一 这在设计 建筑技术上都是很大的迸步 在精神上也给人以宁静肃穆 博大崇高 置身其中 如入知识宝殿的感觉 19世纪以后 科学技术又迸一步发展 特别是滚筒印制术的广泛应用 使出版物迅速增加 空间趋于序列化 丰

3、富化 从原始的单一空间的以藏为主 藏阅合一 向复合空间的藏阅并重 藏阅分离转变 也就从原来简单的藏书楼逐步发展形成阅览与藏书分别占用建筑空间 并与借书出纳空间截然分隔的近代图书馆布局形式 藏书形式开始使用铸铁或型钢书架重叠向上发展 形成高密度 大容量的闭架书库即基本书库 现代图书馆是从20世纪初开始出现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 给入类带来知识的爆炸性增长 促使了知识载体的繁衍 提高和大量增加 也促使图书馆专业设备的产生和广泛应用 仅仅经过短暂历史时期的近代图书馆管理模式 已经不能适应这样的形势变化 从这个世纪开始 西方国家的图书馆建筑 在规模上更超越了以前的历史时代 在平面布局上首先开始突破

4、了房间的固定分隔 并以大柱网 大空间适应了使用上调整互换的灵活性 其次是开始采用了 藏阅合一 的管理方式 大量实行开架借阅 促使传统式截然分隔的 三大空间 解体 基本书库大大压缩或根本取消 以后经过遂步完善 形成了 模数式图书馆 的设计模式 我国图书馆建筑文化的历史变革 1 建于明朝的浙江宁波 天一阁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图书馆建筑 其主要功能是藏书 很少借阅 2 鸦片战争以后 我国始建具有近代公共图书室性质的图书馆建筑 如北京的京师图书馆 南京的江南图书馆 开始社供读者使用的阅览空间 3 20世纪初 欧美图书馆建筑文化影响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基本形成了藏 借 阅 管的独立系统 读者与图书分离

5、互不交叉干扰 如清华大学图书馆 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 4 新中国建立后 我国的图书事业发展较快 大致分三个阶段 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 我国图书馆采用闭架管理 强调藏 借 阅 管功能的独立分区 四大空间按书刊流通路线布局 70年代后期 以读者为主 开架阅览 进库借阅 最大限度地缩短读者与知识载体的距离 80年代起 我国图书馆建设进入由传统型向开放式的现代化的图书馆转变时期 引入 模数式 图书馆设计方法 尝试柱网 荷载 层高 三统一 原则 采用大开间 大进深 用轻质隔断分割空间 使空间具有调整 移位 变更使用功能的可能性和灵活性 以读者为主 形成有序的组团组合空间系列 出现集藏 借 阅 管于一体的

6、阅览单元 或以藏 借 阅 管四个功能单元组成 四合院式 的独立建筑单元 图书馆设计的基本内容 组成关系 图书馆的一般要求发展灵活紧凑舒适稳定经济1 发展为了适应图书馆藏书和任务的不断增长的要求 在建筑设计中应适当考虑发展方案 一 在总平面中留有余地 一次设计 分批建造 二 按近 远期分别设计 扩建后再调整房间用途 三 在结构设计中留有潜力 可供加层 2 灵活图书馆藏 阅空间的柱网 层高 荷载设计均有较大的灵活性 除楼 电梯 厕所等设备用房分隔固定外 其它空间能适应自由布置与变换 3 紧凑建筑布局应紧凑有条理 科学安排编 藏 借 阅之间的运行路线 使读者 工作人员和书刊运输路线便捷通畅 互不干扰

7、 4 舒适改善阅览环境 有令人愉快 舒适安静的气氛 考虑现代化技术服务设施 提高图书使用率 5 稳定要保持图书馆环境的稳定性 室内有合适的温 湿度 杜绝外界空气污染 以便持久 妥善地保存图书资料 6 经济在建图书馆和开展图书馆业务的过程中投入的人力 物力要讲究经济效益 节约基建 能源及运行费用 图书馆总体规划 1 图书馆总体规划要因地制宜 结合现状 集中紧凑 功能分区明确 人流书流分开 道路布置便于图书运送 装卸和消防疏散 2 规模较大的公共图书馆 少年阅览区应有单独的出入口和活动空间 3 馆区总平面宜布置绿化 庭院 创造优美的阅览环境 4 根据图书馆平均每日读者流量设置足够的自行车和机动车停

8、放场地 5 在新建 改建和扩建的图书馆设计中 要充分利用原有建筑 6 在选址和总平面规划时 应留有扩建用地 以便日后发展 图书馆平面布置 采用闭架管理的布置采用开架管理的布置 采用闭架管理的布置 在平面设计中 书籍的传送路线是主要因素 采用开架管理的布置 图书馆的公共用房 门厅 图书馆的门厅是读者进出图书馆的必经之路 兼有验证 咨询 收发 寄存和监理值班等多种功能 应与借阅部分和阅览室有方便的联系 门厅与各部分的功能关系 读者休息处供读者饮水 吸烟 进餐用 位置宜邻近入口 其使用面积每阅览座位不宜小于0 10m2 规模较大的公共图书馆宜集中设置快餐室或食品小卖部 陈列在中小型图书馆中 日常的新

9、书陈列 新书通报和图书评论专栏 可考虑和门厅结合布置 大型图书馆则可根据使用要求设置独立的新书或专题陈列厅 室 廊 陈列厅 室 廊 要求采光均匀 避免产生眩光 厕所图书馆宜分别设置公用和专用厕所 位置宜方便而隐蔽 卫生用具按使用人数设置 男女各半计算 成人男厕按每60人设大便器一具 每30人设小便斗一具 成人女厕按每30人设大便器一具 儿童男厕每50人设大便器一具小便斗二具 儿童女厕按每25人设大便器一具 美工工作室为了经常布置宣传品和美化环境 大中型图书馆应有美工工作室 要求光线充足 用水方便 并利于版面绘制和搬运 其它在读者活动范围内 如走廊等处 尽可能考虑设置新书展示橱窗 图书馆的目录室

10、与借阅处 1 目录室应临近读者入口 2 借阅处应与目录室邻近 或将二者组合在一个空间内 形成借阅目录厅 但两者应有明确的功能分区 3 中心借阅处的借阅台应毗连书库设置 4 借阅方式 开架 半开架 闭架 图书馆的阅览室 1 室外环境安静 应有合适的采光 照明和通风 光线充足 照度均匀 并避免眩光 2 阅览室辅助书库布置方式 在阅览室内辟专室为书库 在阅览室内设开架书库 3 普通报刊阅览室宜设在入口附近 便于单独开放 4 普通阅览室宜邻近门厅入口 5 视听阅览室宜自成单元 便于单独使用和管理 所在位置要求安静 和其它阅览室互不干扰 6 缩微阅览室是供阅览缩微胶卷和缩微照相卡片 印刷卡片等各种缩微读

11、物的阅览室 所在位置宜北向 应避免设在地下室及房屋的最上层 7 少年阅览室理想位置在第层 有单独出入口和室外庭院 且宜作多功能使用 图书馆的书库 1 基本书库与辅助书库 目录室 出纳台 阅览室等保持便捷的联系 2 各开架阅览室的藏书可分散存放 使读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借阅图书资料 3 书库内楼梯之间的距离以不超过25m为宜 图书馆的书库的平面布置 图书馆的报告厅 1 报告厅与主馆可毗邻 也可独立设置 2 与阅览室毗邻设置时 应设独立对外出入口 以便报告厅能独立对外 用途多样化 3 独立设置的报告厅 宜设厕所 模数式图书馆与 三统一 模数式图书馆 ModularLibrary 是在固定功能的图书馆

12、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图书馆的一种形式 是按一定的模数式原则进行设计的 它具有较大的空间 统一的柱网 层高和载荷能力 布局可以灵活变化 以家具组成不同的功能空间 力求适应图书馆多功能的需求和发展 三统一 统一的柱网 层高和荷载 1 统一柱网 寻求一个开间和进深的尺度 能够适应各种功能的需求 但柱网尺度的选择要兼顾阅览桌和书架的合理排列 以及结构的技术经济合理性 柱网形式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开间和进深 不宜规定统一尺度 2 统一层高 寻求一个适应使用功能要求的垂直尺度 以达到适用和经济的效果 3 统一荷载 来自功能的可变性 统一层高 1 按照现代图书馆的管理模式 采用开架阅览和开架书库 统一层高可采用3 60 3 75 3 80 3 90 4 00 4 10 4 20m 2 开架阅览和开架书库都设置两层书架 以便利用书架上部的空间 统一层高可采用4 50 4 60 4 80 5 00 5 10 5 20m 个别高达6 00m 3 为了更经济 合理地利用空间 避免阅览室过高或书库过低 可采用两层阅览与三层书库同高的布置 可能的情况 阅览室与书库隔离的情况下采用 上下两层相对应的开架阅览室可采用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广州江门五邑大学图书馆 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