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机械制造行业)中国机械集团公司文件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3641735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30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机械制造行业)中国机械集团公司文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2020(机械制造行业)中国机械集团公司文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2020(机械制造行业)中国机械集团公司文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2020(机械制造行业)中国机械集团公司文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2020(机械制造行业)中国机械集团公司文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机械制造行业)中国机械集团公司文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机械制造行业)中国机械集团公司文件(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文件(2006)二重集团司 发 字第 45 号关于下发集团公司关于全面开展企业创新活动的决定的通 知集团公司各直属单位、子公司(子企业):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推进集团公司“十一五”规划的实施,经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在全集团公司全面开展企业创新活动,并对创新成果实施奖励制度。现将集团公司关于全面开展企业创新活动的决定和集团公司创新项目成果奖励办法及其实施办法下发给你们,请广为宣传并认真组织实施。附 件:1、集团公司关于全面开展企业创新活动的决定2、集团公司创新项目成果奖励办法EZ/GW012820063

2、、集团公司管理创新成果奖励实施办法EZ/GW010720064、集团公司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实施办法EZ/GW04092006 主题词:抄报:抄送:集团公司副总师以上领导。文件附件:附件1:关于全面开展企业创新活动的决定集团公司各直属单位、子公司(子企业):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示,切实推进集团公司“十一五”规划的全面实施,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管理水平,集团公司决定从“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在全公司全面开展企业创新

3、活动。 一、目的和意义 企业创新工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机内容,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和持续发展的源泉。中国二重要更好地肩负起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重要骨干企业的历史使命,要发展成为国际化大公司,实现“追求卓越”的公司愿景,必须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具有世界领先的研发实力、制造技术和国际一流的管理水平,必须依靠不断创新。 集团公司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即作出全面开展企业创新活动的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集团公司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切实肩负起历史使命,在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内容、管理重心、管理目标上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要逐步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

4、转变,从工厂式管理向公司化管理转变,从事后管理向事前、事中管理转变,从定性管理向定性与定量管理相结合转变,最终达到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目的。 二、组织和办法 集团公司创新工作由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全面负责,主管技术和管理的副总经理分别负责技术创新工作和管理创新工作。企业发展办公室是创新活动的归口部门,与技术中心共同承担创新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集团公司各直属单位、子公司(子企业)负责创新活动具体项目的组织实施。 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鼓励创新”的原则,建立健全创新工作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公司全体职工积极参与企业创新活动。 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并重”的原

5、则,集团公司实施创新项目成果奖励办法,对员工创新成果给予奖励,对重大创新成果实行重奖。 创新活动的具体办法,按照集团公司创新项目成果奖励办法及集团公司技术创新成果奖励办法、集团公司管理创新成果奖励办法组织实施。 三、措施和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 集团公司各直属单位、子公司(子企业)行政负责人是本单位创新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同时又是创新活动的带头人、指挥者。各级领导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要组织和鼓励本单位职工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培养“创造者是光荣的”的良好风气;要充分调动包括科技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在内的各类人员创新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局

6、面。 (二)要结合实际,注重实效。 创新活动要为集团公司“十一五”发展战略和年度方针目标服务,要紧密围绕集团公司战略目标和年度工作重点,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要注重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性、深层次的难题,也要着力解决影响集团公司当前运行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要特别注重实效。 (三)营造良好氛围,推进活动全面开展。 创新活动要积极与科普知识宣传,多层次的技术培训和岗位培训,广泛的创造发明和小改小革等活动相结合,鼓励试验,允许失败,激发广大职工的创造性。通过创新活动的开展,加快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能工巧匠队伍建设,促进人人成才。 创新活动要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工作要成为二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

7、部分。通过大力宣传,营造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良好氛围;通过创新活动,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塑造魅力二重。 (四)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内外合作。 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同时要有效利用外部资源,加强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和大学之间的合作,加快创新速度、提高创新效率。 (五)建立长效机制。 创新活动是企业长期性的工作,要适时总结创新活动的经验,不断完善创新活动办法,推动集团公司创新活动全面、持续地开展。集团公司决定每年召开创新成果表彰大会,表彰在创新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单位和员工。2006年集团公司将对“十五”期间的管理和技术创新成果给予追溯奖励。附件2:集团公司创新项目成果奖励办法 EZ/GW

8、012820061 目 的为了鼓励职工开展创新活动,促进集团公司可持续性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制定本办法。2 适用范围集团公司各直属单位。3 定 义创新项目:指对集团公司理念、工作流程、技术进步及企业内外各种资源整合而进行的各种改进及创新活动,含科技创新项目和管理创新项目。4 原 则4.1 鼓励员工开展创新活动。4.2 创新活动注重实际效果及经济效益的提高。4.3 对创新项目成果给予奖励。4.4 奖励对象为获奖项目相关人员。5 管理职责5.1 评审委员会 负责对通过鉴定的创新项目成果进行评审,提出等级建议。5.2 鉴定小组 负责对申报成果的创新项目的经济效益、推广价值、创新难度等

9、进行审查鉴定,并作出书面鉴定报告。5.3 企业发展办公室5.3.1 负责创新工作的归口管理。5.3.2 负责组织管理创新项目成果的鉴定、评审工作。5.4 技术中心 负责组织科技创新项目成果的鉴定、评审工作。5.5 财务部5.5.1 负责审核经济效益数据并提供计算依据。5.5.2 负责制定创新项目成果奖励的资金预算,办理财务支付。5.6 审计部 负责对创新项目进行经济效益的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6 管理程序6.1 每年一季度各直属单位申报创新项目成果进行鉴定。6.2 未经过立项的创新项目成果也可由各直属单位推荐申请鉴定。6.3 通过验收鉴定的创新项目提交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6.4 评审委员会根据评

10、审标准提出等级建议,报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批准。6.5 每年月份公布评审结果,月份实施奖励。7 成果等级及奖金额度(管理创新项目见附表一、科技创新项目见附表二)7.1 项目奖励分为特等、一、二、三、四、五等奖。特等奖由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在一等奖中确定。7.2 原则上一等奖名额不超过5,二等奖名额不超过10,三等奖名额不超过20。三等奖以上名额可以有空缺。7.3 奖励额度:特等奖30万元以上、一等奖2030万元、二等奖1020万元、三等奖6万元、四等奖3万元、五等奖1万元。7.4 科技进步奖等获奖项目可直接申报创新项目评审。奖金额度按“就高”原则不重复计奖。8 子公司、子企业创新项目管理可参照

11、本办法执行。9 附 则9.1 本办法由企业发展办公室起草并负责解释。9.2 本办法从2006年月21日起执行。编制:魏 巍 审核:赵玉文 批准:孙德润附件3:集团公司管理创新成果奖励实施办法 EZ/GW010720061 目 的 为了促进管理创新和管理增值,持续提高集团公司管理水平,建立管理出效益的激励机制,制定本办法。2 适用范围 集团公司各直属单位。3 定 义 管理创新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指集团公司各直属单位在生产、技术、经营、设备、采购、质量、企业文化、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开展的管理创新活动,通过管理项目研究、管理项目实施,实现增收节支,提高企业效益或达到预期目标的管理行为。4 原

12、 则4.1 实行项目负责制。4.2 经费实行预算管理。4.3 项目的立项要有创新性、可操作性,要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4.4 效率和效益优先的原则,经费向管理难度大、创新幅度大、管理效益明显的项目重点分配。5 管理职责5.1 主管副总经理5.1.1 负责项目运行、鉴定、评审等费用的审批。5.1.2 负责对鉴定小组、评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批。5.1.3 负责审批项目成果奖金分配方案。5.2 评审委员会5.2.1 评审委员会主任由主管企业管理的副总经理担任。5.2.2 负责审查批准申报立项的项目。5.2.3 负责对通过鉴定的项目进行等级评审。5.2.4 评审委员会由企业发展办公室负责提出建议人选。5

13、.3 鉴定小组5.3.1 对申请鉴定的项目的经济效益、推广价值、创新难度等进行审查,并作出书面鉴定报告。5.3.2 鉴定小组由企业发展办公室负责提出建议人选。5.4 企业发展办公室5.4.1 负责项目的归口管理。5.4.2 负责编制资金总预算。5.4.3 负责组织项目的立项审查、过程监督。5.4.4 负责组织项目的验收鉴定、评审。5.5 项目申报单位 负责项目的立项申请、项目组的组建、项目的实施、项目结题验收鉴定申请。5.6 财务部5.6.1 负责审核经济效益数据并提供计算结果和依据。5.6.2 负责核定和控制项目资金预算,办理财务支付。5.6.3 配合企业发展办公室对项目运行费用使用情况进行

14、监督检查。5.7 审计部 负责对项目进行经济效益的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5.8 纪检监察部 负责配合企业发展办公室对项目运行费用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5.9 项目管理人5.9.1 项目管理人为项目实施单位(或牵头单位)党政负责人。5.9.2 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协调工作。5.9.3 负责对项目运行费用预算的拟定,负责项目运行费用使用的管理。5.9.4 负责对项目建议书进行审核。5.9.5 负责拟定项目成果奖金分配方案并报主管企业管理的副总经理。5.10 项目负责人5.10.1 负责项目总体方案的制定与实施。5.10.2 负责项目建议书的拟订。5.10.3 负责撰写项目的结题报告及评审申报材料。5.10.4 负责提出项目成果奖金分配建议。5.10.5 项目负责人原则上不由实施单位(或牵头单位)党政负责人担任。如果没有合适人选,必须由党政负责人担任的,党政负责人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