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六校联盟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641303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六校联盟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六校联盟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六校联盟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六校联盟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六校联盟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六校联盟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六校联盟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六校联盟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说明:本试卷共6页,考试用时60分钟,满分100分。1 .2020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指出,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请你判断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最早开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的物产传入内地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通2.它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A洛阳 B咸阳C长安D北京3.“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

2、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接受此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减轻赋税,发展生产 C以德化民,稳定民心 D分封诸侯,加强皇权4.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底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分封制C派张骞出使西域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某同学搜集了“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成语,请你确定一个主题,你选择的是( )A.春秋争霸 B.战国称雄 C.秦统天下 . D.楚汉战争6.下列哪一

3、内容成为汉武帝时期太学的主要教材( )A.道德经 B.孙子兵法 C.儒家五经 D.韩非子7.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的时候,发现了许多五铢钱、瓦当、提花机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可能生活在( )A.春秋战国 B.西汉 C.三国时期 D.秦朝8.“这是中国皇权专制的第一个盛世,在这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中国的以济实为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提到的“中国皇权专制的第一个盛世”指的是()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之治9. 最能反映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壮举的成语是( )A破釜沉舟 B.背水一战 C.纸上谈兵 D. 揭竿而起10、下列哪个选

4、项不属于“文景之治”时期的政策( )A减轻农民徭役,赋税负担 B.注重发展生产C.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D.统治者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11 “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汉朝的使者、商人沿路西行 B朝鲜派遣大批使节来中国C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西域的奇珍异宝不断输入中原12欲天下之治安(安定),莫若众(多)建诸侯而少其力(使其弱小),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无)邪(反叛)心。”下列人物中,最有可能向当时的统治者说出这一段话的是( )A董仲舒 B主父偃 C司马迁 D张骞1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以上古诗中的“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区在汉代被称为( )A关西 B新疆 C西域 D西藏14下列哪一次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A巨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15.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它们出自下列哪次战役(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16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洲,加强了内地与这个地区的联系。“夷洲”指的是今天的( )A黄岩岛 B钓鱼岛 C台湾岛 D海南岛17.东汉初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贞

6、观之治 D.开元盛世18.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 A.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B.加强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C.寻找匈奴的去向 D.恢复对西域的管辖19、秦朝以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基于以下哪一制度()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厂卫制20、在秦朝中央政府中,掌管监察的是()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皇帝21、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广为流传。属于项羽的事迹是()A. 灭掉六国,统一全国 B. 巨鹿之战打败秦军主力C. 发动大泽乡起义 D. 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灭亡22、汉初的统治者刘邦实行

7、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 发展经济 B. 巩固统治C. 鼓励生产D. 与民休息23、如果下图中的抛物线代表着西汉王朝的兴衰,“”处应该是哪位皇帝在位时(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核桃小麦石榴葡萄24、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上图中各项中属于从西域传入的是 ( )A B C D25、下列哪一史实不可能在史记中出现( )A.尧舜禹与禅让 B.夏桀与商纣的暴政C.秦始皇统一六国 D.外戚王莽夺取政权26、在一部电视剧里,描写了刘邦的夫人吕后为了逃避战乱,逃到了尼姑庵中,对于这一情节的设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故事是正确的,佛教

8、于西汉初年传入我国。B.故事是错误的,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C.故事是真实的,道教于战国时期在我国兴起。D.故事是虚构的,道教于东汉初年在我国兴起。27.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提到的两位帝王,都为我国的统 一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抗击匈奴问题 B加强中央集权问题 C对待儒家思想问题 D巩固政权问题28. 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A修筑都江堰B改进造纸术C发明活字印刷术D制造地动仪29.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我

9、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其中的“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古代,丝绸之路是()A连接中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B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C宋代商人出海贸易的交通要道D清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30近十几年来,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汉代开辟了().A丝绸之路B海上丝绸之路C通往西域的道路D通往漠北的道路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二、辨析题(6 分)31.西汉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从而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三材料分析题32.(14分) 材

10、料一: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材料二:汉文帝说:“夫农,天下之本也。”汉景帝说:“农业是天下之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材料三:汉初至武帝继位的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汉书食货志译文(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初期怎样的社会景象?(2分)(2)材料二体现了汉初统治者怎样的统治措施?其实施的目的是什么?(4分)(3)材料三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状况?这一时期出现哪

11、一盛世局面?(4分)(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短短几十年间,西汉社会状况发生这样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33.综合题(12分)材料一: 材料二:公元前1世纪,欧洲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凯撒,曾穿着一身丝袍出现在罗马大剧场,轰动一时。后来,身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请回答:(1)材料一发生在 _,此图描述了_的场景。(4分)材料二中当时中国称欧洲的罗马为什么? (2分)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谁?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4分)(4))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重要意义? (2分)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历史学家翦伯赞说:“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

12、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材料二:毛泽东是这样评价秦始皇的: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要肯定,但他在统一六国之后,丧失了进取的方面,志得意满,求神仙,修宫室,残酷地压迫人民,到处游走,消磨岁月,无聊得很。(1)从材料一看,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4分)(2) 材料二中毛泽东评价可以看出秦亡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秦始皇,你要怎么做来避免秦朝短命的结局? (4分)惠安六校教学联盟20202020年第一学期第三阶段质量检测7年级 历史 答题卡一 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31、辨析题(6分)32、材料解析题(14分)(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初期怎样的社会景象?(2分)(2)材料二体现了汉初统治者怎样的统治措施?其实施的目的是什么?(4分)(3)材料三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状况?这一时期出现哪一盛世局面?(2分)(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短短几十年间,西汉社会状况发生这样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33.综合题(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