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城市规划)东方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3640648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28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城市规划)东方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2020(城市规划)东方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2020(城市规划)东方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2020(城市规划)东方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2020(城市规划)东方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城市规划)东方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城市规划)东方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方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目 录 总 则 5 第一章 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 5 第二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7 第一节 城镇发展总体目标和城镇化 7 第二节 城镇职能分工和等级规模 7 第三节 城镇空间布局 8 第三章 工业发展和布局规划 8 第一节 东方市工业专业化发展方向 8 第二节 东方化工城规划建设目标和配套设施 9 第四章 市域交通体系规划 10 第一节 港 口 10 第二节 公路网 10 第三节 铁 路 11 第四节 机 场 11 第五章 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11 第一节 供电规划 11 第二节 电信规划 12 第三节 燃气规划 12 第四节 水利和防洪设施规划 13 第六章 市域生态

2、环境保护规划 13 第一节 市域生态保护规划 13 第二节 水源地保护 14 第三节 海岸线利用保护 14 第七章 实施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措施 14 第八章 城市性质 规模和规划范围 15 第九章 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15 第十章 城市专项用地规划 16 第一节 工业 仓储用地规划 16 第二节 居住用地规划 17 第三节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8 第十一章 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20 第一节 交通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 20 第二节 对外交通规划 20 第三节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22 第四节 城市静态交通规划 24 第五节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24 第十二章 城市海岸线规划 25 第十三章 城市绿地系

3、统与景观规划 26 第一节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6 第二节 城市景观规划 29 第三节 城市风景旅游区和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30 第十四章 城市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32 第一节 给水工程规划 32 第二节 排水工程规划 33 第三节 供电工程规划 34 第四节 电信工程规划 34 第五节 燃气工程规划 35 第六节 城市环卫设施规划 36 第十五章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37 第十六章 城市防灾规划 39 第一节 防洪 排涝规划 39 第二节 消防规划 40 第三节 人防规划 41 第四节 防震规划 42 第十七章 城市郊区规划 42 第十八章 近期建设规划 44 第十九章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建议 47

4、 附录一 东方市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平衡表 49 附录二 东方市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 51 图纸目录 62 东方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总 则 第第 1 条条本规划为依法制订的东方市城市建设指导性文件 是 东方市城乡规划管理的依据 自本规划批准实施之日 起 凡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活动 必须执行本 规划 第第 2 条条凡与城市建设有关的各专项规划 分区规划 控制性 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等 均应符合本规划 第第 3 条条东方市各乡镇总体规划必须以本规划为指导 城镇性 质 人口和用地规模等必须符合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第 4 条条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 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 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海南省城镇 体系规划 海南省土地利用规划 东方市国民经 济发展 十五 计划 本规划可作为调整土地利用 规划 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依据 第第 5 条条本规划年限为 2002 年至 2020 年 其中 近期至 2005 年 中期 2006 年至 2010 年 远期 2011 年至 2020 年 第第 6 条条规划范围与城市规划区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东方市行政辖区范围 陆域面积为 平方公里 东方市区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八所镇行政辖区范 围和通天河以北 高速公路以西的区域 面积 平方公里 第一章 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 第第 7 条条城市发展的

6、总体战略 充分发挥东方市在 两翼推进 战略中的龙头作用 利用南海油气矿产资源优势 实现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实现现代农业 第三产业的稳定发展 在本世纪头 年 初步建立起现代化的工业体系 确立在海南 西部工业走廊中的中坚地位 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以城镇化推动工业化 使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小 康水平 规划期使人均 达到 美元以上 第第 8 条条产业发展方向 第一产业 东部山区按照生态保护的要求 大力 发展生态农业 形成热带水果和经济林基地 中部地 区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 形成以香蕉 芒果等为主 要产品的大型产业化 生态化农业生产基地 滨海北 部地区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 形成若干个副食品生产 供应基地

7、滨海南部地区 感恩平原大力发展热带瓜 菜种植业 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 产业化 生态化 水平 滨海各渔业乡镇积极发展海洋渔业 改善捕捞 装备 组建大型船队 积极发展深海远洋捕捞 第二产业 以南海天然气资源的精深加工和利用 为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以东方化工城建设为重点 形成以先进生产技术为核心竞争能力 以专业化分工 和生产协作为纽带 规模化 专业化的天然气化工基 地 发展以天然气为主要能源的电力 建材 冶金等 工业门类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适度发展精细化工和 日用化工 第三产业 加强东方市的第三产业服务功能 提 升综合服务能力 逐步提高各级城镇的商业 金融 贸易 服务等第三产业的规模和水平 重点发展

8、东方 市和感城 东河 大田中心城镇 服务于第一 第二 产业发展 繁荣城乡经济 发挥东方市工业发展对第 三产业的带动作用 按照国家有关的规范要求 完善 城市第三产业配套服务设施 适应东方市发展成为区 域性中心城市 中等城市的形势要求 第第 9 条条产业结构调整 逐步加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 一 二 三产 的比例由 年的 调整到 近期 年 的 中期 年 远期 年 第第 10 条条 市域产业布局和经济区划 按照 三区两轴一中心 空间结构对全市生产力进行 布局 三个分区 滨海综合经济区 以东方市区为中心 充分利用西部 沿海 沿高速公路地区的交通和资源优势 重点加快 发展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积极发展

9、城郊农业经济 加强城镇间纵向和横向的联合 中部农业经济区 包括大田镇 天安乡等两个乡镇行 政管辖范围 利用其雨量充足 土地肥沃 水利设施 完备等条件 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和水果种植 形成芒 果 香蕉等大型种植和加工基地 加强对大田坡鹿保 护区进行保护的同时 可适当发展旅游观光项目 东部生态保育区 包括东河镇 江边乡等两个乡镇行 政管辖范围 对大广坝水库集水地区 要高度注重生 态环境保护 水土植被保持 加强对东河镇的改造 完善基础设施 改善城镇环境 同时引导本地区人口 和产业向西部沿海地区集聚 迁移 降低对山区生态 环境的破坏压力 两条轴线 以东方市区为中心 沿滨海形成纵向发展轴 从八所 至东河沿老

10、东方公路形成横向发展轴 优先发展位于 发展轴线上的乡镇 形成生产 服务 流通结点 一个中心 以东方市区作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龙头及产业集 聚地 作为全市的政治中心 文化中心 物流中心 服务中心 科技中心 文化中心 对市域经济发展发 挥辐射 带动 服务的职能 第二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 城镇发展总体目标和城镇化 第第 11 条条 城市发展总体目标 把东方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海洋 油气化工产业基地 发展成为海南省主要的港口工业 城市 达到中等城市规模 第第 12 条条 规划期内各阶段全市总人口规模分别为 近期至 年 万人 中期至 年 万人 远期至 年 万人 第第 13 条条 城镇化水平和城

11、市人口规模 近期 年 城镇人口 万人 其 中东方市区人口 万人 中期 年 城镇人口 万人 其 中东方市区人口 万人 远期 年 城镇人口 万人 其 中东方市区人口 万人 第二节 城镇职能分工和等级规模 第第 14 条条 城镇职能分工 东方市域主要城镇职能规划 乡镇名称主要职能 东方市区 东方市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 海南省重要港口工业城市 天然气化工基 地 感城镇市域南部中心集镇 渔业 农业生产 流通 服务和加工基地 大田镇市域中部中心集镇 热带水果 瓜菜生产 交易和加工基地 东河镇市域东部中心集镇 农业生产 流通 服务和农产品加工基地 其它区域性政治文化中心集镇 注 新街 墩头 罗带纳入东方市区

12、城市规划区范围 第第 15 条条 城镇发展规模等级 东方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级别 年城镇人口规模 万 人 乡镇名称 中心城市 市区 二级城镇 感城镇 东河镇 大田镇 三级城镇 四更镇 新龙镇 板桥镇 一般乡镇 江边乡 天安乡 公爱农 场 红泉农场 广坝农场 华侨农场 注 新街 墩头 罗带纳入东方市区城市规划区范围 第三节 城镇空间布局 第第 16 条条 以东方市区为中心城市 感城镇 东河镇 大田镇为 次中心 以一般建制镇 集镇为基础 沿海岸带 高 速公路呈带状分布的城镇空间布局 规划沿海 沿高 速公路分布的城镇 个 占城镇总量的 东部 山区城镇 个 占 第三章 工业发展和布局规划 第一节 东

13、方市工业专业化发展方向 第第 17 条条 将东方市建设成为以东方化工城为核心的大型化肥和 合成氨生产基地 一期达到 万吨合成氨 万吨 尿素的生产规模 二期增加 万吨合成氨 万吨 尿素 万吨复合肥 万条编制袋等项目的生 产能力 东方市将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化肥生产基地 之一 年产值达到 亿元以上 第第 18 条条 将东方市建设成为大型甲醇生产基地 中海油近期建 设 万吨甲醇项目 规划远期要达到 万吨以上 的年生产规模 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甲醇生产基地 第第 19 条条 将东方市建设成为 化学为基础的大型精细化工基 地 在合成树脂 粘接剂 塑料 纤维 医药 香料 涂料等方面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 第二节

14、东方化工城规划建设目标和配套设施 第第 20 条条 东方化工城以中海油天然气化肥厂等项目为起步区 逐步在铁路和海岸线之间地带向南延伸 第第 21 条条 东方化工城的功能分区和建设用地规模见下表 分区名称 总用地面积 ha 其中道路面积 ha 其中绿地面积 能源工业区 重化工区 精细化工区 地方配套工 业区 远景工业区 市政设施用 地 合计 526 72 第第 22 条条 港口建设 充分利用八所港的现有设施和运力 进行 专业化改造和完善 重点考虑未来多元化化工产品的 储运要求 结合港口周边地区的用地规划和调整 预 留充足的港口后备仓储转运用地 实现港口运输与公 路 铁路等交通的衔接 提供便捷 安

15、全的港口集散 条件 第第 23 条条 铁路运输 结合海榆西线铁路的改造 将八所段铁路 外迁至城市外围东侧 在八所镇附近设立区域性货运 编组站 第第 24 条条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化工城的供水 供电 供气 供 热 通讯等基础设施要结合城市建设发展统一规划 建设 管理 根据化工行业特点 化工城用电按一类 负荷考虑 采用双电源供电 化工城采用集中统一的 供气 供热 应结合八所天然气电厂的建设 实现向 化工城集中供热 第第 25 条条 环境保护和工业废弃物的处理 化工城项目上马必须 经过严格的环保论证 环保设施要与项目建设 三同 步 严格保护滨海沙坝 滨海防护绿带的控制宽度 不小于 米 区内的河谷 湿

16、地 湖泊水面 尽可 能保留作为各工业小区之间的绿化隔离带 工业 三 废 必须达标排放 第第 26 条条 化工城与城市的布局关系 化工城的居住 文化 教 育 娱乐等设施要充分依托城镇 避免 企业办社会 化工城职工居住小区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中 统筹布局 严格化工城内的用地性质管制措施 不得 擅自改变规划用地性质 非必要的非生产设施原则上 不得安排在化工城内 但可根据需要在化工城内集中 布置少量科技 研发 培训机构 第第 27 条条 规划的远景控制要求 要充分考虑化工工业后续项目 的延伸发展需要 为工业区预留足够的用地发展空间 第四章 市域交通体系规划 第第 28 条条 交通体系规划目标 依托八所港 以海榆西线公路 高速公路和粤海铁路作为市域交通主干线 继续发挥 支线公路对市域纵深地区的辐射通道作用 形成综合 运输体系 第一节 港 口 第第 29 条条 根据东方市城市发展和天然气化工工业发展的需要 依托现有港口设施条件 合理布局货运 客运旅游 化工专用和渔业等港口和泊位 实现 四港分离 第第 30 条条 八所港 规划期内八所港应充分利用现有能力 重点 进行港口功能调整和设施完善 使八所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