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8届中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篇 知识方法固基 第五部分 九年级全一册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课件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33636243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18届中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篇 知识方法固基 第五部分 九年级全一册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安徽省2018届中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篇 知识方法固基 第五部分 九年级全一册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安徽省2018届中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篇 知识方法固基 第五部分 九年级全一册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安徽省2018届中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篇 知识方法固基 第五部分 九年级全一册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安徽省2018届中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篇 知识方法固基 第五部分 九年级全一册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18届中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篇 知识方法固基 第五部分 九年级全一册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8届中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篇 知识方法固基 第五部分 九年级全一册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 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 一 三 二 一 三 二 一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考点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2 世界呈现出经济全球化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考点2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是怎样的 2017年第17题 2015年第12题 2012年第12题涉及 1 当今社会 中国是发展最快 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2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 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个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3 一个和平 合作 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已被国际社会所公认 一 三 二 考点3我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2、 2014年第17题涉及 1 机遇 当今世界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 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竞争与融合 经济全球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为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赢得了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有利条件 2 挑战 霸权主义和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困难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水平比较低 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

3、很大的差距 面临着人口老龄化 资源短缺 环境恶化 地区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 前进道路上还有诸多困难和风险 一 二 三 考点4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 具体表现为 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科学技术水平 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考点5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 这一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注 十九大报告提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

4、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 三 二 考点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总布局 总任务分别是什么 1 总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 总布局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建设五位一体 3 总任务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 二 三 考点7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014年第17题 2012年第16题涉及 1 根本原因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 主要原因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 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党的领导 实施了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 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

5、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等 考点8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什么 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旗帜就是方向 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 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 三 二 考点9请列举两例当地存在的民生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当地的民生问题 1 就业任务依然艰巨 食品安全问题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教育乱收费 环境形势严峻 医疗卫生价格超出群众承受能力等 2 因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

6、求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 3 走访 问卷调查 查阅资料等 一 二 三 二 党的基本路线考点1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和出发点是什么 1 依据 根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2 出发点 党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考点2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即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考点3如何认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 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

7、力摆在首要地位 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是我们党 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一 二 三 考点4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和地位分别是什么 1 内容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 地位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是我们党 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考点5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1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是我们党 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2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党和人民事业大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3 改革开放

8、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 二 三 考点6改革的实质和目的是什么 1 实质 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2 目的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体制 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考点7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有哪些 2016年第16题涉及 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 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 2 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 政通人和 3 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加 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初步体现 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一 二 三 考点

9、8改革开放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哪些要求 1 树立远大理想 立志成才 2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增强忧患意识 4 树立全球观念和平等 参与 竞争 开放的意识 5 奉献社会 报效祖国 考点9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可以看出我们党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 2016年第17题 2015年第17题涉及 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是实现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考点10为什么

10、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 集中到一点 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考点11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2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所有工作都必须服务 服从这个中心 3 把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看成统一的整体 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4 正确处理好改革 发展 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 发展是硬道理 稳定压倒一切 一 二 三 三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考点1我国当

11、前的民族现状是什么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 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3 有些少数民族还有或大或小的聚居区 一 二 三 考点2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 1 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 原因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历史上形成了 大杂居 小聚居 的民族分布特点 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共同缔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为适应这一特点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 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

12、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实行这一制度能保障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 保障了各少数民族人民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 是人民民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体现 一 二 三 考点3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分别是什么 1 新型的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 团结和共同繁荣 考点4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必要性是什么 1 民族平等 团结和共同繁荣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2 维护民族团结进步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3 民族团结进步是国家统一 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 4 加强民族团结 有利于巩固国防 保持边疆地区的稳定 一 二 三 考点5你

13、了解哪些少数民族风情 1 中国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差异较大 具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表现在服饰 饮食 居住 婚姻 礼仪 丧葬等多方面 2 中国各少数民族年节习俗丰富多彩 如 藏族的藏历新年 雪顿节 回族 维吾尔族等民族的 开斋节 古尔邦节 蒙古族的 那达慕 傣族的 泼水节 彝族的 火把节 等等 一 二 三 考点6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1 国家 坚持民族平等 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改革开放 大力发展生产力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大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严厉打击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战略 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等等 2 公民 青少年 尊重各

14、民族的宗教信仰 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积极宣传 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 各民族同学之间要平等相处等 一 二 三 考点7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党和政府制定了什么基本方针 内容是什么 1 基本方针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2 内容 一个国家 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 不容分割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两种制度 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 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香港 澳门 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考点8 一国两制 基本方针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1 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2 有利于香港 澳门 台湾地

15、区的稳定 繁荣和发展 3 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一 二 三 考点9我国在实现国家完全统一问题上一贯坚持的态度是什么 1 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2 政治基础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 最佳方式 一国两制 和平统一 4 立场 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 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坚持 一国两制 5 法律依据 反分裂国家法 6 四个决不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反对 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一 二 三 考点10为实现祖国统一 青少年应怎么做 1 发扬爱国主义

16、精神 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努力学习 报效祖国 2 积极拥护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 宣传 一国两制 和 反分裂国家法 把个人命运同祖国兴衰联系起来 3 依法服兵役 积极与台湾同胞交流 以实际行动维护祖国统一 4 自觉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坚决反对 考法1 考法2 考法3 考法1中国的国际地位例1 2015 安徽 2015年3月28日 国务院授权发布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建设 一带一路 共同打造开放 包容 均衡 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 将推动中国与世界更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全方位合作 共创辉煌 这 D 说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表明中国是推动世界和平 发展的决定力量 体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主导作用 展示我国和平 合作 负责任的大国形象A B C D 考法1 考法2 考法3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 中国推动 一带一路 建设 加强与世界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是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的表现 同时也有利于推进各国经济社会发展 这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反映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贯坚持的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