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测量系统分析测试题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635518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测量系统分析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编》测量系统分析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编》测量系统分析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编》测量系统分析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编》测量系统分析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测量系统分析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测量系统分析测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量系统分析第三版测试题姓名: 部门: 分数: 一、判断题(共10 X 2分)1. 准确度就是指测量系统的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异;(F)2. 稳定性是偏移随时间的变化,也就是漂移;(T)3. 线性是测量系统的随机误差分量;(F)4. 灵敏度是指测量系统对被测量特性改变的响应;(T)5. 测量系统性能就是测量系统的能力;(F)6. 测量的不确定度分析包含了MSA;(T)7. 测量系统分析的样品必须是选自于过程并且代表整个的生产的范围;(T)8. GR&R分析可接受的最小分级数为5;(F)9. ANOVA分析中的方差被分解成零件、评价人、量具,以及评价人与量具的交互作用所造成的重复误差4部份;(F)

2、10. 测量系统分析要求必须要用到图解法;(F)二、选择题(10 X 2分)1. 重复性是由 A 个评价人,采用同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变差。A 1 B 2 C 3 D 42. 位置误差通常是通过分析 A 和线形来确定。A 偏倚 B 精密度 C 重复性 D 再现性3. 以下哪种分析方法不是用于基本计量型的测量系统 C 。A 极差法 B 均值和极差法 C 假设检验分析 D ANOVA4. 测量仪器分辨力的第一准则应该至少是: B 。 A 公差的1/5 B 公差的1/10 C 过程变差的1/5 D 过程变差的1/105. A 是指重复性随时间的变化程度;A 、稳定性

3、B、一致性 C、均一性 D、线性6. 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不能通过 D 控制图来实现的。A、平均值极差 B、P C、单值移动极差图 D、U7. a 随机误差就是由于普通原因造成的误差;b系统误差是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的误差;a和b中 D 。A、只有a正确 B、只有b正确 C、a b均正确 D、ab均不正确8. 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相对于公差的百分比可以接受的标准是 A 。A、必须小于10%; B、必须小于5%; C、可以大于30%; D、必须小于30%9. 破坏性测量系统的分析可通过稳定过程的大量取样来进行,其原理其中若控制图出现失控,说明 B 。A、过程不稳定; B、测量系统异常; C、过程

4、和测量系统均异常; D、过程和测量系统均正常10. C 是指重复性随测量的预期量程的变化程度;A 、稳定性 B、一致性 C、均一性 D、线性三、计算题( 3 X 20分 )1. 下表为分析测量系统的偏倚所收集的数据,请确定该测量系统的偏倚可否接受:基准值=6.0序号测量值序号测量值15.896.425.4106.335.9116.545.9126.156136.266.1145.67615686.1166.2答: 计算过程:查表已知(g=2, m=16, d2*=3.61071, d2=3.531981, df=11.3)1、 平均值:6.031252、 极差:1.13、 标准偏差r:(6.5

5、-5.4)/3.61071= 0.3046494、 均值的标准b=:r/m = 0.304649 /16 = 0.076162255、 偏倚:6.03125-6= 0.031256、 t统计量:偏倚/b=0.03125/0.07616225= 0.4103087、 t查表得出或TINV(0.05,df)= 2.2009868、 95% 偏倚置信区间偏倚-(d2*b*t)/d2*,偏倚(d2*b*t)/d2*得出(0.03125-0.16397606)= -0.13272 (0.03125+0.16397606)= 0.19522结论:因为0落在偏倚置信区间( - 0.13272 , 0.195

6、22 )内,可以假定测量偏倚是可以接受的,同时假定实际使用不会导致附加变差来源.2.2. 一名工厂主管希望对过程采用新测量系统。作为PPAP的一部份,需要评价测量系统的线性。基于已证明的过程变差,在测量系统操作量程内选择了五个零件。每个零件经过全尺寸检测测量以确定其基准值。然后由领班分别测量每个零件12次。研究中零件是被随机选择的,测量数据如下,请分析:pMrpmrpmrpmrpmr122.7245.1365.8487.65109.1122.5243.9365.7487.75109.3122.4244.2365.9487.85109.5122.5245.5365.9487.75109.3122

7、.7243.8366487.85109.4122.3243.9366.1487.85109.5122.5243.9366487.85109.5122.5243.9366.1487.75109.5122.4243.9366.4487.85109.6122.4244366.3488.55109.2122.6244.1366.5487.65109.3122.4243.8366.1487.75109.4答: 计算过程:1.利用MINITAB统计计算 作图分析,此测量系统不可接受,因为偏倚=0线 没有完全在拟合置信带内,故分析显示特殊原因可能影响系统。2利用EXEL 计算的结果:SUMMARY OUTP

8、UT回归统计Multiple R0.992878R Square0.985807Adjusted R Square0.985562标准误差0.300457观测值60方差分析dfSSMSFSignificance F回归分析1363.6601363.66014028.3842.7E-55残差585.2359170.090274总计59368.896Coefficients标准误差t StatP-valueLower 95%Upper 95%下限 95.0%上限 95.0%Intercept0.75750.0909688.3271151.74E-110.5754080.9395920.575408

9、0.939592X Variable 10.8704170.01371463.469552.7E-550.8429650.8978680.8429650.897868结果判定截距判定:截距明显的偏离0,所以仪器不符合要求,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斜率判定:斜率明显的偏离0,所以仪器不符合要求,要采取必要的措施。3. 为对某计数型量具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测量系统研究小组决定随机地从过程中抽取50个零件样本,以获得覆盖过程范围的零件,使用三名评价人,每位评价人对每个零件评价三次。指定为可接受判断,(0)为不可接受判断。下表中的基准判断和计量基准值不预先确定,请用假设检验分析-交叉表方法分析ABC三者之间

10、的一致性,以及三人与基准的一致程度.零件A-1A-2A-3B-1B-2B-3C-1C-2C-3基准11111111111211111111113000000000040000000000500000000006110110100171111111111811111111119000000000010101111111111111111111112000000000013111111111114110111100115111111111116111111011117111111111118111111111119111011111120111111111121110101010122001010110023111111111124111111111125000000000026010000001027111111111128111111111129111111111130000001000031111111111132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