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33634693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单项选择题(30个,60分)1.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民族精神构建的时代,天下一家的观念已经出现。周朝统治者将各地区、各民族的人们广泛地联络起来,使人们有了统一的网络系统进行交流。这个网络系统包括禅让制 分封制 宗法制 郡县制A、 B、 C、 D、3.485年,北魏统治者颁布诏

2、令规定:凡15岁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给种植谷物的露田40亩,女子20亩。桑田限3年内种上规定的桑、枣、榆等树,可作为世业田,终身不还,可以世袭,但限制买卖。受之露田不准买卖,农民年老身死,还田给官府。此制度的实施A、以政府控制全国土地为前提 B、完善了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C、改变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4.“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青铜兵器B.铁制农具C.祖先牌位D.皇帝宝座5.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3、。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B.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6.它是一种神奇的制度,把全国各地域纳入中央之一统,尤其是对政治漠不关心的民众突然发现,它已经事关千家万户,几乎每个家庭的命运都和它紧紧相连,其带来的光环效应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7.“自春秋以来,楚国率先突破诸侯公、侯、伯、子、男序列的局限,自称为王,跟原来的宗主周王齐列。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先后都变成了王,而七雄中的强者也有了秦与齐并称东、西帝的提议。”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4、井田制逐步确立B宗法制日益强化C分封制趋向崩溃D礼乐制逐渐形成8.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9.周渍逢邻女诗中有“慢束罗裙半露胸”“参差羞杀白芙蓉”的句子。这里所描写的女装形式最有可能流行于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清 10.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5、频繁更换工种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职业是世袭的工作具有临时性A.B.C.D.11.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12. “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13.达尔文物种起源一出版,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马上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也

6、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弱肉强食。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这种观点A正确。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B错误。社会科学不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C正确。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D错误。自然科学理论不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14.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15.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

7、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16.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实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A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B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是制度层面的重大创新 D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17.下表为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更

8、迭表,据表可知()时间(俄历)机构(政府)3月2日第一届临时政府5月6日第一届联合临时政府7月24日第二届联合临时政府9月25日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A.两个政权并存是俄国临时政府更换频繁的原因B布尔什维克主张暴力革命导致临时政府更换频繁C临时政府不能有效应对当时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D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不会下台18.中共某领导人曾谈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的敌视有加无减。”“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为此,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一边倒”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19.美国

9、商业周刊对某次会议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粉碎。有些报刊称:“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印度支那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得出以上结论的主要原因是A中、印共同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中发挥了大国作用C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了恢复D美国没有在印度支那会议中发挥作用20.在美国,自1856年以来,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次总统大选中,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民票的95%。这种情况说明两大政党( )A控制了美国全部政治权力 B主宰了联邦政府C赢得了美国公民的一致

10、支持 D保持了政策的一致性21如果要给右图设置一个主题,比较准确的是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B.从欧共体到欧盟C.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格局 D.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22.1936年12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大量篇幅报道了西安事变,而封面人物选择的是正在视察军队的日本裕仁天皇。这反映出时代周刊A.意在鼓动日本,实现东亚共荣B.希望示好日本,促成美日结盟C.主张压制中国,渗透美国势力D.关注中国局势,担心中日战争23.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对上述材料的解

11、读不正确的是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B党纲通过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中国共产党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 D中共成立之初对国情认识不足24.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与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谈时,指出“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没有中央政府,它归还祖国,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由此说明A“一国两制”的方针开始提出 B海峡两岸关系的坚冰得以打破C和平统一祖国是建国以来的一贯方针 D毛泽东处理台湾问题的灵活性25.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

12、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26.18世纪中期以后,所谓对外贸易,已非中外双向对等贸易,而仅仅局限于在中国本土接纳外国商人来华贸易这一“极不正常的格局”。这一格局A.阻止了西方的早期殖民侵扰B.确认了中华文明的领先地位C.巩固了中国在外贸中的优势D.贻误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机遇27.史观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其中,整体史观是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

13、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按照这观点,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应该是A.新航路的开辟 B.十月革命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28. 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29.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30.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31、比较两幅图,提取有关西周到秦朝历史变迁的信息(1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6分) 32.材料一景德镇位于昌江畔,附近盛产造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北宋景德年间,其生产的影青瓷成为贡品,景德镇因此得名。两宋之际和元末的大规模战乱,使定窑、龙泉窑等陆续衰落,相对安定的景德镇,遂成“天下窑器所聚”的瓷都。元代景德镇制坯、烧瓷等分工不断细化,这时创制的青花瓷、釉里红和卵白釉,至今仍享有崇高声誉。明朝在景德镇创建御器厂,其组织和分工相当细密,“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宣德、成化年间制造的御窑瓷器堪称经典。嘉靖至万历年间,商品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