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历史 word版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33634667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历史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历史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历史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历史 word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试卷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2020年1月,2019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在社科院考古学论坛上揭晓,

2、湖北随州曾国贵族墓地入选。其中,曾公求编钟(M190编钟组合见图7)有铭文“(周)昭王南行,豫命于曾,咸成我诰,左右有周,赐之用钺,用政(征)南方”,及“适于汉东,(南)方无疆,涉政(征)淮夷,至于繁阳”等。据此可知A.分封制度受到了一定冲击 B.西周完成了政治中心南移C.南方曾国认同周王的权威 D.西周实现了对边疆的控制25.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声称:“臣子服从君主。儿子侍奉父亲,妻子听从丈夫,这三种秩序理顺,天下则治;反之,则乱。这是天下的正常法则。既然如此,那么即使君主不够贤明,臣子也不敢侵犯”,下列言论与其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

3、匹夫C.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D.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26.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说:“释氏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这是那释氏也窥见得这些道理。”这位思想家所表达的是A.理为万物源 B.先气后理说 C.禅宗唯心论 D.格物致知法27.明初沿元旧制,发行纸币大明宝钞,有一贯、五百文、四百文、一百文不等。又有小钞,自十文至五十文等五种。同时,洪武八年(1375年)三月辛酉朔“禁民间不得以金银物货交易,若有以金银易钞者斩”,只许以金银向政府兑换纸钞。据此可知A.明初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纸币宝钞民间信用稳固C.白银是主要的流通货币 D.明初存在多元货币流通28.对下表中有

4、关中国进口贸易数据解读合理的是A.英国在中国进口贸易中一直居于领先地位 B.甲午战后日货输入东北,日本地位日趋重要C.门户开放政策出台导致美国贸易地位下降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抵制西方商品输出29.20世纪20年代初,鼓吹平民教育运动开始出现分化,部分青年知识分子发展平民教育的积极方面,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教育,提高工人农民的觉悟。这个做法A.配合了将兴起的国民革命运动 B.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C.借鉴了苏俄的革命宣传经验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0.共产国际在1930年10月间对中国苏维埃革命的特点做出了一种全新的解辑:“必须在暂时还不是苏区的地方,发展农民运动,发展

5、游击战争,用农民风潮底铁围来包围当地的城市,以及大城市和最大的城市,在军阀军队里组织我们自己的力量,十倍加强我们在这些军队里的工作。”共产国际的这一指示A.主张中共贯彻俄国城市中心道路 B.说明中共并未找到正确革命道路C.忽视了苏区的作用和红军的工作 D.有利于纠正中共中央的迷信态度31.邓小平在1962年7月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这说明当时A.

6、摆脱了“左”倾错误的束缚 B.隐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萌芽C.中央下放农村经济管理权力 D.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2.有学者认为:现代人对希腊僭主政治的理解,易于带着双重的价值色彩,即后来希腊人对僭主政治的敌视和现代人对个人专权的恐惧。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对于僭主政治的认识正确的是A.僭主政治活动仅仅为了增加个人政治威望 B.僭主会反对社会中下层民众维护贵族利益C.僭主统治的出现阻碍了城邦的民主化进程 D.僭主统治丰富城邦公共生活和共同体发展33.美国1787年宪法第1条第2款第3项规定:当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国会众议院的席位和联邦直接税时,一个黑奴等于五分之三的白人自由民。这一规定A.实践

7、了启蒙运动天赋人权理念 B.体现了北方与南方的彼此妥协C.有利于减轻南方各个州的税负 D.北方获得了比南方更多的议席34.斯大林1930年3月2日在真理报发表了胜利冲昏头脑一文,批评全盘集体化运动中违反农民自愿原则的过火行为,严厉指出:“某些同志被胜利冲昏头脑,失去了理智和冷静的眼光。我指的不仅是地方工作人员,而且是个别省委工作人员和个别中央委员。”斯大林的这一做法A.彻底终止了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 B.失去了苏联广大农民信任与拥护C.有利于纠正集体化运动中的错误 D.促进了集体化运动健康稳定推进35.英国的某一文学流派对资本主义文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现金交易极为反感,他们向往中古时期的封建社会,

8、他们的诗歌或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或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下列作品中符合这种艺术风格的绘画作品是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中国传统“天下”观的核心是“华夏中心论”,即天下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其他都是边缘,而且由“边缘”渐成“野蛮”。这种居高临下、俯视其他文明、文化的华夏中心论在处理、对待与它国的关系中,制度化为以中国为宗主、它国为藩属的“宗藩体制”,或曰“朝贡体制”,以此规范“华夷秩序”。在这种“华夷秩序”中,中国的

9、“皇帝”是承受天命的“天子”,“天子”是最高的道德“天道”在人间的化身、代表,代“天”来执政“天下”。所以,“天下”其他国家只能是中国的“藩邦”、“藩属”、“属国”。雷颐天下、国家与价值重构:启蒙的历程材料二:晚清的条约关系与传统的朝贡关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国际秩序。后者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共主”观念,却在某种意义上是名实难副的虚幻构想,前者以国家主权概念和国际法原理为基石,却是作了调整的失衡的国际规范;后者旨在建立“守在四夷”的自卫架构,前者孜孜以求的是实际权益,尤其是经济利益;后者的不平等主要反映在交往形式上,将中外关系纳入到唯我独尊的天朝礼制之中,前者对中国实施“准统治权”,体现了主

10、权损害的实质内涵;后者践履“不治”“字小”的王道德行,前者充斥“武力”“凌弱”的霸道暴举。李育民晚清中外条约关系与朝贡关系的主要区别材料三:鸦片战争前,清政府承继了中国自上古便已产生的夷夏观念,构建了自己的国际秩序模式。这是封建时代所特有,以中国为中心的不对等的国际秩序模式,既反映了前资本主义时代国际关系的共性,又有中国自己的特点。晚清中外条约关系则是西方国家打破朝贡关系,在中国建立以不平等为主导的新的中外关系模式,又称为条约体系,或条约制度。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国际秩序模式,是两个不同时代的文明体系在国际关系中的体现。中国在晚清经历了两种国际秩序的激烈碰撞,从朝贡关系转向条约关系,并由此逐渐形

11、成了新的对外理念和体制。李育民条约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对外体系的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政府从华夷秩序向条约体系转轨的具体过程。(8分)(3)根据以上材料,基于历史文化价值,对比中西两种不同的对外体系,谈谈对创造具有中国特色“国际秩序原理”的启示。(5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围绕材料主题,自拟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

12、改革回眸(15分)材料:疫病的全球化本身,可以追溯到15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欧洲和美洲大陆之间天花的跨洲传播,即“哥伦布大交换”(Columbian Exchange)。这若用勒华拉杜里的话来说,就是“细菌带来的全球一体”。另外,在那之前还有麦克尼尔叙述的蒙古帝国从云南将鼠疫带入欧洲这一甚具麦氏风格的全球史故事。不过,19世纪霍乱的全球化,其速度之快、规模之大,都是以前的传染病所无法比拟的,它流行于众多的移民和外出打工的人群中。以霍乱防治为契机,检疫开始在各地推行。检疫的制度化,是在19世纪中期以来,细菌学与预防医学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检疫,是防止传染病随着人或者物的移动而蔓延的一种

13、手段。检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意大利的城市国家。检疫作为“文明”的科学技术,在西欧以及其他地区被强制执行。同时,从在国境线上实施检疫这一意义上来说,检疫成为以国家(及其统治的殖民地)为单位的、明确区分国家内与外的一项制度。围绕着检疫的制度化,当时英法两国形成了相互对立的认识,法国试图以严格的检疫来预防霍乱,而英国则主张通过全面改善环境卫生来预防疾病。(日)饭岛涉中国海关与国际化之脉络以检疫制度为中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检疫制度形成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两国预防霍乱主张不同的原因。(7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九

14、一八事变后,苏联出于维护远东地区和平的战略考虑,积极主张改善自中东战争以来的中苏关系,提议立即恢复中苏邦交。其后双边关系虽然在贸易、中东铁路、外蒙古等问题上出现过一些障碍,但由于日本的不断扩大侵略,不仅对中国而且对苏联也构成了严重威胁,由此中苏两国政府都有进一步加强双边关系的愿望。1938年8月21日,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从军事上、财政上、物资上积极援助中国抗战,不仅给中国以巨额贷款,还向中国提供军事装备,派遣军事干部和志愿航空队来华参加对日作战。苏联希望中国拖住日本,以保障其东部地区的安全。这种愿望随着欧战的爆发,表现得更加明显。苏联在援助中国的同时,为了避免可能的

15、东西两面作战,也在谋求与日本改善关系。中苏关系再次趋于冷淡的转折点是1941年4月13日日苏中立条约的签订。苏联不惜以牺牲中国、损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代价,促使日本坚持南进政策。第二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即1945年2月,苏联出于战后远东战略格局的考虑,与美、英首脑签订了雅尔塔协定。这个协定是苏联再次以牺牲中国主权而与美、英大国所作的幕后交易,理所当然地受到中国人民的谴责。张宪文中国抗日战争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对华政策的调整过程。(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苏联对华政策的影响。(7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1862年,王韬抵达香港,后游历英国等国,1870年,回到香港,评论时政,宣传变法自强,成为著名的改良主义政论家。香港蕞尔一岛耳,固中国海滨之弃地也。丛莽恶石,盗所薮,兽所窟,和议既成,乃割畀英,始辟草莱,招徕民庶,数年间遂成市落。设官置吏,百事共举,彬彬然称治焉。遭值中国多故,避居者视为世外桃源。商出其市,贾安其境,财力之盛,几甲粤东。呜呼,地之盛衰何常,在人为之耳。故观其地之兴,即知其政治之善,因其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