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单元测试(含答案与解析)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33633100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单元测试(含答案与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单元测试(含答案与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单元测试(含答案与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单元测试(含答案与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它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的走向是国内有识之士在新时期将来未来之际谋划的意识形态兵变。”“它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心声,讲了大家想讲的话。”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南方谈话”D.中共十四大2.“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这些改变开始于(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南方谈话”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31978年中共召开了十一

2、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实见了党在各方面的拨乱反正。以下属于政治路线拨乱反正内容的是( )A.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B.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D.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4.“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

3、面展开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6.1985年,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的比例,一般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7.下图统计数据的变化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理论中的( )A.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局势B.“科教兴国”的战略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阐述D.经济特区的构想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伟大跨越。到21世纪初,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

4、经济体制。实现这一跨越的关键性决策出自于( )A.中共八大B.“科教兴国”的战略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9.“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体制改革中姓资、姓社的长期争论的问题,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告诉人们要从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三大C.“南方谈话”D.中共十四大10.197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06.4亿美元,2007年达到21738亿美元;外汇储备1978年为1.67亿美元,2007年达到1.53万亿美元。这主要因为我国( )A.加入WTO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B.“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

5、定D.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1.中英双方签署的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主权回归后,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特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这体现了( )A.三权分立原则B.地方自治原则C.主权平等原则D.“一国两制”原则12.2019年1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

6、同胞。”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问题致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B.1979年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C.一个中国原则成为海峡两岸的共识D.祖国大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13.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合计投资项目约20125个,投资额约110.34亿美元,年平均项目3354个,金额18.39亿美元。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B.“九二共识”的达成C.两岸接受了“一国两制”的构想D.两岸实现了“三通”14.2018年10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仪式。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的桥隧工程,港珠澳

7、大桥的顺利完工并通车从根本上反映了( )A.中国的桥梁建设领先于世界B.有利于香港、澳门和内地的交往C.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D.“一国两制”的实践推向更大成功15.1992年,邓小平先后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等地,在视察途中主要阐述了( )A.“一国两制”伟大构想B.“科教兴国”战略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真理标准大讨论”的重要思想16.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其精髓是( )A.改革开放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发展是硬道理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7.他改变了中国一书中提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中国有三个“解放思想”的关键时期:1978年、1992年和1

8、997年。在第三个时期取得的“解放思想”的标志性成就是( )A.正式提出创办经济特区B.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D.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8.20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振兴中华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对这些重大理论成果“一致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以复兴民族为宗旨B.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C.都是20世纪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思想武器D.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产物1

9、9.1970年7月,中国正式启动了航母研制计划,代号“707”项目,迈开了自行研制航母的步伐,但直到2012年9月25日,中国才有了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它诞生的主要因素是我国( )A.海权意识增强B.综合国力提升C.国防实力增强D.造船工业进步20.2018年6月9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召开。习近平指出,17年来,上海合作组织走过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构建起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这一创新( )A.推动了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B.构建了结盟而不对抗的新型国家关系C.有利于欧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D.反映多极化格局下全球治理的新思路21.2018年

10、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主题是“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它宣示了中国同国际社会一起走合作共赢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理念。这一理念提出的背景是( )A.中非关系面临新挑战B.中非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C.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D.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大幅度提高22.新时代的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个性特征日趋显现和成熟,而成长的烦恼也相伴而生,唯有不断创新,丰富话语,实现超越,才能规避各种风险,迈向更高的阶段。文中的“个性特征”和“成长烦恼”的含义指( )A.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化和全球化话语权有待提高B.政府履行市场经营权和世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C.我国公民不断国际化和南北经

11、济差异日益明显D.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和中美贸易之间矛盾不断23.广大发展中国家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人类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的天然盟友。“一带一路”沿线基本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共产党积极与这些国家的政党扩大交往,谋求共同发展。由材料可知( )A.中国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领导者B.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C.中国重视与发展中国家建立友好关系D.中国重视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24.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国际关系话语或战略,要获得生命力,就必须提高我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在制度和规则中寻求持久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由此可知( )A.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两极格局发展需要

12、B.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大国的共同愿景C.中国发展道路要求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D.二战后国际秩序促进中国话语权持久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25.(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大转折。这个历史性的大转折,包括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大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转变,等等。因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发生的事情,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变动。“解放思想”和“民主”,是这一政治变动的主题词。正由于有了这一重大的政治变动,才有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材料二 新华社北

13、京10月20日电:“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十七大报告中这句话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十七大代表们认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而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构成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强大动力、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所在,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解放思想”和“民主

14、”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词,在全会上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2分)(2)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大转折。结合材料一,概括“大转折”的表现。(6分)(3)今天,我们“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据材料二,回答“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是什么。(4分)(4)总结过去,指导未来。请思考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历史意义?(6分)26.(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200

15、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成功地回到地面。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整,中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飞船升空十多分钟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送上太空。10月17日4时33分返回舱成功降落。材料二 在多部门的通力协作、共同努力下,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见右图)。经过工作人员控制下的多次变轨,11月7号早晨,正式进入200千米绕月轨道,开始了一年的探测工作历程。“嫦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