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辽宁省学校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科试卷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336331 上传时间:2017-06-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辽宁省学校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科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辽宁省学校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科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辽宁省学校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科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辽宁省学校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科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辽宁省学校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科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辽宁省学校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科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辽宁省学校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科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科试卷 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Al:27 第卷 选择题(共 54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8 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3 分,共 54 分)12009 年夏秋季节,甲型 H1N1 流感出现抬头迹象,为了防控甲型 H1N1,下列不属于疾控部门要求使用的用品是 ( )A食盐水 B清洁剂 C次氯酸钠 D70% 酒精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B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 Mg、 Al、Cu 可以分

2、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D沼气、天然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3.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能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前者则没有 B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C溶液中溶质分子可以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则不能通过滤纸D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4.关于反应:2C 2H2(g) + 5O2(g) = 4CO2 (g) + 2H2O(l) H= 2600kJ/mol ;2CO(g )+O 2(g)=2CO 2(g) ;H= 566kJ/mol ;CH 4(g)+

3、H2O(g) =CO(g)+3H2(g) H=+216 kJ/mo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O 的燃烧热为283 kJ/mol B在反应时,若加入催化剂,可以使 H 减小C若有 3.2g CH4与足量水蒸汽按反应,则放出热量是 43.2 kJD若生成相同质量的 CO2,则放出的热量 C2H2 大于 CO5.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酸性溶液中:NH 4+、K +、S 2O32 、Cl B有 SO42-存在的溶液中: H+、Mg 2+、Ba 2+、I -C在碱性溶液中:K +、SO 32 、Br 、S 2D下列无色溶液中:Na +、S 2 、AlO 2 、CrO

4、42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 NaHSO4 溶液中滴加过量 Ba(OH)2 溶液:2H +SO42 +Ba2+2OH BaSO 4+2H2OB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CO 32 +SO2+H2O=2HCO3 +SO32C向 FeCl3溶液中加入铜片:Fe 3+Cu=Fe2+Cu2+D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HCO 3 + OH =CO2+H 2O7.某溶液中大量存在的五种离子: (M 代表一种离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则 M 可能为( )A B C D8.在一定温度下,已知有关某溶液的一些数据:溶液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摩尔质量,溶质(气体)的体积(

5、V m已知) ,溶液的密度,溶液的质量分数利用下列各组数据计算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能算出的一组是( ) A B C D 9.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 3 升气体 R 和 5 升气体 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气)+5Q (气)= 3X(气)+nY(气)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和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 9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 n 值是 ( ) A3 B4 C5 D610.对三硫化四磷分子的结构研究表明,该分子中没有不饱和键,且各原子的最外层均已达到了 8 个电子的结构。则一个三硫化四磷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个数是 ( )A7 个 B9 个 C19 个 D不能确定 11.已知磷酸分子

6、 中,三个氢原子都可以跟重水分子(D 2O)中的 D 原子发生氢交换。又知次磷酸(H 3PO2)也可跟 D2O 进行氢交换,但次磷酸钠(NaH 2PO2)却不能再跟 D2O 发生氢交换。由此可知次磷酸的分子结构为 (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刚落下的酸雨随时间酸性逐渐增强,是由于雨水所含成分被不断氧化的原因B卤素元素从上到下,由于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氢卤酸的酸性依次减弱C因为氧化性:HClO稀 H2SO4,所以非金属性:ClSD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的电子比铝原子少,故钠的金属性在理论上应弱于铝的金属性13.若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常压下,臭氧与氧气

7、的混合气体 4.8g 中所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0.3NAB含 5.4 gAl3+的硫酸铝溶液中,含有的 SO42-的数目是 0.3NAC在标准状况下,4.48L C4H10含有极性键为 2NA,含有非极性键为 0.6NAD由化合态的氧元素得到 0.1molO2需要转移电子 0.4 NA 14.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去除线路板上多余的铜,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铁、铜都有C烧杯中铁、铜都无 D烧杯中有铁无铜15.多硫化钠 Na2Sx(X2)在结构上与 Na2O2,FeS 2 等有相似之处, Na2Sx

8、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 氧化成 Na2SO4 而 NaClO 被还原为 NaCl,反应中 Na2Sx 与 NaCl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则 X 值是A2 B3 C 4 D516.已知 与足量的 2mol/L 硫酸液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有红色金属生成 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溶液呈现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B 中硫元素被氧化C1mol 完全反应转移 0.5mol 电子D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17.可逆反应 aX(g)+bY(g)=cZ(g)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 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时间(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

9、法正确的是 ( )A若 a+b=c,则 t0时只能是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B若 a+b=c,则 t0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C若 a+bc,则 t0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D若 a+bc,则 t0时只能是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18.已知 NO2 和 N2O4 可以相互转化:2NO2(g) N2O4(g); H0。现将一定量 NO2 和 N2O4 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 1 L 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 中 共 有 两 条 曲 线 X 和 Y, 其 中 曲 线 X 表 示 NO2 浓 度 随 时 间 的 变 化Ba 、b、c 、d 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10、的点是 b 和 dC若要达到与 d 相同的状态,在 25 min 时还能采取的措施是适当缩小容器体积D反应进行至 25 min 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加入 0.4 mol N2O4 第卷 选择题(共 46 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四个小题,共计 46 分)19.( 9 分)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中合成 SO3 是制硫酸的重要步骤。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1 )下列关于反应 2SO2(g)+O2(g) 2SO3(g) H 0 的说法正确是 (填字母)A升温可以加快合成 SO3 的速率同时提高 SO2 的转化率B寻找常温下的合适催化剂是未来研究的方向C由于H0,S0 ,故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

11、行D当 SO2 的浓度保持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E当 v(O2)生成 2v(SO 3)消耗 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F在实际生产中,使用 400500,从经济效益考虑,更有利于生产(2 )将 0.050 mol SO2 和 0.030 molO2 充入容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反应后容器压强缩小到原来压强的 75%,则该条件下 SO 2 的转化率为_ ;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_。(3 )若当(2 )中反应在 530下达到平衡后,恒温下将容器容积从 1L 缩小到 L,则平衡向_(填“正”或“ 逆”)反应方向移动。请结合化学平衡常数来说明平衡移动的原因,要求写出

12、推导过程。 20.( 10 分)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1)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2)有水参加的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有水参与既不做氧化剂也不做氧化剂化学方程式: ;(4)水只做氧化剂的离子方程式: ;(5)水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的化学方程式: ;21 ( 7 分)已知:乙酸乙酯(CH 3COOCH2CH3)熔 点 -83.6 沸点:77.2 溶解性难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密度小于水。乙酸:熔点为 16.6,沸点为 117.9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及其他有机溶剂。乙醇:沸点:78.5.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CH3COOCH2CH3 + H2O CH3CO

13、OH + CH3CH2OH实验目的:验证不同条件下,乙酸乙酯(CH 3COOCH2CH3)的水解程度。实验步骤: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中分别加入 NaOH 溶液、蒸馏水、稀硫酸,在相同条件下(同温度、同用量、同时进行) 。实验现象与结论:甲想通过观察油层的消失时间来判断不同条件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乙想通过测定乙酸的浓度或含量来判断不同条件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丙想通过.。根据上述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为何可以通过观察油层的消失时间来达到实验目的: (2)你认为乙同学能否通过比较水解后溶液的 pH 变化来说明其不同条件下的水解程度的大小? (填“ 能”或否”)理由是: (3)你认为丙同学可以通过 来判断不同条件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6 分)必修二有一演示实验:将约 20gBa(OH)28H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